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杆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82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包含一本体部及一打击面板部。该本体部的正面具有一结合部。该打击面板部设有一打击面、一侧墙及至少一强化凸块。该打击面呈平板状。该侧墙是由该打击面的周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且该侧墙具有延伸长度的变化。该强化凸块凸设在该侧墙的内周面的适当位置。该侧墙的延伸长度变化相对提升该打击面靠近主击球区侧的弹性变形能力;而该强化凸块增加该本体部及打击面板部的抗震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尔夫杆头构造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特别是关于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一侧墙,该侧墙具延伸长度的变化,且其内周面凸设至少一强化凸块,以供相对提升弹性变形能力及抗震结构强度的高尔夫杆头构造。
技术介绍
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如台湾公告第557806号「可增加击球面挠曲面积的高尔夫杆头」新型专利及美国第6,506,129号「可增加击球面挠曲面积的高尔夫杆头[Golf Club Head Capable of Enlarging Flexible Area ofBall-Hitting Face Thereof]」专利技术专利,请参照图1所示,其大致包含一本体部10及一打击面板部20。该本体部10具有一趾部11[toe]、一跟部12[heel]、一顶部13[blade]、一底部14[sole]、一套颈15及一结合部16。该结合部16形成在该本体部10正面的周缘。该打击面板部20设有一打击面21,且由该打击面21的边缘弯折环设形成一侧墙22,因而使该打击面板部20形成U形截面。该打击面板部20的侧墙22的端部221可利用焊接[welding]或硬焊[brazing]等方式结合在该本体部10的结合部16。在完成组装后,该打击面板部20及本体部10共同组成一高尔夫杆头。当利用该高尔夫杆头进行打击高尔夫球时,由于该打击面板部20的侧墙22有利提升该打击面板部20的打击面21的弹性变形能力,因而该高尔夫杆头将能提供较佳的击球性能。然而,在上述组装方式之下,其存在下列问题,例如:[1]、现今的高尔夫杆头产品趋向设计至低重心,以便延长惯性矩及提升远距离击球-->能力。当整体重心位置愈低,该打击面板部20的主击球区[sweet spot]则愈相对下移至靠近该本体部10的底部14。此时,该打击面板部20靠近底部14的侧墙22相对占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重要性。然而,上述习用打击面板部20的侧墙22通常实质设计成具有相同延伸长度,因此各部位的该侧墙22贡献予该打击面板部20的弹性变形能力实质上并无不同。但是,在该打击面板部20靠近底部14的侧墙22未再增长的前题下,该打击面板部20的打击面21的主击球区所能提升的弹性变形能力实属有限。反之,当高尔夫杆头产品设计成高重心位置造成主击球区上移时,在该打击面板部20靠近顶部13的侧墙22未再增长的前题下,该打击面板部20的打击面21的主击球区所能提升的弹性变形能力同样受到限制;[2]、再者,虽然该侧墙22可提升该打击面板部20的弹性变形能力,但是在长期打击高尔夫球下,该侧墙22的端部221与本体部10的结合部16之间却容易在特定位置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虽然上述应力集中的位置依杆头类型而异,但该应力集中的位置皆会造成该侧墙22或焊缝倾向发生龟裂,严重时甚至造成该打击面板部20的脱落或毁损,进而降低高尔夫杆头的打击寿命。基于上述因素,其确实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改良上述高尔夫杆头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改良上述缺点,其是由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具延伸长度变化的一侧墙,并使该侧墙在靠近主击球区侧相对具有较大延伸长度,同时该侧墙的内周面适当设有至少一强化凸块,该强化凸块实质位于至少一应力集中位置上。藉此,本技术确实能相对提升弹性变形能力及抗震结构强度。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由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一侧墙,该侧墙的内周面适当设有至少一强化凸块,使-->得本技术具有提升抗震结构强度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由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具延伸长度变化的一侧墙,使得本技术具有提升弹性变形能力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由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一侧墙,该侧墙的内周面在至少一应力集中位置适当设有至少一强化凸块,使得本技术具有提升抗震结构强度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是由一打击面板弯折延伸形成具延伸长度变化的一侧墙,并使该侧墙在靠近主击球区侧相对形成较大延伸长度,使得本技术具有提升弹性变形能力的功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包含:一本体部,其正面具有一结合部;及一打击面板部,其设有一打击面及一侧墙,该打击面用以打击高尔夫球,该打击面具有一主击球区,该侧墙是由该打击面的周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该侧墙具有一端部,结合于该本体部的结合部;其中该侧墙具有延伸长度的变化。本技术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中该侧墙是以连续性、不连续性的方式形成延伸长度的变化。该侧墙的延伸长度变化是与整体杆头重心位置及主击球区位置成正比关系。该侧墙的底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顶部侧的延伸长度。该侧墙的顶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底部侧的延伸长度。该侧墙的趾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跟部侧的延伸长度。该侧墙的跟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趾部侧的延伸长度。该侧墙的延伸长度变化用以相对提升该打击面靠近主击球区侧的弹性变形能力。本技术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中该打击面板部侧墙-->的内周面另凸设至少一强化凸块。该强化凸块是凸设在该侧墙内周面的至少一应力集中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形成于该侧墙底部侧的内周面靠近趾部的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形成于该侧墙底部侧的内周面靠近跟部的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形成于该侧墙顶部侧的内周面靠近趾部的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形成于该侧墙顶部侧的内周面靠近跟部的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形成于该侧墙趾部侧的内周面位置上。该强化凸块增加该本体部及打击面板部之抗震结构强度。本技术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中该本体部的正面于靠近跟部侧另设一侧壁部,其垂直于该结合部。本技术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中该打击面板部于靠近跟部侧另设一侧缺口,结合该本体部的侧壁部。附图说明图1:习用高尔夫杆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打击面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打击面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构造的打击面板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10    本体部      11    趾部    12    跟部13    顶部        14    底部    15    套颈-->16    结合部    17      侧壁部        17’      侧壁部18    凹穴      20      打击面板部    21    打击面22    侧墙      221     端部          23    弹性变形空间24    侧缺口    24’          侧缺口        25    强化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的高尔夫杆头构造是包含一本体部10及一打击面板部20,其共同组成一高尔夫杆头,下文的高尔夫杆头将以铁杆型[iron]及木杆型[wood]的杆头为例,但亦可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是,其包含:    一本体部,其正面具有一结合部;及    一打击面板部,其设有一打击面及一侧墙,该打击面具有一主击球区,该侧墙是由该打击面的周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该侧墙具有一端部,结合于该本体部的结合部;    其中该侧墙具有延伸长度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是,其包含:一本体部,其正面具有一结合部;及一打击面板部,其设有一打击面及一侧墙,该打击面具有一主击球区,该侧墙是由该打击面的周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该侧墙具有一端部,结合于该本体部的结合部;其中该侧墙具有延伸长度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是以连续性、不连续性的方式形成延伸长度的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的延伸长度变化是与整体杆头重心位置及主击球区位置成正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的底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顶部侧的延伸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的顶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底部侧的延伸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的趾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跟部侧的延伸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侧墙的跟部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其趾部侧的延伸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