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457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属于污水净化处理领域。其所采用的处理系统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通过在第一好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极大提高了好氧区硝化负荷,出水NH4+‑N可降低至较低水平,硝化功能良好,通过在第二缺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第二缺氧池反硝化负荷得到显著提高,且硝化负荷和反硝化负荷可根据悬浮填料投加量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便于对A2/O工艺、氧化沟工艺等传统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现有工艺的处理能力,满足处理水量或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对于新建项目,可极大节省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技术介绍
为了加强对自然水体的保护力度,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也在逐年提升,许多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出水水质标准和处理水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无新增用地面积新建构筑物时,亟需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来增强污水厂原有构筑物的处理能力。一些新建污水厂,同样面临着用地面积有限,而处理水量大、要求处理出水水质标准高等问题。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一种连续流型污水处理工艺,一般分四段式和五段式两类。在四段式工艺流程中,缺氧和好氧环境的交替运行,可在低回流比条件下实现良好的脱氮效果。五段式工艺流程中,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交替运行,可同步实现脱氮除磷效果。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比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形工艺对进水中污染物质的处理效率更高。传统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中,各单元反应器数量多,占地面积大,在污水厂提标、提量改造或新建污水厂占地面积受限时,迫切要求一种新型工艺,增强有限容积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其所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处理池和沉淀池,所述生物处理池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内投加有悬浮填料,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厌氧池的前端,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一缺氧池之间连接有管道二;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待处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并排出上清液,沉淀池底部的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其所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处理池和沉淀池,所述生物处理池从前往后依次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内投加有悬浮填料,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厌氧池的前端,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一缺氧池之间连接有管道二;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待处理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并排出上清液,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管道一回流到厌氧池前端,用以补充生物池系统内的污泥浓度;b脱氮,在第一好氧池内活性污泥及悬浮填料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3-N,产生的高浓度硝化液,一部分通过管道二回流至第一缺氧池前端,第一缺氧池活性污泥中反硝化类细菌充分利用进水中易降解有机质进行反硝化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振滨杨宇星宋美芹兰晓平韦欢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