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卸车用冗余操控电控气路液压阀及系统。
技术介绍
自卸车是工程车辆的一种,在工程作业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自卸车的身影,自卸车的主要作用是装载运输货物,并通过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等方法进行货物的高效卸载。目前,其基本操作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气控液压举升阀9、手动气路比例阀8、单作用液压缸7、液压动力源6,液压动力源6和单作用液压缸7之间通过液压油路连通,气控液压举升阀9串接于此液压油路,手动气路比例阀8来控制气控液压举升阀9。自卸车货物的卸载主要通过手动气路比例阀8来实现几个档位,进而输出气路来控制气控液压举升阀,最终控制来自液压泵的液压油驱动单作用液压缸的升降,同时,为了进行举升高度的限位,在举升的气路里面串入气控限位阀来控制液压缸的极限位。目前自卸车的手动控制比例阀在驾驶室,而气控液压阀在车体的液压油箱处,从液压油箱到驾驶室布设气压管道比较麻烦,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添加新的电控元器件,增加布设新的管道、线路其麻烦性将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现有自卸车举升的控制无法与电相连,导致无法扩展与电有关的一系列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用冗余操控电控气路液压阀,包括气控液压阀、至少两个电控气压阀、控制气路和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包括压力油路、回油路和驱动油路,所述压力油路和回油路均连通于所述气控液压阀与液压油动力源之间;所述驱动油路连通于所述气控液压阀与一受控液压装置之间;所述控制气路包括供气路和至少两个操作气路,所述供气路分别为所述电控气压阀供气;各所述操作气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控气压阀和所述气控液压阀;通过各所述电控气压阀控制各所述操作气路的分别接通供气,以控制所述气控液压阀切换所述驱动油路状态为断开,或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压力油路连通,或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回油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用冗余操控电控气路液压阀,包括气控液压阀、至少两个电控气压阀、控制气路和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包括压力油路、回油路和驱动油路,所述压力油路和回油路均连通于所述气控液压阀与液压油动力源之间;所述驱动油路连通于所述气控液压阀与一受控液压装置之间;所述控制气路包括供气路和至少两个操作气路,所述供气路分别为所述电控气压阀供气;各所述操作气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控气压阀和所述气控液压阀;通过各所述电控气压阀控制各所述操作气路的分别接通供气,以控制所述气控液压阀切换所述驱动油路状态为断开,或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压力油路连通,或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回油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气路液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液压阀至少包括第一接气口、第二接气口和第三接气口;所述第一接气口通气时,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压力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接气口通气时,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回油路部分连通;所述第三接气口通气时,所述驱动油路与所述回油路全连通;所述电控气压阀为至少三个,至少分别为第一电控气压阀、第二电控气压阀和第三电控气压阀;所述第一电控气压阀连接一个所述供气路,并连接有一个排气路,所述第一电控气压阀通过第一操作气路连通所述第一接气口;所述第二电控气压阀连接一个所述供气路,并连接有一个排气路,所述第二电控气压阀通过第二操作气路连通所述第二接气口;所述第三电控气压阀连接一个所述供气路,并连接有一个排气路,所述第三电控气压阀通过第三操作气路连通所述第三接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气路液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操作气路串接有一个第一梭阀,所述第三操作气路靠近所述第三电控气压阀的一侧接入所述第一梭阀一个进气口;所述第三操作气路靠近所述气控液压阀的一侧接入所述第一梭阀一个出气口;所述第二操作气路旁接于所述第一梭阀另一个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气路液压阀,其特征在于:另具有一个手动比例气控换向阀,连接有一供气路和一排气路,并连接有一供油操作气路和一回油操作气路;所述第一操作气路上串接有一第二梭阀,所述第一操作气路靠近所述第一电控气压阀的一侧接入所述第二梭阀一个进气口;所述第一操作气路靠近所述气控液压阀的一侧接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洁印,谢恒星,李本柱,周受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