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球棒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06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材料球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以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出与一球棒同形状但体积较细小的芯材,再以预先由复合材料编织成管状的袖管套设于该芯材周面;    (2)接着将套设有该袖管的芯材置入一模具内,由该模具的一端抽真空;    (3)再对该模具加热令该芯材膨胀,同时令树脂进入该模具内部而渗透该袖管及该芯材,以成型球棒成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经济的成长带动了工业科技的发展,也提高了国民收入,使其有能力在温饱之余,进行各种休闲活动,而其中的棒球运动,由早先三级棒球在国际比赛获得光荣,再加上职业棒球的发展,更吸引国人投入棒球运动,对棒球比赛来说,除了必须有优良的手备降低失误率减少失分之外,想要能够赢得比赛,还是要藉由打击来得分,也因此强打者一直是球队得分的依靠。而关于球员在场上的打击,不但需要良好的打击技巧,还需要较佳的球棒来配合,以令球员的打击发挥最高的效果,球棒的材料由原先的木质,一直到近年来已开发出铝合金及纤维,其中关于纤维材料的球棒,之所以未能获得广大球员的喜爱,是由于制成的球棒于强度及弹性方面未能符合要求,但是在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等各种纤维材料,皆拥有相当好的强度,为何制出的球棒却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可知是由于制造技术的因素,习知球棒的制造方法,如图1所示,皆是在一金属材料的芯管1外缠绕以单一纤维材料或复合纤维材料的纤维带2,再将其置入模具内加热加压成型出胚棒,接着如图2所示,先将芯管1取出后,再对成型的胚棒进行头部21及尾部22的封合加工,最后再进行研磨、上漆等后续修饰加工,而完成球棒成品,以此一方法制成的球棒,虽然能获得高强度的特性,但是弹性相对不足,导致打击威力的降低,且因为是以纤维带2缠绕成型,在一段时间的打击后,由于硬度较高的因素,造成球棒的内部很容易因击球的震动力而发生纤维剥落的问题,而使打击时会发出异音,又在弹性不足且强力挥击下震动力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另外胚棒成型后还必须进行对头、尾的加工步骤,造成加工程序的增加,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成型球棒,不必另外增加对头、尾的加工程序,可达到降低加工步骤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成型的球棒具有吸震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以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出与一球棒同形状但体积较细小的芯材,再以预先由复合材料编织成管状的袖管套设于该芯材周面;(2)接着将套设有该袖管的芯材置入一模具内,由该模具的一端抽真空;(3)再对该模具加热令该芯材膨胀,同时令树脂进入该模具内部而渗透该袖管及该芯材,以成型球棒成品。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的一侧可接设一真空泵,而另侧端则以管路连接一树脂桶,且在该管路中间设一阀。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其优点以及功效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藉先发泡成型一球棒芯材,再于其外套设袖管,经抽真空后加热令芯材膨胀,并让树脂于瞬间进入模具渗入芯材及袖管转化成型,而能直接成型,不必另外增加对头、尾的加工程序,可达到降低加工步骤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藉先发泡成型的球棒芯材,再于其外套设袖管,再进行成型加工,使成型的球棒具有吸震的功能。为使能更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过程及所达到的功效,兹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2是习知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成品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是以复合材料来制造出球棒,首先请参阅图3,是先利用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出与球棒同一形状但是体积较细小的芯材3,并于芯材3的外周面套设以袖管4,该袖管4是复合材料编织成型,接着如图4所示将其置入模具6内,该模具6的一侧接设一真空泵61,而另侧端则以管路连接至一树脂桶62,且在该管路中间设一阀63,成型时首先令管路中的阀63关闭,而另端的真空泵61则被启动,将模具6内部抽成真空的状态,使袖管4呈紧密贴合芯材3的状态,再将真空泵61关闭,然后再对模具6加热,让内部的芯材3因加热膨胀而将袖管4撑开至适当的直径,且在同一时间将模具另端管路中的阀63转为开启状,在受模具6内部为真空的吸力吸引下,树脂桶62内的树脂会在瞬间进入模具6内填补真空,使树脂渗入袖管4及芯材3而成型,然后稍加研磨修饰,就成为一球棒7成品,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制成的球棒,由于是在一发泡体的芯材3上套设袖管4,而袖管4又是以复合材料预先编织成型的管状体,因此袖管4的纤维具有连续性,可成型出高结构强度的球棒成品,且袖管4套设芯材3在加热后可直接形成头部及尾部,可减少加工步骤,加工步骤减少自然能降低制造的成本,同时在球棒内部是发泡体的结构,可使球棒具有吸震的功能,来适度的吸收击球瞬间撞击产生的震动力,而能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并因内部为发泡体而外周袖管为编织的管状体,再配合树脂瞬间进入转化成型之下,可让球棒内部的芯材具有较佳的固着力,不会因打击的震动力而造成脱落剥离现象,使球棒打击时不会发出异音,加以袖管是编织的管状体,而使成型后的表面可以较为平滑,则所需的研磨加工相对的减少,亦能减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确能提高产品的品质,且其方法亦符合产业上的利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以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出与一球棒同形状但体积较细小的芯材,再以预先由复合材料编织成管状的袖管套设于该芯材周面;(2)接着将套设有该袖管的芯材置入一模具内,由该模具的一端抽真空;(3)再对该模具加热令该芯材膨胀,同时令树脂进入该模具内部而渗透该袖管及该芯材,以成型球棒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的一侧接设一真空泵,而另侧端则以管路连接一树脂桶,且在该管路中间设一阀。全文摘要一种,是先以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出与一球棒同形状但体积较细小的芯材,再以预先由复合材料编织成管状的袖管套设于该芯材周面,接着将套设有该袖管的芯材置入一模具内,由该模具的一端抽真空后,再对该模具加热令该芯材膨胀,同时令树脂进入该模具内部而渗透该袖管及该芯材,以成型球棒成品。本专利技术可达到降低加工步骤的目的,同时制造出的球棒具有吸震的功能。文档编号A63B59/00GK1502385SQ02152840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叶祯荣 申请人: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祯荣
申请(专利权)人:锦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