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外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254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外梭,前述缝纫机的外梭捕捉上线,并且收纳内梭,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外梭具备齿轮轴(B)、梭主体(A)、梭支承轴(7),前述齿轮轴(B)具有连接于驱动齿轮的被驱动齿轮(31),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缝纫机的作为前述外梭的驱动源的下轴,并且前述齿轮轴(B)形成有与该被驱动齿轮的轴芯一致的轴支孔部(5),该齿轮轴与前述梭主体的底部的被压入孔部(12)的旋转中心一致地被压入并紧固到前述梭主体,前述梭支承轴(7)插入梭主体的齿轮轴的轴支孔部(5)而支承梭主体(A)的旋转,在轴支孔部(5)的内周,对应齿轮轴(B)的压入深度而形成有多个棱状部(61、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外梭,前述缝纫机的外梭捕捉上线且收纳内梭,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前述缝纫机的外梭为将齿轮轴压入并紧固于梭主体的构造,前述齿轮轴具有连接于驱动齿轮的被驱动齿轮,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缝纫机的驱动源的下轴。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缝纫机中,为了借助上线和被卷绕在梭芯上的下线构成接缝,具备由外梭和内梭构成的梭装置,前述外梭具有用于捕捉上线的梭尖,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在外梭下端面安装有齿轮轴,借助与齿轮轴啮合的装配于缝纫机的下轴的驱动齿轮,使外梭旋转。在该外梭中,存在梭主体和齿轮轴设为分别的部件的类型。作为这种外梭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将梭主体和齿轮轴设为分别的部件的理由是,在各自的材质不同的情况下,无法一体形成。例如,梭主体为金属而齿轮轴为合成树脂的情况。将构成梭的部件设为分别的部件且材质不同,由此,还存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情况,因此,还有下述情况:根据缝纫机的级别使用将梭主体和齿轮轴设为分别的部件的类型的梭装置。图4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的示意图。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54640号公报。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在将梭主体和齿轮轴设为分别的部件的梭装置的外梭的类型中,存在以下所述的缺点。即,齿轮轴a构成为,装配于梭主体b的底部,缝纫机具备的驱动齿轮和齿轮轴啮合,借助马达的启动,使前述驱动齿轮旋转,将该旋转传递至齿轮轴a,使梭主体b旋转。齿轮轴a中空,在内部插通将齿轮轴及梭主体b水平或垂直地支承的支承轴c。而且,具备齿轮轴和梭主体b的外梭构成为以支承轴c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构造。这是一般的梭装置的构造。外梭以极高的速度旋转。因此,若使缝纫机长时间工作,则借助齿轮轴b的驱动产生高热量,由于该高热量,齿轮轴b发生热膨胀。但是,齿轮轴a是被压入并紧固于梭主体b的底部下表面侧的构造,所以在该压入部位,由于热膨胀引起的向径向外侧的变形被限制。因此,齿轮轴a的由于热膨胀引起的变形朝向轴孔的内径方向。若齿轮轴a的由于热膨胀引起的变形朝向轴径的内径方向,则齿轮轴a的轴孔变形,相对于被收纳于齿轮轴a内的支承轴c强力接触(参照图4B)。若成为这样的状态,则齿轮轴的旋转不佳,并且梭主体的旋转也不佳。因此,无法良好地实现外梭的作用,在缝纫机的缝纫作业中也产生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外梭,该外梭具有将齿轮轴压入并紧固于梭主体的构造,前述齿轮轴在内周具有轴支孔部,前述缝纫机的外梭使对应齿轮轴的压入区域的轴支孔部的热膨胀减小,能够维持良好的旋转。因此,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再三锐意研究,结果,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设为下述的缝纫机的外梭,解决上述问题:前述缝纫机的外梭捕捉上线,并且收纳内梭,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该外梭具备齿轮轴、梭主体、梭支承轴,前述齿轮轴具有连接于驱动齿轮的被驱动齿轮,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缝纫机的作为前述外梭的驱动源的下轴,并且前述齿轮轴形成有与该被驱动齿轮的轴芯一致的轴支孔部,该齿轮轴与前述梭主体的底部的被压入孔部的旋转中心一致地被压入并紧固到前述梭主体,前述梭支承轴插入该梭主体的前述齿轮轴的轴支孔部而支承前述梭主体的旋转,在前述轴支孔部的内周,对应前述齿轮轴的压入深度而形成有多个棱状部。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设为下述的缝纫机的外梭,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中,前述棱状部沿前述轴支孔部的轴向且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设为下述的缝纫机的外梭,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中,前述棱状部螺旋状地形成于前述轴支孔部。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设为下述的缝纫机的外梭,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前述棱状部的截面形状为朝前述轴支孔部的直径中心膨出的圆弧形。