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氧化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41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氧化沟,包括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的氧化沟本体,设于所述氧化沟本体顶部的曝气总管,若干个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并设于好氧区内的曝气支管,若干个竖直设于缺氧区和厌氧区内、且底部开口的循环管,以及若干个一一对应浸没于循环管内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与其上方对应的曝气支管底端连通,且所述循环管内部为水流下降区,相邻循环管间隙处为水流上升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氧化沟本体内不同高度方向自然形成厌氧—缺氧—好氧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以及良好的污泥—废水—空气混合效果,且延长氧的传递时间,提高氧的利用效率,从而废水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垂直氧化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废水总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废水处理的主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氧处理技术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好氧处理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潜力取决于其氧利用效率,改善氧利用率是优化反应器的关键之一,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氧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如何强化反应器内泥、水、气的混合,降低传质阻力,延长氧的传递时间,从而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课题。另一方面,在我国,常规活性污泥法(例如:传统氧化沟本体、SBR、A2O等工艺)高度一般为5~7m,占地面积较大,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强化泥、水、气的混合能力,而且延长氧的传递时间,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废水处理效果好的垂直氧化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氧化沟,包括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的氧化沟本体,设于所述氧化沟本体顶部的曝气总管,若干个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并设于好氧区内的曝气支管,若干个竖直设于缺氧区和厌氧区内、且底部开口的循环管,以及若干个一一对应浸没于循环管内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与其上方对应的曝气支管底端连通,且所述循环管内部为水流下降区,相邻循环管间隙处为水流上升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氧化沟本体的侧壁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氧化沟本体内、靠近出水口位置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水沉淀区,该出水沉淀区具有泥水分离作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氧化沟本体的侧壁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口定期排放。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总管外接曝气风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沟本体的高度为15~20m,是传统氧化沟占地的1/3~1/4,即减少占地面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沟本体由碳钢板或预制混凝土板拼接而成,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施工周期要求短的好氧处理改扩建项目,造价低,利于后续撤场土地修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曝气风机提供压缩空气(50~70kPa)依次经曝气总管、曝气支管进入曝气器并形成细小气泡,然后与循环管中液体进行充分混合,循环管内形成高压区,循环管附近区域形成低压区,在循环管及周边形成上、下环流,达到良好的污泥—废水—空气混合效果,使污泥中微生物很好降解废水中污染物,同时在氧化沟本体不同高度处自然形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在厌氧区废水中总磷释放,利于上部好氧区对磷的吸收,更好地为脱氮除磷提供条件,减少现有技术中推流器、污泥循环泵等机械设备能耗和保养、维护,并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氧化沟本体内不同高度方向自然形成厌氧—缺氧—好氧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以及良好的污泥—废水—空气混合效果,且延长氧的传递时间,提高氧的利用效率,从而废水处理效果更好;2.本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容积负荷冲击(水质波动)的能力,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垂直氧化沟出水优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要求,对生化性较好的废水,经垂直氧化沟处理后,其出水可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或各类废水行业排放标准;3.本技术使用与传统氧化沟同样压力(50~70kP)的曝气风机,即可满足15~20m(水头压力相当于150~200kPa)垂直氧化沟曝气要求,节省曝气能耗;4.本技术可在垂直氧化沟运行时对曝气器进行维护、更换,不影响废水处理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1好氧区,1-2缺氧区,1-3厌氧区,1氧化沟本体,2曝气总管,3曝气支管,4循环管,5曝气器,6水流下降区,7水流上升区,8出水口,9进水口,10出水沉淀区,11污泥排放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垂直氧化沟,包括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好氧区1-1、缺氧区1-2、厌氧区1-3的氧化沟本体1,设于氧化沟本体1顶部的曝气总管2,若干个与曝气总管2连通、并设于好氧区1-1内的曝气支管3,若干个竖直设于缺氧区1-2和厌氧区1-3内、且底部开口的循环管4,以及若干个一一对应浸没于循环管4内的曝气器5;该曝气器5与其上方对应的曝气支管3底端连通,且循环管4内部为水流下降区6,相邻循环管4间隙处为水流上升区7。本技术在氧化沟本体1的侧壁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8、进水口9,在氧化沟本体1的侧壁底部还设有污泥排放口11,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口定期排放。在氧化沟本体1内、靠近出水口8位置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水沉淀区10,该出水沉淀区10具有泥水分离作用。本技术的曝气总管2外接曝气风机,提供压缩空气(50~70kPa),且氧化沟本体1的高度为15~20m,是传统氧化沟占地的1/3~1/4,即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氧化沟本体1由碳钢板或预制混凝土板拼接而成,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施工周期要求短的好氧处理改扩建项目,造价低,利于后续撤场土地修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曝气风机提供压缩空气(50~70kPa)依次经曝气总管2、曝气支管3进入曝气器5并形成细小气泡,然后与循环管4中液体进行充分混合,循环管4内形成高压区,循环管4附近区域形成低压区,在循环管4及周边形成上、下环流,达到良好的污泥—废水—空气混合效果,使污泥中微生物很好降解废水中污染物,同时在氧化沟本体1不同高度处自然形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在厌氧区废水中总磷释放,利于上部好氧区对磷的吸收,更好地为脱氮除磷提供条件,减少现有技术中推流器、污泥循环泵等机械设备能耗和保养、维护,并提高了氧的利用效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好氧区(1‑1)、缺氧区(1‑2)、厌氧区(1‑3)的氧化沟本体(1),设于所述氧化沟本体(1)顶部的曝气总管(2),若干个与所述曝气总管(2)连通、并设于好氧区(1‑1)内的曝气支管(3),若干个竖直设于缺氧区(1‑2)和厌氧区(1‑3)内、且底部开口的循环管(4),以及若干个一一对应浸没于循环管(4)内的曝气器(5);所述曝气器(5)与其上方对应的曝气支管(3)底端连通,且所述循环管(4)内部为水流下降区(6),相邻循环管(4)间隙处为水流上升区(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好氧区(1-1)、缺氧区(1-2)、厌氧区(1-3)的氧化沟本体(1),设于所述氧化沟本体(1)顶部的曝气总管(2),若干个与所述曝气总管(2)连通、并设于好氧区(1-1)内的曝气支管(3),若干个竖直设于缺氧区(1-2)和厌氧区(1-3)内、且底部开口的循环管(4),以及若干个一一对应浸没于循环管(4)内的曝气器(5);所述曝气器(5)与其上方对应的曝气支管(3)底端连通,且所述循环管(4)内部为水流下降区(6),相邻循环管(4)间隙处为水流上升区(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三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