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能换热热传导
,涉及换热传导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
技术介绍
浅层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储量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地热能作为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迫切。在现有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中,如地源热泵,受当地地质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设备成本高,地热能利用效率低,而且会出现土壤热不平衡问题,长期运行后将会导致土壤温度失衡。这些问题制约了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预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申请号:CN201010238783.9],包括传感器、输入电路、微型计算机、通信电路和输出电路,传感器作为地源热泵预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采集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信号,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输入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型计算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微型计算机与输出电路的对应输入信号端相连,输出电路作为地源热泵预警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控制地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包括具有对应设置在地下土壤内的循环U型管(12)和换热U型管(11)的双U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U型管(11)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2)一端相连通,所述的换热U型管(11)另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2)另一端相连通,且所述的换热U型管(11)与用户侧循环管(2)内均充填有导热工质,用户侧循环管(2)两端分别连接有用户侧,在用户侧循环管(2)上设有换热器(3),所述的循环U型管(12)与换热器(3)之间设有能带动地下土壤内地下水扰动从而形成地下水循环且能使用户侧循环管(2)与换热器(3)之间进行换热的扰动式换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包括具有对应设置在地下土壤内的循环U型管(12)和换热U型管(11)的双U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U型管(11)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2)一端相连通,所述的换热U型管(11)另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2)另一端相连通,且所述的换热U型管(11)与用户侧循环管(2)内均充填有导热工质,用户侧循环管(2)两端分别连接有用户侧,在用户侧循环管(2)上设有换热器(3),所述的循环U型管(12)与换热器(3)之间设有能带动地下土壤内地下水扰动从而形成地下水循环且能使用户侧循环管(2)与换热器(3)之间进行换热的扰动式换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动式换热结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循环U型管(12)管壁上且能将循环U型管(12)内部与地下土壤内的地下水相连通的通孔(121),所述的循环U型管(12)一端通过循环水泵(4)与换热器(3)一端相连,循环U型管(12)另一端与换热器(3)另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U型管(12)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支管(122)和第二支管(123),且所述的循环水泵(4)与第一支管(122)相连,且所述的通孔(121)分别设置在第一支管(122)的下端以及设置在第二支管(123)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侧循环管(2)上分别设有位于换热器(3)两端的第一阀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源双U型地埋管强化换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U型管(11)至少一端与用户侧循环管(2)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代伯清,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