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7933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使得多智能体之间只需要在发生事件触发时才会发生信息通信,降低了智能体处理器的计算处理负荷和多智能体之间的通信频次,同时由于智能体之间采用数字信道通信,且针对通信指令设定了减小网络带宽占用的动态编解码量化机制,使得每次的数据通信量也得以减少,大大减轻了网络传输负载,并且还采用了结合自运行控制策略和基于事件触发的自调整控制策略的一致性控制调度方案,能够确保实现有效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赖于实时连续信息交换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式在现实网络应用条件中难以实施或出现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混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智能体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生物科技、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多智能体网络作为分布式系统控制技术的核心,日益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和浓厚兴趣。多智能体网络即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复杂系统研究中的一类十分重要的方向。首先,给出智能体的定义,智能体是指具有独立的传感器、处理器和通信元件的单个设备或机器,并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故,多智能体系统是指一个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通信网络,在该网络模型中,各个智能体之间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规则来互相通信,从而达到合作、协调、调度、管理以及控制整个网络系统的目的。所以,多智能体网络能够有效地处理现实世界中分布式动态变化网络的控制问题,对解决网络中的复杂性问题有明显的优势。多智能体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军事和日常生活当中,并成为一种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建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综上所述,多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以更小的代价完成更复杂的工作,多智能体系统在不同社
的应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一个能够融合事件触发机制和动态编解码的底层通信框架,来承载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的数字信道通信过程,并根据该底层通信框架设计出相应的通信算法;2)设定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通信指令动态编解码的量化机制,以减小通信指令的通信传输对通信网络带宽的占用;3)根据预定的一致性控制策略,确定被控制的多智能体中每个智能体在满足一致性控制策略状态下的自运行控制策略;4)设定智能体触发通信的事件触发条件,针对多智能体中的各个智能体设计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分布式事件触发函数与激励条件,确定各个智能体彼此独立的事件触发时间序列,并基于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一个能够融合事件触发机制和动态编解码的底层通信框架,来承载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的数字信道通信过程,并根据该底层通信框架设计出相应的通信算法;2)设定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通信指令动态编解码的量化机制,以减小通信指令的通信传输对通信网络带宽的占用;3)根据预定的一致性控制策略,确定被控制的多智能体中每个智能体在满足一致性控制策略状态下的自运行控制策略;4)设定智能体触发通信的事件触发条件,针对多智能体中的各个智能体设计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分布式事件触发函数与激励条件,确定各个智能体彼此独立的事件触发时间序列,并基于多智能体控制器之间通信指令动态编解码的量化机制,设定因不同事件触发条件而触发通信时对应发送的通信指令,从而确定智能体的事件触发策略;5)针对因各个不同的事件触发条件而触发通信的各个通信指令,设计能够满足相邻两个智能体之间保持一致性控制策略要求的自调整控制策略;6)设定智能体之间在通信网络暂态中断后恢复通信时的延迟传输和断点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高澜杨莎莎夏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