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设为下述的缝纫机的外梭,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中,前述棱状部的末端径等于或大于前述齿轮轴的轴支孔部的内径。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具有轴支孔部的齿轮轴的末端部通过压入来紧固至梭主体的被压入孔,在齿轮轴的对应压入区域的内周侧,形成多个棱状部,由此即使齿轮轴和梭主体长时间地高速旋转而产生热膨胀,也能够将由于齿轮轴的热膨胀产生的膨胀部分释放至棱状部之间的槽状部。另外,棱状部在齿轮轴的轴支孔部的对应压入区域的内周形成有多个,所以膨胀部分能够释放至棱状部之间的槽状部,所以基本上不会损害轴支孔部的形状。因此,齿轮轴和梭主体能够维持良好的旋转。而且,特别地,在齿轮轴为合成树脂而梭主体为金属的情况下,对于容易发生热膨胀的合成树脂的齿轮轴来说极其适用。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纵剖侧视图,图1B是要部的分离的立体图,图1C是将梭主体的被压入孔部和齿轮轴的末端压入部分离的状态的、要部的局部切除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1D是将梭主体的被压入孔部和齿轮轴的末端压入部压入的状态的、要部的局部切除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2是产生热膨胀的状态的压入部分的要部放大横剖俯视图。图3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棱状部的变形例的、要部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棱状部的变形例的、要部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图4A是现有技术的要部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图4B是现有技术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梭装置如图1A、图1B等所示,是主要具备梭主体A、齿轮轴B和梭支承轴7的结构。梭主体A由塑料等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在大致圆板状的底部1的外周形成有圆周状侧壁部2。在底部1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轴支孔部5。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9是内梭。而且,在底部1的内侧底面上形成有装配磁性板的收纳凹部11(参照图1A、图1C等)。该收纳凹部11为构成前述底部1的一部分,是底部1的一部分所包括的部位。在底部1的中心形成有被压入孔12(参照图1B至图1D)。在前述底部1的下表面侧且在被压入孔12的周围,形成有朝下方延伸的圆筒形的圆筒部12a。在被压入孔12的内周,形成有卡止部13。该卡止部13为与形成于齿轮轴的压入末端部的被卡止部卡止的部位。在前述收纳凹部11中收纳磁性底板81、垫片82、弹簧垫片83、永久磁铁84等。前述磁性底板81被紧固于收纳凹部11,前述永久磁铁84经由前述磁性底板81被固定于底部1。齿轮轴B具有轴主体部3、末端压入部4、轴支孔部5和压入孔部51(参照图1A、图1C)。在轴主体部3上设置有被驱动齿轮31。而且,借助驱动齿轮经由被驱动齿轮31传递旋转,使齿轮轴B旋转,前述驱动齿轮被设置于缝纫机主体侧的马达驱动。末端压入部4形成于轴主体部3的末端,被压入前述梭主体A的被压入孔12(参照图1C)。末端压入部4为圆筒形,与前述轴主体部3的末端连续地形成。末端压入部4形成为直径比轴主体部3的直径小,在末端压入部4和轴主体部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2(参照图1C)。台阶部32在将齿轮轴B的末端压入部4压入被压入孔12时起到限制压入深度的作用,使齿轮轴B的向被压入孔12的压入深度均匀。在末端压入部4的外周形成有被卡止部41。该被卡止部41与形成于前述被压入孔12的卡止部13卡止,加固末端压入部4和被压入孔12的压入构造,防止彼此空转。进而,卡止部13和被卡止部41分别设置有多个,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外梭,前述缝纫机的外梭捕捉上线,并且收纳内梭,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其特征在于,该外梭具备齿轮轴、梭主体、梭支承轴,前述齿轮轴具有连接于驱动齿轮的被驱动齿轮,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缝纫机的作为前述外梭的驱动源的下轴,并且前述齿轮轴形成有与该被驱动齿轮的轴芯一致的轴支孔部,该齿轮轴与前述梭主体的底部的被压入孔部的旋转中心一致地被压入并紧固到前述梭主体,前述梭支承轴插入该梭主体的前述齿轮轴的轴支孔部而支承前述梭主体的旋转,在前述轴支孔部的内周,对应前述齿轮轴的压入深度而形成有多个棱状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30 JP 2015-0694941.一种缝纫机的外梭,前述缝纫机的外梭捕捉上线,并且收纳内梭,前述内梭收纳卷绕下线的梭芯,其特征在于,该外梭具备齿轮轴、梭主体、梭支承轴,前述齿轮轴具有连接于驱动齿轮的被驱动齿轮,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缝纫机的作为前述外梭的驱动源的下轴,并且前述齿轮轴形成有与该被驱动齿轮的轴芯一致的轴支孔部,该齿轮轴与前述梭主体的底部的被压入孔部的旋转中心一致地被压入并紧固到前述梭主体,前述梭支承轴插入该梭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原秀明长内康弘小宫靖彦
申请(专利权)人:蛇之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