层叠式线卡、其绝缘线码以及使用该线卡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698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层叠式线卡、其绝缘线码以及使用该线卡的车辆。其中绝缘线码的顶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绝缘线码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通过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相邻绝缘线码能够层叠布置,方便扩展,作业时线束可以分开装入各层绝缘线码内,与现有技术设置两层线卡相比,能够减少线码支架的数量,满足较多的线束走线要求,避免夹线槽的长度受限导致的导线无法装入进一步地,各绝缘线码均为一体结构,各绝缘线码之间以及线码支架与底层的绝缘线码之间均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层叠式线卡、其绝缘线码以及使用该线卡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强,装配大功率电机的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情况下,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源电压平台高达600伏,因此,对动力电源高压线缆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格外严格。
区别于低压线束采用扎带捆扎的方案,高压线束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320077715.8、授权公告号为CN20308606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线固定装置,包括T型支架和固定在T形支架上的线卡,T型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形梁上,线卡包括上线卡和下线卡,每组线卡将汽车高压线压紧之后,线卡的两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T型支架的顶部,T型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与方形梁连接,之后方形梁根据需要与车架纵梁通过支架或者直接与车架纵梁连接。上述固定装置通过上线卡和下线卡上的穿线孔固定高压线,扩展性差,并且采用T型支架限制了安装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固定装置如图1-2所示,是一种线卡,包括线码支架91、绝缘线码92和螺栓93,线码支架91一般采用厚度3mm或5mm、宽度25mm或30mm的钢板折弯而成,呈L型,包括用于与车架焊接固定的焊接区和用于安装绝缘线码的安装区,安装区上开孔并焊接2个螺栓用于固定绝缘线码。绝缘线码92包括上绝缘线码和下绝缘线码两部分,上绝缘线码和下绝缘线码一般为U型注塑件,具有高压绝缘性能,两者上均设置弧形槽95,然后在两端开供螺栓穿过的圆形或长圆形螺栓孔作为安装孔,上绝缘线码和下绝缘线码需扣合在一起使用,两弧形槽95对合成用于夹紧通过的高压线束的夹线槽。该种固定装置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孔孔距、弧形槽长和弧形槽槽深,安装孔孔距和线码支架的螺栓间距配合;弧形槽长有多种规格,用于并行卡紧多根高压线束;弧形槽的槽深有多种规格,用于卡紧不同线径的高压线束。
但是,当线束比较多而空间较窄的时候,夹线槽较长往往无法安装,需要将线束分成两束分开走线,作业不便且会导致线卡用量的增加。另外,现有线卡使用时需要先安装下绝缘线码,再安装高压线束,然后安装上绝缘线码,最后安装锁紧螺母,安装工艺过程复杂;并且安装锁紧螺母时需要用电动工具,严重受安装空间限制,安装空间不足时,只能使用手动扳手锁紧,严重影响安装效率,增大操作的劳动强度。并且,当整改高压线固定方案时,需要拆卸操作,此时必须先拆卸螺母和绝缘线码,拆卸过程繁琐,螺母容易掉落、丢失,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式线卡,以解决现有线卡的无法满足较多的线束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层叠式线卡的线码支架和使用该线卡的车辆。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层叠式线卡,包括线码支架和绝缘线码,所述绝缘线码上设有夹线槽,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
绝缘线码为一体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绝缘线码的顶面或底面上设有供导线进入夹线槽的开口,某一绝缘线码上的开口是通过与该绝缘线码相邻的线码支架、绝缘线码或对应设置的封口盖封闭。
相邻绝缘线码之间和/或绝缘线码与线码支架之间设有沿着与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
各定位结构完全相同并沿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共线设置。
各所述绝缘线码是夹线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的绝缘线码。
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销和定位孔。
所述开口的朝向背向所述线码支架,顶层的绝缘线码的开口处设有所述封口盖。
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顶部的卡钩,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底部的弹性搭扣。
在夹线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搭扣设置在绝缘线码的两端,所述线码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弹性搭扣插入以与弹性搭扣形成所述卡扣结构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构成所述支架连接结构。
绝缘线码,所述绝缘线码上设有夹线槽,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绝缘线码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
绝缘线码为一体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绝缘线码的顶面或底面上设有供导线进入夹线槽的开口。
绝缘线码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用于与相邻的绝缘线码和/或线码支架沿着与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
所述绝缘线码具有夹线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的多只。
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销和定位孔形式的定位结构。
所述开口设置在绝缘线码顶部,用于设置在顶层的绝缘线码的开口处设有封口盖,封口盖上设有与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的盖体连接结构。
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顶部的卡钩,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底部的弹性搭扣。
在夹线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搭扣设置在绝缘线码的两端,所述线码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弹性搭扣插入以与弹性搭扣形成所述卡扣结构的卡接孔。
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线卡,所述线卡为层叠式线卡,包括线码支架和绝缘线码,所述绝缘线码上设有夹线槽,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
绝缘线码为一体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绝缘线码的顶面或底面上设有供导线进入夹线槽的开口,某一绝缘线码上的开口是通过与该绝缘线码相邻的线码支架、绝缘线码或对应设置的封口盖封闭。
相邻绝缘线码之间和/或绝缘线码与线码支架之间设有沿着与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
各定位结构完全相同并沿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共线设置。
各所述绝缘线码是夹线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的绝缘线码。
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销和定位孔。
所述开口的朝向背向所述线码支架,顶层的绝缘线码的开口处设有所述封口盖。
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顶部的卡钩,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底部的弹性搭扣。
在夹线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搭扣设置在绝缘线码的两端,所述线码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弹性搭扣插入以与弹性搭扣形成所述卡扣结构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构成所述支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绝缘线码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通过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相邻绝缘线码能够层叠布置,方便扩展,作业时,线束可以分开装入各层绝缘线码内,与现有技术设置两层线卡相比,能够减少线码支架的数量,满足较多的线束走线要求,避免夹线槽的长度受限导致的导线无法装入。
进一步地,绝缘线码为一体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层叠式线卡,包括线码支架和绝缘线码,所述绝缘线码上设有夹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层叠式线卡,包括线码支架和绝缘线码,所述绝缘线码上设有夹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底部层叠连接结构配合,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绝缘线码的顶部层叠连接结构连接或者与线码支架上的支架连接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绝缘线码为一体结构,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和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绝缘线码的顶面或底面上设有供导线进入夹线槽的开口,某一绝缘线码上的开口是通过与该绝缘线码相邻的线码支架、绝缘线码或对应设置的封口盖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相邻绝缘线码之间和/或绝缘线码与线码支架之间设有沿着与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互定位的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各定位结构完全相同并沿绝缘线码的层叠方向共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绝缘线码是夹线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的绝缘线码。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销和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朝向背向所述线码支架,顶层的绝缘线码的开口处设有所述封口盖。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顶部的卡钩,所述底部层叠连接结构为设置在绝缘线码底部的弹性搭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式线卡,其特征在于:在夹线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搭扣设置在绝缘线码的两端,所述线码支架上设有供所述弹性搭扣插入以与弹性搭扣形成所述卡扣结构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构成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杨少清王帅军万小明李嘉朱保欣苏伟韩龙飞潘鹏昌柴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