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104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8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设备包括:光源,该光源发射激光;聚光部件,该聚光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镜,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并且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所述透镜对已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的所述激光进行聚光并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发射所述激光;以及辊,该辊被设置为与所述聚光部件接触并且对前进到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位置中的记录介质进行传送。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材料制成。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接触平面包括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所述材料制成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图像形成装置,有一种通过向色调剂施加激光而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介质的技术。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12-88372号公报所公开的定影设备包括:激光光源,该激光光源将激光施加于沿与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激光施加区域中的记录材料上的热可定影图像的一部分;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围绕激光施加区域并且具有将已经由激光施加区域反射的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激光施加区域的反射面;以及光吸收部件,该光吸收部件吸收激光并且与反射部件在面向记录材料的侧上的端连续,该光吸收部件包括面向记录材料的传送平面并朝向反射部件的外侧延伸的部分。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2013-57855号公报所公开的定影设备包括:不透光第一辊,该不透光第一辊相对于发光单元而言设置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并且该不透光第一辊的外周面与记录介质的面向发光单元的一侧接触;不透光第二辊,该不透光第二辊相对于发光单元而言设置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上,并且该不透光第二辊的外周面与记录介质的面向发光单元的一侧接触;第三辊,该第三辊的外周面与第一辊接触,传送路径介于该第三辊与第一辊之间;第四辊,该第四辊的外周面与第二辊接触,传送路径介于该第四辊与第二辊之间;以及不透光遮光板,这些不透光遮光板相对于发光单元而言分别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和下游侧上延伸,并且覆盖传送路径的面向发光单元的一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通过向色调剂施加激光而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介质,并且抑制了激光的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包括:光源,该光源发射激光;聚光部件,该聚光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镜,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并且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所述透镜对已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的所述激光进行聚光并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发射所述激光;以及辊,该辊被设置为与所述聚光部件接触并且对前进到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位置中的记录介质进行传送。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材料制成。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接触平面包括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所述材料制成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材料是覆盖所述聚光部件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涂层材料。此外,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所述接触平面包括覆盖有所述涂层材料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透镜包括由所述材料制成的遮光层。此外,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所述接触平面包括所述遮光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所述聚光部件包括由能透射所述激光的材料制成的管体,所述透镜被容纳在所述管体内,使得所述管体能相对于所述透镜旋转。此外,所述管体通过随着所述辊的旋转而旋转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截面中,由所述材料制成的表面存在于所述接触平面的相应两端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平行于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接触平面包括由所述材料制成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方面的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在通过向色调剂施加激光而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介质的定影设备中,抑制了激光的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辊与聚光部件之间的接触平面中的高度差小于聚光部件的表面的一部分未涂布有涂层材料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辊与透镜之间的接触平面中的高度差小于透镜未包括遮
光层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将激光施加到经由随着辊的旋转而旋转的管体传送的记录介质的定影设备中,抑制了激光的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由不透射激光的材料制成的表面未存在于接触平面的相应两端的情况相比,更多地抑制了激光的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与在平行于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接触平面未包括由不透射激光的材料制成的任何表面的情况相比,更多地抑制了激光的泄漏。附图说明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图2是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整体构造的剖面图并且包括透明管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中所包括的组件的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例示了如何组装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中所包括的组件的元件;图5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中所包括的透明管和关联元件的剖面图,并且例示了激光在透明管的光入射位置和光出射位置处的行为;图6例示了针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而设置的示例性驱动系统;图7A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接触区域中所执行的定影过程;图7B是例示了在经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执行的定影过程期间观察到的激光施加之后色调剂图像的示例性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8例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设备的整体构造;图9例示了根据修改例的定影设备的整体构造;图10A例示了根据另一个修改例的透镜片子组件;以及图10B是透镜片子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1-1、整体构造图1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全部容纳在装置壳体60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0、中间转印体30、集中转印设备(二次转印设备)50以及定影设备80。图像形成单元20(具体地,20a至20b)通过使用图像形成材料,以多个颜色成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待形成图像(色调剂图像)。在将经由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20以相应的颜色成分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之前,作为带部件的中间转印体30临时承载并传送图像。集中转印设备50将中间转印体30上的相应颜色成分的图像集中转印到记录介质S。定影设备80将已经由集中转印设备50集中转印到记录介质S但还要定影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S。图像形成单元20、中间转印体30以及集中转印设备50中的至少一个与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示例性图像形成设备相对应。图像形成单元20基本上采用电子照相系统。图像形成单元20各包括感光体21,充电设备22、潜像形成设备23、显影设备24以及清洁设备25以该顺序设置在该感光体21周围。感光体21是在其面上包括感光层并且沿预定方向可旋转的鼓部件。充电设备22是例如电晕管充电器并且对感光体21提前充电。潜像形成设备23是例如激光扫描设备,并且用光在已经由充电设备22充电的感光体2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设备24将经由潜像形成设备23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相应一种颜色成分的色调剂图像。清洁设备25从感光体21去除残留色调剂等。中间转印体30是围绕多个拉伸辊31至36被拉伸的带部件。中间转印体30沿预定方向旋转,例如,拉伸辊31起驱动辊的作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包括:光源,该光源发射激光;聚光部件,该聚光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镜,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并且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所述透镜对已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的所述激光进行聚光并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发射所述激光;以及辊,该辊被设置为与所述聚光部件接触并且对前进到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位置中的记录介质进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接触平面包括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所述材料制成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17 JP JP2014-1886911.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包括:光源,该光源发射激光;聚光部件,该聚光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镜,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并且所述激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所述透镜对已从所述第一表面入射的所述激光进行聚光并且从所述第二表面发射所述激光;以及辊,该辊被设置为与所述聚光部件接触并且对前进到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位置中的记录介质进行传送,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接触平面包括由遮挡所述激光的所述材料制成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材料是覆盖所述聚光部件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涂层材料,并且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截面中,所述辊与所述聚光部件之间的所述接触平面包括覆盖有所述涂层材料的所述表面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昌吾小川原则雄日高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