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宏远专利>正文

乒乓球捡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26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由手柄、设有出球口的筒体及连接在筒体底面窗口的松紧带组成。捡球时手握手柄,无须弯腰,只要将筒体对准乒乓球轻轻一压,乒乓球即进入筒内,不会脱出,连续捡球收满一筒后,通过出球口将乒乓球倒入盛放容器,即完成散落在场地上的乒乓球捡拾任务。本设计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廉,捡拾轻便省力,避免了人为弯腰捡球所带来的劳累,对体育界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用的辅助器械——捡球器,尤其是一种乒乓球捡球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们在打乒乓球时,或者运动员在训练时,很多乒乓球被打得满地都是,要捡起大量散落在场地上的乒乓球,靠人手一个一个的去捡,得花费很大人力,长时间弯腰捡球,是很累人的,为使人们摆脱这一困境,已有人专利技术了乒乓球捡球器,例如专利文献号为CN2848296Y的“一种捡球器”,由手柄、连接手柄的转轴,两者呈角尺状,转轴两端分别装有转盘,转盘之间连有若干与转轴平行的均匀分布的弹性绳状物,当推动转盘前行时,乒乓球就从两根弹性绳之间进入捡球器内,也不会从两根弹性绳间脱出,这种捡球器从理论上来讲是能达到捡球目的的,但实际上效果很差,因为乒乓球很轻,受到转盘前行滚动时,由于作用力方向与乒乓球的重力方向不一致而形成一个角度,导致乒乓球还来不及进入就被推动向前滚,因为乒乓球太轻了,所以捡球的效果不理想,即使捡到了球,还必须用手指将一个一个球扣出来,使用很麻烦。还有一种由手柄、筒体、弹性网组成,弹性网连接在筒体的斜底上,弹性网网孔略小于乒乓球直径,意在一次可同时捡拾多个乒乓球,实际上是达不到同时捡拾多个乒乓球的,因为乒乓球分散不集中,该结构反而复杂化了,又浪费了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乒乓球捡球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由手柄、设有出球口的筒体及连接在筒体底面的松紧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底面开一窗口,松紧带连接在窗口两侧中部位置,将窗口平分成二个等距的并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进球孔。所述的筒体底面窗口为正方形窗口。-->所述的手柄和筒体外表面粘贴有彩色画标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廉,捡拾乒乓球轻便省力,只要将捡球器对准乒乓球轻轻一压,就能将球收入筒中,避免了人为弯腰捡球所带来的劳累,对体育界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再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乒乓球捡球器,由手柄1、筒体3和松紧带5组成,手柄和筒体以塑料或质地较轻的金属制,手柄为空心结构,可减轻重量,连接在筒体顶面,筒体制成高300mm、直径200mm的薄壁圆筒,在其上部处开有高80mm、宽60mm的出球口2,捡拾的乒乓球由此倒出。筒体底面中心开有宽50mm的正方形窗口4,松紧带5扎接在窗口两侧中部位置,将窗口平分成二个等距的进球孔6,等距的距离必须略小于乒乓球直径。捡球时手握手柄,无须弯腰,只要将筒体对准乒乓球轻轻一压,乒乓球受压松紧带被推开,球即进入筒内,然后松紧带因弹性复位,乒乓球就不会脱出,连续捡球收满一筒后,捡拾的乒乓球就可从出球口倒入盛放容器中,即完成散落在场地上的乒乓球的捡拾任务。本技术可在手柄和筒体外表面粘贴彩色画标贴(图中未示),如奥运福娃标志图案,增添捡球的乐趣,亦具有广告宣传教育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由手柄(1)、设有出球口(2)的筒体(3)及连接在筒体底面的松紧带(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底面开一窗口(4),松紧带(5)连接在窗口两侧中部位置,将窗口平分成二个等距的并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进球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由手柄(1)、设有出球口(2)的筒体(3)及连接在筒体底面的松紧带(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底面开一窗口(4),松紧带(5)连接在窗口两侧中部位置,将窗口平分成二个等距的并略小于乒乓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