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的钢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63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框架脚和护栏;所述的钢性框架为圆形框架,它与多个框架脚垂直连接;护栏安装在框架脚上;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这样蹦床的支撑部为连续光滑的一体结构,该整体造型使得钢架更为牢固,安装容易,安全性更高。而钢性框架的各管件之间采用异形管件连接,连接后呈卡固状态不发生偏转,较为牢固且拆装方便,而该异形管件可以一次一体成型,制造成本低,具较强的刚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
技术介绍
蹦床作为一种运动器材已逐渐普及。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习用的做法是在蹦床上增加安全护栏。但习用的蹦床的安全护栏与蹦床本体连接方式大都较为复杂,安装、拆卸不便,稳定性差。且,管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圆形管件插接后,打铆钉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6所示),这种连接方式会降低管件的连接刚度。另一种做法是在管件之间通过固接件连接,显然安装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连接牢固,安全性更强的蹦床的钢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框架脚和护栏;所述的钢性框架为圆形框架,它与多个框架脚垂直连接;护栏安装在框架脚上,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所述的钢性框架下端面通过第一插接装置与框架脚固接,所述的第一插接装置由设于钢性框架下端面的孔或轴与设于框架脚连接部的轴或孔构成,形成轴、孔配合连接,如在钢性框架下端面设有多个插孔或具有插孔的连接座,框架脚与钢性框架的连接部上设有连接轴。所述的框架脚连接部与护栏通过第二插接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插接装置由设于框架脚连接部的孔或轴和设于护栏下部的轴或孔构成,形成孔、轴配合连接。所述的框架脚由底脚和连接部构成,两平行的连接部插接在底脚上,形成“U”字形构件。所述的护栏由五段管件插接而成,形成倒“U”字形构件。本技术钢性框架由若干个异形管件连接而成。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中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这样蹦床的支撑部为连续光滑的一体结构,该整体造型使得钢架更为牢固,安装容易,安全性更高。而钢性框架的各管件之间采用异形管件连接,连接后呈卡固状态不发生偏转,较为牢固且拆装方便,而该异形管件可以一次一体成型,制造成本低,具较强的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护栏的外形图;图4是本技术护栏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管件连接图;图5A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习用的管件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1、框架脚2和护栏3。所述的钢性框架1为圆形框架,由若干个异形管件11连接而成,其上设置与框架脚2配合的第一插接装置4。该异形管件11如图5及图5A所示。如图2所示,所述的框架脚2由底脚22和连接部21构成,两平行的连接部21插接在底脚22上,形成“U”字形构件,开口端与钢性框架1的第一插接装置4垂直连接,底脚22支撑于地面。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护栏3由五段管件插接而成,形成倒“U”字形构件。如图2所示,所述的钢性框架1下端面通过第一插接装置4与框架脚2固接,所述的第一插接装置4由设于钢性框架下端面的带孔的连接座41与设于框架脚2连接部21的连接轴42构成,轴42可插入连接座41的孔内,形成轴、孔配合连接。也可将连接座设于框架脚2连接部21上,而将连接轴设于钢性框架1下端面上。在所述的框架脚2连接部21与护栏3通过第二插接装置5连接。所述的第二插接装置5由设于框架脚2连接部21的带孔的连接座51和设于护栏3下部的连接轴52构成,形成孔、轴配合连接。在安装完成后,框架脚2和护栏3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即底脚22)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该整体造型使得框架更为牢固,安装容易。本技术的专利技术重点在于(1)在安装完成后,框架脚和护栏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该整体造型使得框架更为牢固,安装容易。(2)框架脚连接部与护栏通过插接装置连接,形成孔、轴配合连接,故,凡利用插接装置连接将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在一起的皆属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框架脚和护栏;所述的钢性框架为圆形框架,它与多个框架脚垂直连接;护栏安装在框架脚上,其特征在于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性框架下端面通过第一插接装置与框架脚固接,所述的第一插接装置由设于钢性框架下端面的孔或轴与设于框架脚连接部的轴或孔构成,形成轴、孔配合连接;所述的框架脚连接部与护栏通过第二插接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二插接装置由设于框架脚连接部的孔或轴和设于护栏下部的轴或孔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脚由底脚和连接部构成,两平行的连接部插接在底脚上,形成“U”字形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蹦床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脚的底脚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为异形管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栏由五段管件插接而成,形成倒“U”字形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蹦床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栏中五段管件之间的连接为异形管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框架脚和护栏;所述的钢性框架为圆形框架,它与多个框架脚垂直连接;护栏安装在框架脚上;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这样蹦床的支撑部为连续光滑的一体结构,该整体造型使得钢架更为牢固,安装容易,安全性更高。而钢性框架的各管件之间采用异形管件连接,连接后呈卡固状态不发生偏转,较为牢固且拆装方便,而该异形管件可以一次一体成型,制造成本低,具较强的刚性。文档编号A63B5/00GK2726648SQ20042008313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林华乡, 王升武 申请人: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蹦床的钢架结构,它包括钢性框架、框架脚和护栏;所述的钢性框架为圆形框架,它与多个框架脚垂直连接;护栏安装在框架脚上,其特征在于:框架脚与护栏连接形成连续的波形体,波形的底端为框架脚,支撑在地面上,波形的顶端为护栏的顶端,用于固定防护围栏的上围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乡王升武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