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729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应用于装饰板和建筑材料中。上沿端和下沿端固定在A板的一侧,上沿端靠近A板的正面,下沿端靠近A板的背面;对接口开在A板的一侧,并位于上沿端和下沿端之间;上沿对接端、下沿对接端和底座固定在B板的一侧,上沿对接端靠近B板的正面,底座靠近B板的背面,下沿对接端位于上沿对接端和底座之间;下沿对接端与对接口间隙配合;当凹型对接端和凸型对接端拼接时,下沿对接端插入对接口中,上沿对接端和上沿端相对,下沿对接端和底座相对;在下沿对接端和底座两者重叠的部分上设置有打钉位;所述的上沿端的宽度比下沿端的宽度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报废率低、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应用于装饰板(墙面、吊顶、外墙立面、隔断、门板、地板等)和建筑材料(中空密封墙、消音板、防火防辐射贴层、石材等)中。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装饰板和建筑材料的板材连接结构如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201120320215.3等由浙江普特阳光板有限公司所拥有的中国专利所示,分为A板和B板,A板和B板的形状一致,互为拼接匹配。在A板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对接端,凹型对接端包括上沿端(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下底面33)、对接口(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凹槽31)和下沿端(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上底面32)。在B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型对接端,凸型对接端包括上沿对接端(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下表面23)、下沿对接端(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插条21)和底座(即专利号为201220338846.2的中国专利中的上表面22)。申请号为201120320215.3的中国专利中,凹形板体32开口的一面应为板体的正面。申请号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A板和B板;在A板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对接端,凹型对接端包括上沿端、对接口和下沿端;上沿端和下沿端固定在A板的一侧,上沿端靠近A板的正面,下沿端靠近A板的背面;对接口开在A板的一侧,并位于上沿端和下沿端之间;在B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型对接端,凸型对接端包括上沿对接端、下沿对接端和底座;上沿对接端、下沿对接端和底座固定在B板的一侧,上沿对接端靠近B板的正面,底座靠近B板的背面,下沿对接端位于上沿对接端和底座之间;下沿对接端与对接口间隙配合;当凹型对接端和凸型对接端拼接时,下沿对接端插入对接口中,上沿对接端和上沿端相对,下沿对接端和底座相对;其特征在于:在下沿对接端和底座两者重叠的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A板和B板;在A板的一侧设置有凹型对接端,凹型对接端包括上沿端、对接口和下沿端;上沿端和下沿端固定在A板的一侧,上沿端靠近A板的正面,下沿端靠近A板的背面;对接口开在A板的一侧,并位于上沿端和下沿端之间;在B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型对接端,凸型对接端包括上沿对接端、下沿对接端和底座;上沿对接端、下沿对接端和底座固定在B板的一侧,上沿对接端靠近B板的正面,底座靠近B板的背面,下沿对接端位于上沿对接端和底座之间;下沿对接端与对接口间隙配合;当凹型对接端和凸型对接端拼接时,下沿对接端插入对接口中,上沿对接端和上沿端相对,下沿对接端和底座相对;其特征在于:在下沿对接端和底座两者重叠的部分上设置有打钉位;所述的上沿端的宽度比下沿端的宽度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沿对接端上固定有卡块,在上沿端上开有卡槽,卡块和卡槽配合,当凹型对接端和凸型对接端拼接时,卡块和卡槽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再良钱智杰马剑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博凡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