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908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00:46
一种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该软管夹包括由钢材料制成的本体和形成在本体的表面上的复合涂覆膜。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对复合涂覆膜进行透明后处理使得在软管夹中适当稀释硅酸盐无机粘结剂和丙烯酸无机粘结剂以执行透明后处理涂覆,从而防止由电位差导致的腐蚀并提高可视度。可以防止由于遗漏软管夹的紧固而导致的诸如冷却剂泄漏和发动机燃烧等现象以提高车辆的可销售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2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38858号并且要求该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公开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在车辆装配期间发生由于软管夹的紧固疏漏而导致的诸如冷却剂泄漏和发动机燃烧等现象的软管夹,并涉及该软管夹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如图1所示,软管夹1是连接橡胶管2与安装在车辆中的管道并防止诸如发动机润滑油、冷却剂、刹车油等泄漏的部件。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现有的软管夹1中,主要通过在锌铝复合涂覆膜上的黑化后处理(black post-processing)或者透明后处理(clear post-processing)来执行表面处理。这里,在如图2A所示的黑化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的情况下,耐腐蚀性良好,并且由腐蚀导致的问题(由表面腐蚀导致的外表的破损、由材料厚度的减少导致的损坏)并不严重。然而,因为黑化后处理锌铝复合涂覆膜的颜色与橡胶管2的颜色相同,所以可能疏漏软管夹1的紧固。此外,在如图2B所示的透明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的情况下,因为透明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经过复合涂覆膜的最初颜色银色,所以透明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的颜色不同于橡胶管2的颜色,使得可以减少疏漏紧固的问题。然而,由于软管夹1与橡胶管2之间的电位腐蚀,所以与黑化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相比,透明后处理的锌铝复合涂覆膜的耐腐蚀性差,因此,在处理车辆耐用性时可能发生腐蚀。也就是说,由于现有的软管夹具有与橡胶管的颜色相同的黑色,所以在车辆装配过程中难以区分缺陷,这导致软管夹的紧固疏漏,并且最终发生诸如冷却剂泄漏和发动机燃烧的问题。[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告No.2006-083464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保持由现有技术实现的优势不受影响。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防止在车辆装配过程中发生由软管夹的紧固疏漏而导致的诸如冷却剂泄漏和发动机燃烧等现象的软管夹,并涉及该软管夹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包括由钢材料制成的本体和形成在本体的表面上的复合涂覆膜。可以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对复合涂覆膜进行透明后处理以提高可视度并确保与橡胶管耦接时的耐腐蚀性。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包括碱性硅酸盐的水溶性无机主要成分。可以利用水溶性无机主要成分对本体进行后处理以防止由橡胶管和软管夹之间的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导致的腐蚀。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以堆叠并涂覆为2μm至4μm的厚度。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以由70%至80%的量的硅酸盐无机粘结剂和20%至30%的量的丙烯酸无机粘结剂组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软管夹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复合涂覆膜在软管夹上执行沉积涂覆的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在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之后,执行脱硫的脱硫步骤;在执行脱硫步骤并再次利用复合涂覆膜在软管夹上沉积涂覆之后,执行脱硫和干燥的脱硫及干燥步骤;并且在脱硫及干燥步骤之后,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软管夹上执行透明涂覆的硅酸盐涂覆步骤。该制造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去除软管夹的表面上的沉淀的沉淀清除步骤;在沉淀清除步骤之后,去除软管夹的表面上的氧化物膜的酸洗处理步骤;在酸洗处理步骤之后,通过使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去除附着在软管夹的表面上的油膜的电解除油步骤;并且在电解除油步骤之后,在软管夹的表面上喷丸处理以产生表面层上的剩余压应力并且通过加工硬化来增强软管夹的喷丸硬化步骤,其中,在喷丸硬化步骤之后,执行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可包括第一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和第二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并且脱硫步骤可包括第一脱硫步骤和第二脱硫步骤,并且脱硫及干燥步骤可包括第一脱硫及干燥步骤和第二脱硫及干燥步骤,并且硅酸盐涂覆步骤可包括第一硅酸盐涂覆步骤和第二硅酸盐涂覆步骤。在喷丸硬化步骤之后,可以执行利用复合涂覆膜在软管夹上执行沉积涂覆的第一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在第一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一脱硫步骤执行脱硫,在第一脱硫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二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再次执行利用复合涂覆膜在软管夹上的沉积涂覆,在第二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一脱硫及干燥步骤执行脱硫和干燥,在第一脱硫及干燥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硅酸盐涂覆步骤执行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软管夹上的透明涂覆,在第一硅酸盐涂覆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二脱硫步骤执行脱硫,在第二脱硫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二硅酸盐涂覆步骤再次执行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软管夹上的透明涂覆,并且在第二硅酸盐涂覆步骤之后,可以通过第二脱硫及干燥步骤执行脱硫和干燥。