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能够合理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提高红外滤光片的适应性,保证图像质量。所述方法假设红外滤光片初始状态为挡上;该方法包括:设置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TH1_jdg;实时记录曝光参数,当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时,将所述红外滤光片由挡上修改为移开;设置一阈值TH1,使其小于移开红外滤光片后的曝光参数;将TH1_jdg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判断当下曝光参数是否满足挡上红外滤光片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挡上所述红外滤光片,并且在后续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将红外滤光片移动后,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如果不满足,直接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摄像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技术背景监控摄像机通常在成像传感器前面装有红外滤光片切换装置,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需要红外滤光片滤除红外光,以使摄像机还原出真实的色彩,在夜间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需要移开红外滤光片,以便充分利用红外光提高低照度性能。现有技术中利用曝光参数控制红外滤光片的切换。首先设置两个阈值,分别为红外滤光片从遮挡到移开的切换阈值TH2,以及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TH1;当曝光参数大于阈值TH2时,认为环境光线弱,控制移开红外滤光片;当曝光参数小于阈值TH1时,认为环境光线强,控制启用红外滤光片。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系统性能跟固定阈值TH1和TH2的选取关系重大,而TH1的选取比较麻烦,太大容易导致滤光片切换发生震荡,太小则在某些光照条件下图象质量无法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能够合理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提高红外滤光片的适应性,保证图像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预设红外滤光片从移开
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为TH1_jdg,红外滤光片初始状态为挡上;则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记录曝光参数,当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时,将所述红外滤光片由挡上修改为移开;设置一阈值TH1,使其小于移开红外滤光片后的曝光参数;将TH1_jdg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判断当下曝光参数是否满足挡上红外滤光片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挡上所述红外滤光片,并且在后续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将红外滤光片移动后,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如果不满足,直接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控制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从固定值变为根据具体情况自适应变化的值,提高了适应性,在避免震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较好的图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光从亮到暗对应曝光参数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能够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切换阈值TH1变为根据具体情况变化可变,提高了滤光片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考虑初始状态下红外滤光片为遮挡状态,并通过初始设置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TH1_jdg,本专利技术正是通过TH1_jdg
来测试TH1值的合理性。在一实施例中,具体方法包括:实时记录曝光参数,当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时,将所述红外滤光片由挡上修改为移开;设置一阈值TH1,使其小于移开红外滤光片后的曝光参数;将TH1_jdg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判断当下曝光参数是否满足挡上红外滤光片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挡上所述红外滤光片,并且在后续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将红外滤光片移动后,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如果不满足,直接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流程图。初始设定两个阈值TH2、TH1_jdg,其中,TH2为红外滤光片从遮挡到移开的切换阈值,TH1_jdg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并且,TH2>TH1_jdg。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通常将TH1_jdg设置为TH2的1/2至1/4,该值通常为一经验值。同时,红外滤光片的初始状态为遮挡状态(Block)。如图1所示,该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方法包括:步骤100:记录当前曝光参数HF1。这里,曝光参数HF是指一个包括曝光时间(ET)和增益(gain)的参数组合,通常HF=ET*gain。步骤101:判断当前曝光参数HF1是否大于预设固定参数TH2。如果确定当前曝光参数HF1>TH2,并且在CntTH1时间段内持续大于TH2,执行步骤102;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00。步骤102:移开红外滤光片,并且等待CntTH2后,再次记录当前曝光参数HF2。步骤103:根据当前曝光参数HF2的值,引入一曝光阈值TH1的值,确定TH1<HF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光从亮到暗对应曝光参数图。如图2所示,从左到右表示场景从亮到暗对应曝光参数。图2中示出
TH1<TH1_jdg,实际上TH1和TH1_jdg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如图2所示,TH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TH1_jdg。在本步骤中,将TH1的值设置得比HF2小,是为了利用它们之间的间隔作为保护区间以增加切换过程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设置所述阈值TH1为HF2的1/2至1/3,当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该值可能有所变化。步骤104:判断HF2与预设固定参数TH1_jdg的大小,如果HF2<TH1_jdg,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8。步骤105:挡上红外滤光片,并在挡上红外滤光片之后,等待CntTH3时间。步骤106:记录CntTH3时间段后的曝光参数HF3,判断当前曝光参数HF3是否大于预设固定参数TH2。如果确定当前曝光参数HF3>TH2,执行步骤107;否则直接返回步骤100。在本步骤中,红外滤波片处于挡上的状态,如果在红外滤光片挡上的状态下HF3>TH2,则说明环境光中红外光成分较多,之前红外滤光片移开后传感器接收光强的明显增加主要是红外光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再次移开红外滤光片,故需要执行步骤107。如果在红外滤光片挡上的状态下HF3≤TH2,则说明环境光中可见光成分较多,之前红外滤光片移开后传感器接收光强的明显增加主要是可见光造成的,此时仅需继续保持红外滤光片在遮挡状态即可,故直接返回步骤100即可。步骤107:移开红外滤光片,并把TH1作为将红外滤光片从移开状态切回遮挡状态的阈值,执行步骤109。步骤108:将TH1作为将红外滤光片从移开状态切回遮挡状态的阈值。步骤109:再次记录当前曝光参数HF4,当曝光参数HF4小于从移开状态切回遮挡状态的阈值TH1,并且该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则挡上红外滤光片,
并跳转为步骤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曝光参数的监控和记录是实时的,因此步骤100-步骤109中多次出现的当前曝光参数实际上是随时间轴变化而变化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CntTH1、CntTH2和CntTH3均为可以系统要求取值。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后,控制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从现有技术的固定值变为根据具体情况自适应变化的值,提高了适应性,在避免震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增加了部分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判断,有效避免了一些特殊操作(例如更换自动光圈镜头,短时间遮挡镜头)导致的红外滤光片切换异常。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滤光片初始状态为遮挡;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TH1_jdg;实时记录曝光参数,当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时,将所述红外滤光片由挡上修改为移开;设置一阈值TH1,使其小于移开红外滤光片后的曝光参数;将TH1_jdg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判断当下曝光参数是否满足挡上红外滤光片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挡上所述红外滤光片,并且在后续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将红外滤光片移动后,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如果不满足,直接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红外滤光片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滤光片初始状态为遮挡;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辅助判断值TH1_jdg;实时记录曝光参数,当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时,将所述红外滤光片由挡上修改为移开;设置一阈值TH1,使其小于移开红外滤光片后的曝光参数;将TH1_jdg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判断当下曝光参数是否满足挡上红外滤光片的条件;如果满足,则挡上所述红外滤光片,并且在后续曝光参数满足红外滤光片移开条件,将红外滤光片移动后,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如果不满足,直接将TH1作为红外滤光片从移开到遮挡的切换阈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彤,荣坚,朱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