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方法,特别是运送人员和物资上下山的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运送人员和物资上下山的方法是:将环形钢丝缆绳架设在山坡上,其两端分别设置在山顶上和山脚下,将一定数量的缆车间隔一定的距离串联固定在钢丝缆绳上,通过旋转钢丝缆绳,其上面的缆车便会循环经过山顶和山脚,从而将缆车里面的乘员连续地运送到山上和山下。但这种缆车运输方法和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投资大,建设周期长;2、存在高空滞留、坠落风险;3、大风使缆车摇晃,长期会引起支撑钢架及缆绳疲劳破坏和乘员的恐慌;4、乘员在缆车运动中上下缆车,对于老弱病残孕者风险很大;5、需经常检查设备,以防钢架及缆绳锈蚀损伤和疲劳破坏,只是运行成本高。为此,本人曾公开过一种“双向步进电梯”(公开号:CN1293150A),但由于它无法同时解决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低下的关键问题,所以一直未能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山和下山的运输方法,它与传统缆车和“双向步进电梯”的运输方法和设备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输效率高、使用安全性高和运行可靠等优点;其技术特征是:通过铺设在山坡上的至少一对并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下山的运输方法,其技术特征是:通过铺设在山坡上的至少一对并列在一起、沿山坡坡度方向作反向同步往复运动的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和在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上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活动循环轿厢(7)、以及分别设置在山上和山下中转轨道平台(6)和(9),组成程序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复合运动,使活动循环轿厢(7)形成由山底到山顶,再由山顶到山底的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将乘员运送上山或下山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山的运输方法,其技术特征是:通过铺设在山坡上的至少一对并列在一起、沿山坡坡度方向作反向同步往复运动的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和在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上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活动循环轿厢(7)、以及分别设置在山上和山下中转轨道平台(6)和(9),组成程序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复合运动,使活动循环轿厢(7)形成由山底到山顶,再由山顶到山底的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将乘员运送上山或下山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山的运输方法,其技术特征是:用钢丝绳(3)通过吊挂滑轮(2)将一对并列在一起、沿山坡坡度方向作反向同步往复运动的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吊挂在山坡的轨道(或滚轮)上,并作反向同步往复运动;每运动一次,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和(5)中相对应的各层轨道平台便平层一次;然后通过自动驱动,将各个活动循环轿厢(7)相互移动到相邻的另一列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4)或(5)中相对应的各层轨道平台上;随着这一过程反复循环进行,便可将其中一列阶梯式串联轨道平台上的各个活动循环轿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