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侴乔力专利>正文

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006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3 17:17
一种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系统集成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逆流放热冷凝器、压缩机;利用虹吸循环与管道外压共同驱动热泵工质,以大温升小温差逆流方式,提取热源放热并升膜蒸发,大幅提升热泵蒸发压力;利用大温升小温差逆流分段方式冷凝放热,以大幅降低热泵冷凝压力;大幅降低压缩机的压差、排量、投资、电耗,从而实现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二)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源热泵基本采用水平布置的满液式蒸发器提取水源热量,采用交叉换热方式取热,导致热泵工质蒸发温度一般要比水源出水温度低2℃;因此当热源侧流量较小、取热温降较大时:(1)水源进水温度相对较高的能量品位未获得有效利用,从而使得水源热泵运行在较大的绝对压差和相对压比,大幅增加压缩机耗电量、降低热泵能效比;(2)压缩机的排气量较大,从而使得机组投资增大,回收期较长,导致产品难以在EMC领域推广应用。目前的水源热泵基本采用水平布置的壳管式冷凝器向使用侧释放热量,采用交叉换热方式放热,导致热泵工质冷凝温度一般要比使用侧出水温度高3℃;因此当使用侧流量较小、放热温升较大时:气态热泵工质的过热热量未获得有效利用,从而使得水源热泵运行在较大的绝对压差和相对压比,大幅增加压缩机耗电量、降低热泵能效比;(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利用虹吸循环与管道外压共同驱动热泵工质,以大温升小温差逆流方式,提取热源放热并升膜蒸发,大幅提升热泵蒸发压力;利用大温升小温差逆流分段方式冷凝放热,以大幅降低热泵冷凝压力;大幅降低压缩机的压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其由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热源介质进口(1‑1);热源分流腔(1‑2);中央垂直虹吸取热管簇(1‑3);热源汇流腔(1‑4);热源介质出口(1‑5);液态热泵工质进口(1‑6);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7);吸油口(1‑8);引射器(1‑9);两通阀(1‑10);热源介质(2);液位开关(3);膨胀阀(4);干燥过滤器(4‑1);压缩机(5);回油口(5‑1);冷凝器(6);载热介质进口(6‑1);载热分流腔(6‑2);冷凝放热管簇(6‑3);载热汇流腔(6‑4);载热介质出口(6‑5);气态热泵工质进口(6‑6);液态热泵工质出口(6‑7);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其由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热源介质进口(1-1);热源分流腔(1-2);中央垂直虹吸取热管簇(1-3);热源汇流腔(1-4);热源介质出口(1-5);液态热泵工质进口(1-6);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7);吸油口(1-8);引射器(1-9);两通阀(1-10);热源介质(2);液位开关(3);膨胀阀(4);干燥过滤器(4-1);压缩机(5);回油口(5-1);冷凝器(6);载热介质进口(6-1);载热分流腔(6-2);冷凝放热管簇(6-3);载热汇流腔(6-4);载热介质出口(6-5);气态热泵工质进口(6-6);液态热泵工质出口(6-7);出气口(6-8);热泵工质(7);载热介质(8)组成,其特征在于: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壳程顶部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7)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5)、冷凝器(6)工质侧、干燥过滤器(4-1)、膨胀阀(4)、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壳程底部液态热泵工质进口(1-6),组成虹吸循环逆流换热超高效水源热泵循环回路;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管程的顶部热源介质进口(1-1)、顶部热源分流腔(1-2)、中部中央垂直虹吸取热管簇(1-3)内侧、底部热源汇流腔(1-4)、底部热源介质出口(1-5),组成热源介质放热回路;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蒸发器(1)壳程的底部液态热泵工质进口(1-6)、中部中央垂直虹吸取热管簇(1-3)外侧、顶部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7),组成热泵工质的虹吸循环逆流吸热升膜蒸发回路;虹吸循环逆流取热升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侴乔力陈江侴雨宏魏蔚
申请(专利权)人:侴乔力陈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