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23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囱组件,包括:烟囱装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及集液箱,烟囱装置包括烟囱和与烟囱相连的烟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烟囱和烟道中的至少一个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填料层,填料层的顶部设有喷淋液入口,填料层的底部设有喷淋液出口;集液箱上形成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喷淋液出口相连,出口与喷淋液入口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烟囱组件,省去了传统的烟囱组件中的连接烟道,有效地减小了流动阻力,省略了增压设备,从而降低了烟囱组件的整体成本,且减小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占用空间。此外,还可避免烟气和喷淋液直接接触换热形成涡流、紊流,提高了烟囱组件的稳定性,且延长了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源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囱组件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装置主要为直接接触式余热回收装置。然而,直接接触式余热回收装置采用气液直接接触喷淋的换热方式,容易形成涡流、紊流,影响换热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操作稳定性。此外,烟气经连接烟道即旁路烟道进入余热回收装置进行换热,沿程阻力大,需额外设置增压设备例如风机进行增压,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烟囱组件,该烟囱组件的阻力小、换热效率高且稳定性好。根据本技术的烟囱组件,包括:烟囱装置,所述烟囱装置包括烟囱和与所述烟囱相连的烟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烟囱和所述烟道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有喷淋液入口,所述填料层的底部设有喷淋液出口;以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喷淋液出口相连,所述出口与所述喷淋液入口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烟囱组件,通过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烟囱和烟道中的至少一个内,省去了传统的烟囱组件中的连接烟道,有效地减小了流动阻力,省略了增压设备,从而降低了烟囱组件的整体成本,且大大地减小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占用空间,减小了烟囱组件的整体占地面积。此外,通过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内设置填料层,使得烟气与喷淋液在填料层处进行换热,避免了烟气和喷淋液直接接触换热形成涡流、紊流,提高了烟囱组件的稳定性,且延长了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烟囱竖直设置。具体地,当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烟囱内时,所述烟囱包括:第一烟囱段;第二烟囱段,所述第二烟囱段设在所述第一烟囱段的下方;以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烟囱段和所述第二烟囱段之间,其中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连接段内,所述喷淋液入口位于所述连接段内的顶部,所述连接段内的底部具有储液槽,所
述喷淋液出口形成在所述储液槽的内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烟囱段的上端伸入所述连接段内,所述第二烟囱段的所述上端的外周壁与所述连接段内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液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烟囱段的所述上端的顶部设有挡液帽。具体地,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烟囱段的横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二烟囱段的横截面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烟道水平延伸。可选地,所述填料层为塑料板或不锈钢波纹填料层。可选地,当所述填料层为不锈钢波纹填料层时,所述填料层为S型波纹填料层和双斜波填料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液箱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分别为单独的两个部件,所述集液箱位于所述烟囱装置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烟囱组件还包括:加碱系统,所述加碱系统被构造成当所述集液箱内的pH值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向所述集液箱内投放碱液或碱面。进一步地,所述加碱系统被构造成当所述集液箱内的pH值达到第二预定阈值时停止向所述集液箱内投放碱液或碱面,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具体地,所述集液箱内具有集液腔和碱液腔,所述碱液适于放置在所述碱液腔内。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为7,所述第二预定阈值为9。具体地,所述集液箱位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箱的上部形成有溢流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烟囱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烟囱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烟囱组件100,烟囱装置1,烟囱11,第一烟囱段111,第二烟囱段112,连接段113,烟道1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喷淋液入口21,喷淋液出口22,填料层23,储液槽24,集液箱3,集液腔31,碱液腔32,挡液帽4,支撑部41,挡液部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烟囱组件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烟囱组件100,包括烟囱装置1、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和集液箱3。烟囱装置1包括烟囱11和与烟囱11相连的烟道12。例如,参照图1并结合图2,
烟囱11竖直设置,烟道12连接在烟囱11的中下部,且烟道12水平延伸。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设在烟囱11和烟道12中的至少一个内,也就是说,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可以只设在烟囱11和烟道12中的其中任意一个内,也可以同时设在烟囱11和烟道12内。由此,烟气直接在烟囱11和/或烟道12内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中进行换热,省去了传统的烟囱组件中的连接烟道,有效地减小了流动阻力,且无需另外设置增压设备,从而降低了烟囱组件100的整体成本。此外,还大大地减小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的占地面积,减小了烟囱组件100的整体占用空间。具体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填料层23,填料层23的顶部设有喷淋液入口21,填料层23的底部设有喷淋液出口22。其中,填料层23为烟气与喷淋液的热质交换界面。由此,烟气与喷淋液在填料层23处进行换热,避免了烟气和喷淋液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装置,所述烟囱装置包括烟囱和与所述烟囱相连的烟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烟囱和所述烟道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有喷淋液入口,所述填料层的底部设有喷淋液出口;以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喷淋液出口相连,所述出口与所述喷淋液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装置,所述烟囱装置包括烟囱和与所述烟囱相连的烟道;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烟囱和所述烟道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有喷淋液入口,所述填料层的底部设有喷淋液出口;以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形成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喷淋液出口相连,所述出口与所述喷淋液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烟囱内时,所述烟囱包括:第一烟囱段;第二烟囱段,所述第二烟囱段设在所述第一烟囱段的下方;以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烟囱段和所述第二烟囱段之间,其中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在所述连接段内,所述喷淋液入口位于所述连接段内的顶部,所述连接段内的底部具有储液槽,所述喷淋液出口形成在所述储液槽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囱段的上端伸入所述连接段内,所述第二烟囱段的所述上端的外周壁与所述连接段内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液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囱段的所述上端的顶部设有挡液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烟囱段的横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二烟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聪王正兴刘英杰隋晓峰赵岩贾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