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运行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84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8 05:57
稳定运行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角坐标机器人上的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的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型材体,其特征在于:型材体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设置有主动驱动装置和从动驱动装置;主动驱动装置内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驱动装置内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从主动驱动装置和从动驱动装置的上下两侧伸出;所述同步带的上部设置于型材体的上方,同步带的上部设置有动安装板,动安装板两侧设置有侧连接板,侧连接板上设置有侧导向滑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角坐标机器人上的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直角坐标机器人领域,在需要获得平稳可靠的直线位移和精确定位的地方,线性驱动机构都是核心部件。一个线性驱动机构,传动装置、直线导向装置、承载梁、连接件等都必不可少,若是全部独立设计与生产制造,会占用大量设计周期,产品的安装与调试也很麻烦。随着自动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工业自动系统被应用在各个行业,从而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取得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工业自动系统中,尤其是在非标准的自动化系统中,仅针对工业自动系统中的线性驱动机构部分来说,其传统的设计与生产方式,通常是针对每台自动化设备进行单独设计,以及生产加工。因为各种线性驱动机构的基本结构具有大量相同相似的地方,又在各个位置具有不同要求,所以传统的单独设计与生产加工的方式具有设计周期长、重复劳动多、生产加工繁琐、安装调试困难等缺点。若是自动化系统需要多个线性驱动机构,则在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调试时,其难度更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的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型材体,其特征在于:型材体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设置有主动驱动装置和从动驱动装置;主动驱动装置内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驱动装置内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从主动驱动装置和从动驱动装置的上下两侧伸出;所述同步带的上部设置于型材体的上方,同步带的上部设置有动安装板,动安装板两侧设置有侧连接板,侧连接板上设置有侧导向滑块;所述型材体的两侧相应于侧导向块设置有侧导轨;所述同步带的下部从型材体的中腔内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型材体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梯形槽,所述侧导轨设置于型材体两个相对侧面上的梯形槽内。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型材体截面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定位连接孔;所述主动驱动装置和从动驱动装置的连接螺栓设置于定位连接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同步带、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都集成到型材体上,构成一个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通用性强,可直接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到自动化设备上;通过安装板带动其它设备做直线运动,无需单独设计,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的动安装板的两侧设置了侧连接板,形成U形的结构;与型材体连接后,使动安装板同时受到型材体两侧表面和上表面的限位,动安装板运行更加稳定可靠。3、本技术的型材体四个侧面均设置梯形槽,在组装过程中,无需在特定面安装其他部件,组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4是型材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从动驱动装置、2为同步带、3为动安装板、4为侧连接板、5为侧导轨、6为主动驱动装置、7为侧导向滑块、8为型材体、9为盖板、10为中腔、11为梯形槽、12为定位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型材体8,其特征在于:型材体8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设置有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主动驱动装置6内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驱动装置1内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同步带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从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的上下两侧伸出;所述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于型材体8的上方,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有动安装板3,动安装板3两侧设置有侧连接板4,侧连接板4上设置有侧导向滑块7;所述型材体8的两侧相应于侧导向块设置有侧导轨5;所述同步带2的下部从型材体8的中腔10内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型材体8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梯形槽11,所述侧导轨5设置于型材体8两个相对侧面上的梯形槽11内。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型材体8截面的四个角出均设置有定位连接孔12;所述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的连接螺栓设置于定位连接孔12内。所述动安装板3和侧连接板4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稳定运行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包括型材体(8),其特征在于:型材体(8)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设置有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主动驱动装置(6)内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驱动装置(1)内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同步带(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从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的上下两侧伸出;所述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于型材体(8)的上方,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有动安装板(3),动安装板(3)两侧设置有侧连接板(4),侧连接板(4)上设置有侧导向滑块(7);所述型材体(8)的两侧相应于侧导向块设置有侧导轨(5);所述同步带(2)的下部从型材体(8)的中腔(10)内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定运行模块化线性驱动单元,包括型材体(8),其特征在于:型材体(8)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分别设置有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主动驱动装置(6)内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驱动装置(1)内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同步带(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从主动驱动装置(6)和从动驱动装置(1)的上下两侧伸出;所述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于型材体(8)的上方,同步带(2)的上部设置有动安装板(3),动安装板(3)两侧设置有侧连接板(4),侧连接板(4)上设置有侧导向滑块(7);所述型材体(8)的两侧相应于侧导向块设置有侧导轨(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彬李蕾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众拓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