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387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树脂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45份~85份;着色母粒2份~8份;增韧剂5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抗氧剂0.05份~0.4份;所述着色母粒包括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利用该树脂材料可直接注塑成型得到具有金属或珠光质感外观效果的产品,从而提高仿金属塑料制品及仿珠光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耗费及综合成本,实现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其设计要求的逐渐提高,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化妆品、及汽车相关用具等产品已经开始向个性化、体验化及私人订制化逐步转型,这些产品中开始出现仿金属效果或仿珠光效果的应用。最初,行业中的技术人员普遍采用普通材料注塑之后喷涂的形式来实现产品的仿金属效果或仿珠光效果。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生产工序复杂、能源耗费高,综合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陷。而如今,随着材料技术的飞跃发展,产品结构设计师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希望材料能够通过直接注塑而达到金属质感或珠光质感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脂材料,旨在实现利用该树脂材料可直接注塑成型得到具有金属或珠光质感外观效果的产品,从而提高仿金属塑料制品及仿珠光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耗费及综合成本,实现环境友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树脂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45份~85份;着色母粒2份~8份;增韧剂5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抗氧剂0.05份~0.4份;所述着色母粒包括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可选地,所述基体树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高抗冲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橡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两种。可选地,所述仿金属母粒包括载体树脂、金属粉、及添加剂,所述仿珠光母粒包括载体树脂、珠光粉、及添加剂;所述金属粉及所述珠光粉的粒径范围为40μm~55μm。可选地,所述金属粉包括铝粉,所述铝粉为经硅系和/或磷系高分子材料改性处理的铝粉。可选地,所述增韧剂包括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为5%~45%,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15%~60%;所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20%~60%,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为25%~50%;所述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氢化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为25%~50%,苯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可选地,所述相容剂包括聚乙烯-g-马来酸酐、POE-g-马来酸酐、和EVA-g-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述的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原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利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熔融、造粒。可选地,在所述利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熔融、造粒的步骤中,加热温度为180℃~250℃,机头温度为195℃~210℃,主机螺杆转速为400r/min~550r/min,加料转速为40r/min~60r/min。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向基体树脂中添加以与基体树脂相同的材料为载体树脂的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并加入增韧剂以提高抗冲击性能,加入相容剂以提高相容性,以及加入抗氧剂以提高抗氧化性能,可获取得到能够直接进行注塑成型并得到具有金属或珠光质感外观效果的产品的树脂材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工序复杂、能源耗费高,综合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而提高了仿金属塑料制品及仿珠光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耗费及综合成本,实现了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树脂材料。该树脂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45份~85份;着色母粒2份~8份;增韧剂5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抗氧剂0.05份~0.4份;所述着色母粒包括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优选地,所述基体树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高抗冲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橡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两种。上述基体树脂均采用注塑级产品,其维卡软化点在85℃~110℃之间,且其在200℃/5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指数为12~45g/10min。可以理解的,这样的选择可使得基体树脂在本专利技术树脂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以有效提高基体树脂与其他各组分的相容性,从而有效提高制备得到的树脂材料的均匀性、并保证其良好性能,进而使得由该树脂材料直接注塑成型而得到的产品能够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例如:外观效果、质感、强度、硬度等。此外,这样的选择还可有利于有关成型制造过程,降低成型制造难度,提高成型制造效率。优选地,所述仿金属母粒包括载体树脂、金属粉、及添加剂,所述仿珠光母粒包括载体树脂、珠光粉、及添加剂;所述金属粉及所述珠光粉的粒径范围为40μm~55μm。仿金属母粒是以与基体树脂相同的材料为载体树脂,并加入金属粉作为颜料或染料,再配合以分散剂、防沉剂等添加剂,进行混炼加工制得。可以理解的,仿金属母粒的载体树脂与基体树脂采用相同的材料,可进一步有效提高该树脂材料的组分中基体树脂与仿金属母粒之间的相容性,以使得仿金属母粒中的金属色颜料或染料(即金属粉)经后续的生产工序后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散于该树脂材料之中,进一步提高该树脂材料的均匀性,从而使得由该树脂材料直接注塑成型而得到的产品能够获得更加优异的“金属”效果。仿珠光母粒是以与基体树脂相同的材料为载体树脂,并加入珠光粉作为
颜料或染料,再配合以分散剂、防沉剂等添加剂,进行混炼加工制得。可以理解的,仿珠光母粒的载体树脂与基体树脂采用相同的材料,可进一步有效提高该树脂材料的组分中基体树脂与仿珠光母粒之间的相容性,以使得仿珠光母粒中的珠光色颜料或染料(即珠光粉)经后续的生产工序后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散于该树脂材料之中,进一步提高该树脂材料的均匀性,从而使得由该树脂材料直接注塑成型而得到的产品能够获得更加优异的“珠光”效果。并且,着色母粒选择粒径范围为40μm~55μm的金属粉或珠光粉进行配置,亦可进一步使得金属粉或珠光粉能够均匀地分散于该树脂材料之中,以更进一步提高该树脂材料的均匀性,从而更进一步使得由该树脂材料直接注塑成型而得到的产品能够获得优异的“金属”效果或“珠光”效果。优选地,所述金属粉包括铝粉,所述铝粉为经硅系和/或磷系高分子材料改性处理的铝粉。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硅系和/或磷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45份~85份;着色母粒2份~8份;增韧剂5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抗氧剂0.05份~0.4份;所述着色母粒包括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45份~85份;着色母粒2份~8份;增韧剂5份~15份;相容剂1份~5份;抗氧剂0.05份~0.4份;所述着色母粒包括仿金属母粒或仿珠光母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高抗冲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橡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两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金属母粒包括载体树脂、金属粉、及添加剂,所述仿珠光母粒包括载体树脂、珠光粉、及添加剂;所述金属粉及所述珠光粉的粒径范围为40μm~55μ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包括铝粉,所述铝粉为经硅系和/或磷系高分子材料改性处理的铝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涛姜旭潘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