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刀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本体上的断屑槽,本体包括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及连接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圆角型刃口,断屑槽开设于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圆角型刃口与副切削刃,断屑槽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一弧面、与第一弧面相接的第二弧面、与第二弧面相接的第三弧面及与第三弧面相接的第四弧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弧面及第四弧面用于对加工屑进行导向,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用于使加工屑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上述刀片具有较好的断屑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刀片的刀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片,特别是一种切削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
技术介绍
机床加工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粗加工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一些精密的工件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同时,对表面的光洁度也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精加工的过程中,车削加工属连续切削方式,产生的切削屑会刮伤加工工件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加工工件的精度及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断屑效果较好的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一种刀片,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该刀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该本体上的断屑槽,该本体包括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及连接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的圆角型刃口,该断屑槽开设于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与该副切削刃,该断屑槽包括第一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二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一弧面、与该第一弧面相接的第二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相接的第三弧面及与该第三弧面相接的第四弧面,该第一平面靠近副切削刃,该第二平面位于该第四弧面与该第一平面之间且与该第一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二弧面位于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三弧面位于该第二弧面与该第四弧面之间,该第四弧面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位于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该第三弧面及该第四弧面用于对加工屑进行导向,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用于使该加工屑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进一步地,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的圆弧半径均为0.4毫米的圆弧面,该第三弧面与第四弧面为不规则的圆弧面。进一步地,该断屑槽的宽度范围为0.9至1.0毫米,该断屑槽的深度范围为0.24至0.3毫米。进一步地,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为直线型。该圆角型刃口为弧线型。该断屑槽还包括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具有与圆角型刃口相似的弧线型,该第二边缘靠近该副切削刃且为与副切削刃平行的直线型。进一步地,该第一边缘与该圆角型刃口之间的距离及该第二边缘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距离范围均为0.05至0.07毫米以提高该圆角型刃口与副切削刃的强度。进一步地,该副切削刃包括修光刃,该修光刃与该圆角型刃口相接,该修光刃用于对该工件进行抛光。进一步地,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至90度。一种刀具,该刀具包括基体及设置于该基体上的刀片,该刀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该本体上的断屑槽,该本体包括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及连接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的圆角型刃口,该断屑槽开设于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与该副切削刃,该断屑槽包括第一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二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一弧面、与该第一弧面相接的第二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相接的第三弧面及与该第三弧面相接的第四弧面,该第一平面靠近副切削刃,该第二平面位于该第四弧面与该第一平面之间且与该第一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二弧面位于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三弧面位于该第二弧面与该第四弧面之间,该第四弧面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位于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该第三弧面及该第四弧面用于对加工屑进行导向,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用于使该加工屑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进一步地,该基体上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位于该基体的一角用于将该刀片固定至该基体上。进一步地,该基体上还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为阶梯圆孔以将该刀具安装至刀柄或其它加工装置上。上述刀片通过在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设置断屑槽,并在断屑槽内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弧面及第四弧面对加工屑(图未示)进行导向以使加工屑进入断屑槽内,同时,在断屑槽内设置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使加工屑(图未示)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从而达到断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刀具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刀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刀片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刀片的局部IV立体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刀片沿V-V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刀片100刀具200基体300安装孔310安装槽320本体10主切削刃11副切削刃12修光刃121圆角型刃口13断屑槽20第一边缘21第二边缘22第一平面23第二平面24第一弧面25第二弧面26第三弧面27第四弧面2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刀片100及具有刀片100的刀具200。刀具200包括基体300。刀片100设置于基体300上。基体300大致呈矩形的块体,其开设有安装孔310及至少一个安装槽320。安装孔310为阶梯圆孔。安装孔310位于基体300的大致中央位置用于将刀具200安装至刀柄或其它加工装置上(图未示)。每个安装槽320大致呈三角形,其位于基体300的一角。安装槽320用于将刀片100固定至基体300。本实施例中,基体300的材质为硬质合金,但不限于此。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5,刀片100与安装槽320的形状相似,其包括本体10及设置于本体10上的断屑槽20。本体10包括主切削刃11、副切削刃12及连接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的圆角型刃口13。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分别位于本体10的两个边缘。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之间的夹角a范围为80至90度。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为直线型。圆角型刃口13位于本体10的一角。圆角型刃口13为弧线型。副切削刃12包括从P1点到P2点的修光刃121。修光刃与圆角型刃口13相接。修光刃121用于对加工工件(图未示)进行抛光。本实施例中,刀片100的材质为聚晶金刚石(PCD,polycrystalline diamond),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之间的夹角a为85度。断屑槽20开设于主切削刃11与副切削刃12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圆角型刃口13与副切削刃12。断屑槽20的横截面大致为V形的凹槽。断屑槽20的靠近圆角型刃口13的第一边缘21具有与圆角型刃口13相似的弧线型。断屑槽20的靠近副切削刃12的第二边缘22为大致与副切削刃12平行的直线型。第一边缘21与圆角型刃口13之间的距离L1及第二边缘22与副切削刃12之间的距离L2范围均为0.05至0.07毫米以提高圆角型刃口13与副切削刃12的强度。断屑槽20包括第一平面23、与第一平面23相接的第二平面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片,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该刀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该本体上的断屑槽,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及连接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的圆角型刃口,该断屑槽开设于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与该副切削刃,该断屑槽包括第一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二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一弧面、与该第一弧面相接的第二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相接的第三弧面及与该第三弧面相接的第四弧面,该第一平面靠近副切削刃,该第二平面位于该第四弧面与该第一平面之间且与该第一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二弧面位于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三弧面位于该第二弧面与该第四弧面之间,该第四弧面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位于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该第三弧面及该第四弧面用于对加工屑进行导向,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用于使该加工屑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片,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该刀片包括本体及设置于该本体上的断屑槽,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及连接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的圆角型刃口,该断屑槽开设于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之间的工作面一角且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与该副切削刃,该断屑槽包括第一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二平面、与该第一平面相接的第一弧面、与该第一弧面相接的第二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相接的第三弧面及与该第三弧面相接的第四弧面,该第一平面靠近副切削刃,该第二平面位于该第四弧面与该第一平面之间且与该第一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二弧面位于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三弧面位于该第二弧面与该第四弧面之间,该第四弧面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位于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三弧面之间,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平面、该第三弧面及该第四弧面用于对加工屑进行导向,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用于使该加工屑产生卷曲变形而折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弧面与该第二弧面的圆弧半径均为0.4毫米的圆弧面,该第三弧面与第四弧面为不规则的圆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该断屑槽的宽度范围为0.9至1.0毫米,该断屑槽的深度范围为0.24至0.30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该主切削刃与该副切削刃为直线型,该圆角型刃口为弧线型,该断屑槽还包括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靠近该圆角型刃口且具有与圆角型刃口相似的弧线型,该第二边缘靠近该副切削刃且为与副切削刃平行的直线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缘与该圆角型刃口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洋,占立峰,徐龙,蒋益民,李军旗,
申请(专利权)人: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