第一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和第二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中的复合涂覆膜可以是锌铝复合涂覆膜。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与橡胶管耦接的软管夹可包括由钢材料制成的本体和涂敷在本体的表面上的复合涂覆膜。复合涂覆膜可包括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包括碱性硅酸盐的水溶性无机主要成分。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堆叠并涂覆至2μm至4μm的厚度。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由70%至80%的量的硅酸盐无机粘结剂和20%至30%的量的丙烯酸无机粘结剂组成。软管夹的颜色可不同于橡胶管的颜色。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本公开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示出了软管夹安装在橡胶管上的状态。图2A和图2B示出了现有的软管夹的状态。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软管夹。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软管夹安装在橡胶管上时的状态。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软管夹与现有的软管夹之间的比较。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软管夹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软管夹的特征为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如图3至图5所示的本体100的表面上执行透明后处理。这里,软管夹的本体100由钢材料制成,并且在本体的表面上形成复合涂覆膜。同时,本体100可应用于由钢材料制成的多种部件。作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中描述多种部件中的软管夹。通过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位于本体100的表面上的复合涂覆膜上执行透明后处理,这可提高软管夹和橡胶管110的可视度并可确保在软管夹中出现耐腐蚀性。这里,优选地应用水溶性表面处理剂作为形成本体100的表面的复合涂覆膜的基于硅酸盐的材料,水溶性表面处理剂是碱性硅酸盐的无机主要成分。此外,优选的是利用作为无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表面处理剂对本体100的表面进行后处理以防止由软管夹与橡胶管110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的腐蚀。这里,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可以堆叠并涂覆至2μm至4μm的厚度以提高耐腐蚀性。同时,随着基于硅酸盐的材料的量的增加,可以有利地预防橡胶管110的电腐蚀;然而,在软管夹中可能出现白化现象(whitening phenomenon)。因此,基于硅酸盐的材料优选地由70%至80%的量的硅酸盐无机粘结剂和20%至30%的量的丙烯酸无机粘结剂组成以提高耐腐蚀性并防止白化现象。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复合涂覆膜形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夹,所述软管夹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钢材料制成;以及复合涂覆膜,所述复合涂覆膜形成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其中,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对所述复合涂覆膜进行透明后处理以提高可视度并确保与橡胶管耦接时的耐腐蚀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0 KR 10-2015-00388581.一种软管夹,所述软管夹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钢材料制成;以及复合涂覆膜,所述复合涂覆膜形成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其中,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对所述复合涂覆膜进行透明后处理以提高可视度并确保与橡胶管耦接时的耐腐蚀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其中,所述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包括碱性硅酸盐的水溶性无机主要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夹,其中,利用所述水溶性无机主要成分对所述本体进行后处理以防止由所述橡胶管与所述软管夹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的腐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夹,其中,所述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堆叠并涂覆至2μm至4μm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夹,其中,所述基于硅酸盐的材料由70%至80%的量的硅酸盐无机粘结剂和20%至30%的量的丙烯酸无机粘结剂组成。6.一种软管夹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所述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利用复合涂覆膜在软管夹上执行沉积涂覆;脱硫步骤,在所述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之后所述脱硫步骤执行脱硫;脱硫及干燥步骤,在执行所述脱硫步骤并再次利用复合涂覆膜在所述软管夹上沉积涂覆之后,所述脱硫及干燥步骤执行脱硫和干燥;以及硅酸盐涂覆步骤,在所述脱硫及干燥步骤之后,所述硅酸盐涂覆步骤利用基于硅酸盐的材料在所述软管夹上执行透明涂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沉淀清除步骤,所述沉淀清除步骤去除所述软管夹的表面上的沉淀;酸洗处理步骤,在所述沉淀清除步骤之后,所述酸洗处理步骤去除所述软管夹的所述表面上的氧化物膜;电解除油步骤,在所述酸洗处理步骤之后,所述电解除油步骤通过使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去除附着在所述软管夹的所述表面上的油膜;以及喷丸硬化步骤,在所述电解除油步骤之后,所述喷丸硬化步骤在所述软管夹的所述表面上进行喷丸以在表面层上产生剩余压应力并且通过加工硬化来增强所述软管夹,其中,在所述喷丸硬化步骤之后,执行所述复合涂覆膜沉积涂覆步骤。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焕金相秀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