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59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22:14
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包括电磁加热面板以及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面板包括尺寸贴合锅底的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而在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外侧面成型有一层铜片,此铜片在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圆心至圆周的放射状的波浪形盲槽,而在内侧面与弧面陶瓷微晶玻璃之间成型一层石墨烯膜层;此电磁加热面板成型在电磁加热线圈面上,与电磁加热线圈之间保持有10~15mm的间隙,且在间隙中均匀设置有陶瓷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加工方便,炉面温度分布均匀,加热控制更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炉炉灶作为厨具行业的一种新型炊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饪的食物加工方式,通过磁场感应涡流对食物进行加热,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进行利用,即由整流电路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底部时,会在器皿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分子高速运行而发热,从而加热器皿内的食物。传统的电磁炉结构为平面结构,只适合于加工平底锅,但是平底锅单次加工的食物量较少,并不适合于商用。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商用的炉面为圆弧凹陷的电磁炉,但该类电磁炉设计时没考虑到炉面的加热效率,炉头的电磁加热面板虽然为与锅体结构一致的圆弧凹陷,但是加热锅体底部和炉面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全接触、全不接触和部分接触三种情况,其中全接触、全不接触两种情况均不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影响食物口感的同时也浪费了较多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包括电磁加热面板以及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面板包括尺寸贴合锅底的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而在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外侧面成型有一层铜片,此铜片在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圆心至圆周的放射状的波浪形盲槽,而在内侧面与弧面陶瓷微晶玻璃之间成型一层石墨烯膜层;此电磁加热面板成型在电磁加热线圈面上,与电磁加热线圈之间保
持有10~15mm的间隙,且在间隙中均匀设置有陶瓷垫块。在本技术中,所述铜片的尺寸的厚度为0.3~0.5mm,其上的盲槽深度为铜片厚度的1/3~1/2。在本技术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缠绕时呈阿基米德螺线或者呈变螺距阿基米德曲线,以在加热面板获得更为均匀的温度场分布。在本技术中,所述陶瓷垫块在电磁加热线圈面上呈放射状排布,包括三层陶瓷垫片,相邻的两侧陶瓷垫片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与陶瓷垫片截面尺寸一致的铜线圈。在本技术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回路上连接有放漏电装置。在本技术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底部设置有冷却风扇,此冷却风扇通过安装在电磁加热线圈下部的温度传感器控制进行开/关操作。有益效果:本技术可有效通配圆底或者弧面结构的锅底,用以方便制造大尺寸的商用电磁灶,其电磁加热面板更符合加热器皿底部形状,面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扩大了实用范围,同时,散热效率高,传热速率快,抗压能力强,热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锅体加热效率,从而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A部分的细节示意图。其中:1、电磁加热面板;2、陶瓷垫块;3、冷却风扇;4、电磁加热线圈;5、温度传感器;101、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102、石墨烯膜层;103、铜片;201、陶瓷垫片;202、铜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的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电磁炉炉头自上到下依次为电磁加热面板1、陶瓷垫块2以及电磁加热线
圈4,且在电磁加热线圈4底部设置有冷却风扇3作为冷却设备。电磁加热面板1为上层复合结构,包括上层的与烹饪锅直接接触的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101,以及成型在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101内侧的石墨烯膜层102和铜片103,其中,石墨烯膜层102为单层石墨烯原子膜层,而铜片10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圆心至圆周的放射状的波浪形盲槽,铜片103的厚度为0.3mm,而其上的盲槽深度为0.15mm,石墨烯膜层102与铜片103共同作用,可有效对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101进行表面均热。电磁加热面板1与电磁加热线圈4之间保持有10mm的间隙,其间隙内成型有多个陶瓷垫块2,这些陶瓷垫块2在电磁加热线圈4上呈放射状环形排布,包括三层陶瓷垫片201,且三层陶瓷垫片201中的相邻的两篇陶瓷垫片201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与陶瓷垫片201截面尺寸一致的铜线圈20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线圈4为铜线绕成,其缠绕时呈阿基米德螺线绕成,以在加热面板获得更为均匀的温度场分布,且在此电磁加热线圈4接入的电路部分的回路上连接有放漏电装置,且为防止电磁加热线圈4在工作时发生过热现象,在电磁加热线圈4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控制冷却风扇3进行开/关操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包括电磁加热面板以及电磁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面板包括尺寸贴合锅底的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而在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外侧面成型有一层铜片,此铜片在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圆心至圆周的放射状的波浪形盲槽,而在内侧面与弧面陶瓷微晶玻璃之间成型一层石墨烯膜层;此电磁加热面板成型在电磁加热线圈面上,与电磁加热线圈之间保持有10~15mm的间隙,且在间隙中均匀设置有陶瓷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包括电磁加热面板以及电磁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面板包括尺寸贴合锅底的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而在弧面陶瓷微晶玻璃面板外侧面成型有一层铜片,此铜片在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圆心至圆周的放射状的波浪形盲槽,而在内侧面与弧面陶瓷微晶玻璃之间成型一层石墨烯膜层;此电磁加热面板成型在电磁加热线圈面上,与电磁加热线圈之间保持有10~15mm的间隙,且在间隙中均匀设置有陶瓷垫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电磁炉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的尺寸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业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裕盛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