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110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检验→上排→脱脂→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水洗→电解→水洗→水洗→纯水洗→着色→水洗→热水洗→纯水洗→电泳→预干→固化→下排→检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对操作者经验要求低,而且产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在工艺步骤和设备参数等方面的调整还存在一定的经验性和技术性,对于新入手的操作者来说,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巧,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容易上手的电泳型材着色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检验→上排→脱脂→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水洗→电解→水洗→水洗→纯水洗→着色→水洗→热水洗→纯水洗→电泳→预干→固化→下排→检验→包装;一、 检验上排前要首先对挤压的基材进行检验,检验范围包括硬度、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磕碰伤、擦划伤,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判断,或通知质检主任,不合格品不准上排;二、 上排2.1)不同型材使用不同的挂具,合理安排夹具固定型材。2.2)上排型材倾斜度(≥15°)以利于氧化时排气,减少斑点或气泡;2.3)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气泡、麻点的产生;2.4)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废气提前腐蚀破坏型材表面;三、脱脂目的:去除坯料表面油污,脱脂结束后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检验→上排→脱脂→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水洗→电解→水洗→水洗→纯水洗→着色→水洗→热水洗→纯水洗→电泳→预干→固化→下排→检验→包装;一、 检验上排前要首先对挤压的基材进行检验,检验范围包括硬度、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磕碰伤、擦划伤,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判断,或通知质检主任,不合格品不准上排;二、 上排2.1)不同型材使用不同的挂具,合理安排夹具固定型材;2.2)上排型材倾斜度(≥15°)以利于氧化时排气,减少斑点或气泡;2.3)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气泡、麻点的产生;2.4)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废气提前腐蚀破坏型材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型材着色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检验→上排→脱脂→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水洗→电解→水洗→水洗→纯水洗→着色→水洗→热水洗→纯水洗→电泳→预干→固化→下排→检验→包装;一、 检验上排前要首先对挤压的基材进行检验,检验范围包括硬度、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磕碰伤、擦划伤,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判断,或通知质检主任,不合格品不准上排;二、 上排2.1)不同型材使用不同的挂具,合理安排夹具固定型材;2.2)上排型材倾斜度(≥15°)以利于氧化时排气,减少斑点或气泡;2.3)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气泡、麻点的产生;2.4)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废气提前腐蚀破坏型材表面;三、脱脂目的:去除坯料表面油污,脱脂结束后应及时将型材吊出脱脂槽,以防型材表面起砂;四、碱蚀4.1)目的:去除型材表面自然氧化膜及残留的油污,平整型材表面作用;4.2)碱蚀结束时应尽快吊出型材,将型材倾斜使槽液顺其向流出立即水洗,以防型材表面产生碱蚀斑纹和流痕;五、水洗碱蚀后的型材必须经二级水洗、上下移动、充分洗净型材表面和内孔中的碱液,以防残留碱液;六、中和目的:去除经碱蚀后粘附在型材表面上的垃圾,中和时型材应上下移动,充分中和型材内孔的残留碱液和去除表面挂灰;七、电解7.1)目的:通电使型材表面强性导上一层保护膜,即氧化膜;7.2)型材必须放置在氧化槽的中央,确保与两边阳极板的距离相等,必须检查:导电铜座、挂具与电梁接触处是否完好;7.3)氧化后的型材应检测膜厚,并做好记录,膜厚达不到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沁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