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823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翻转阀和短路导电片,第一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其绝缘,第二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其电连接;短路导电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且与顶盖板绝缘,翻转阀与顶盖板电连接,翻转阀与短路导电片之间存在间隙而彼此绝缘;翻转阀包括受力后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的翻转片和设置于翻转片的凸包;短路导电片包括与翻转阀的凸包对齐的凸包收容部;当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到预定值时,翻转片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凸包将嵌入凸包收容部而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的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通过凸包收容部与凸包的配合,有效增大了翻转阀与短路导电片导通结构的熔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二次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安全顶盖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高容量及高功率,已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对于用做汽车电源的动力电池来说,其安全性为重中之重,过充测试就是动力电池三个最极端的安全测试之一。由于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及高活性,因此其在过充时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目前,二次电池的过充测试大部分是利用外短路原理,在电池失控前将电芯外短路,以避免电芯内部急剧产热而导致失控。但是,现有二次电池顶盖的翻转阀和短路导电片是通过平面接触实现二次电池的外短路的,当短路后通过的电流过大时,翻转片上用于实现短路的凸台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被熔化掉一部分,导致熔融金属飞溅跑出而断开回路,二次电池的安全保护也就宣告失效,存在起火或爆炸的危险。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二次电池安全顶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二次电池安全顶盖,以确保二次电池外短路能够耐受较大电流的冲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翻转阀和短路导电片,第一极柱安装于顶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翻转阀和短路导电片,第一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顶盖板绝缘,第二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顶盖板电连接;短路导电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且与顶盖板绝缘,翻转阀与顶盖板电连接,翻转阀与短路导电片之间存在间隙而彼此绝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阀包括受力后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的翻转片和设置于翻转片的凸包;短路导电片包括与翻转阀的凸包对齐的凸包收容部;当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到预定值时,翻转片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凸包将嵌入凸包收容部而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包括顶盖板、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翻转阀和短路导电片,第一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顶盖板绝缘,第二极柱安装于顶盖板且与顶盖板电连接;短路导电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且与顶盖板绝缘,翻转阀与顶盖板电连接,翻转阀与短路导电片之间存在间隙而彼此绝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阀包括受力后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的翻转片和设置于翻转片的凸包;短路导电片包括与翻转阀的凸包对齐的凸包收容部;当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到预定值时,翻转片向短路导电片方向翻转,凸包将嵌入凸包收容部而实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收容部的内表面设置镍、锡或锌镀层,或凸包外表面设置镍、锡或锌镀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阀的凸包顶面为曲面或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安全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阀还包括固定部,凸包设置在翻转片的中央位置,固定部设置在翻转片的外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如来杨伟姜俊杰邓平华王鹏郑于炼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