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包括炉体基础和套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炉体平台,以及与炉体平台转动连接的防护网装置和起重装置,炉体基础上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架,炉体平台后侧设置有基础平台,基础平台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防护网装置包括与炉体支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架和安装在转动架内的防护网,转动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限位块,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起重滑车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滑轮组,以及依次绕过滑轮组和起重滑车与配重块连接的传动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升降的防护网实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翻时隔离炉体悬空区域,避免了空中坠落的杂物对人体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
技术介绍
中频感应电炉是铸造生产的主力设备,其主要用于熔炼碳钢、合金钢、特种钢、也可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提温,在生产过程中,中频感应电炉倾倒熔炼物质时,多采用液压系统使炉体倾翻,当炉体倾翻时,中频感应电炉会与炉体平台基础分离,随着炉体倾翻的角度变化,中频感应电炉上离散的杂物会从中频感应电炉上坠落,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中频感应电炉使用中均缺少对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翻时炉体悬空区域的防护。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设计合理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通过可升降的防护网隔离保护炉体悬空区域,避免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可升降的防护网实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翻时隔离炉体悬空区域,避免了空中坠落的杂物对人体形成安全隐患,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中频感应电炉的炉体基础和套装在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炉体平台,以及与炉体平台转动连接的防护网装置和用于稳定所述防护网装置平衡的起重装置,炉体基础上固定安装
有炉体支架,炉体平台后侧设置有基础平台,基础平台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防护网装置包括与炉体支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架和安装在转动架内的防护网,转动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起重滑车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滑轮组,以及依次绕过滑轮组和所述起重滑车与配重块连接的传动绳。上述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支架为L形支架,L型支架的竖直支架上设置有与炉体平台转动连接的转轴,L型支架的水平支架上安装有供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翻转的油缸。上述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为三角形框架,所述三角形框架的顶端套装在L型支架与炉体平台之间的转轴上。上述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为刚性框架,防护网为钢丝网。上述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为钢丝绳。上述的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为300kg~400kg。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外侧设置防护网,防护网升起高度在1m~1.5m即可,达到拦截过往行人的目的,当中频感应电炉炉体没有倾翻时,防护网完全容纳在基础平台下;当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炉时,通过起重装置中的配重块将防护网拉升至基础平台外,采用限位块与安装板配合限定转动架的旋转角度,节约成本,便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油缸推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旋转,同时防护网升起,通过油缸自身降落使中频感应电炉炉体恢复初始状态,同时通过中频感应电炉炉体自身重力带动防护网回落,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3、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拆卸安装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可升降的防护
网实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翻时隔离炉体悬空区域,避免了空中坠落的杂物对人体形成安全隐患,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 2—防护网; 3—转动架;4—安装板; 5—传动绳; 6—配重块;7—连接板; 8—滑轮组; 9—限位块;10—炉体基础; 11—炉体支架; 12—油缸;13—炉体平台; 14—基础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安装中频感应电炉的炉体基础10和套装在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炉体平台13,以及与炉体平台13转动连接的防护网装置和用于稳定所述防护网装置平衡的起重装置,炉体基础10上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架11,炉体平台13后侧设置有基础平台14,基础平台14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防护网装置包括与炉体支架11转动连接的转动架3和安装在转动架3内的防护网2,转动架3上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底部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起重滑车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板7上的滑轮组8,以及依次绕过滑轮组8和所述起重滑车与配重块6连接的传动绳5。需要说明的是,炉体基础14是下挖式基础,炉体支架11安装在炉体基础14上,当中频感应电炉炉体没有倾翻时,基础平台14和炉体平台13
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炉体支架11为L形支架,L型支架的竖直支架上设置有与炉体平台13转动连接的转轴1,L型支架的水平支架上安装有供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翻转的油缸12,L型支架采用内加强筋固定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架3为三角形框架,所述三角形框架的顶端套装在L型支架与炉体平台13之间的转轴1上。实际安装使用中,连接板7安装在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底端的延长线上,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底端长度为1m~1.5m,当三角形框架升起时,防护网可拦截行人通过,保证炉体悬空区域无人,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架3为刚性框架,防护网2为钢丝网。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绳5为钢丝绳,转动架3、防护网2和传动绳5均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避免中频感应电炉内高温材料溅出对安全防护网造成损怀。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6的质量为300kg~400kg。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转轴1将炉体支架11、转动架3和炉体平台13转动连接在一起,当油缸12不工作,中频感应电炉竖直设置在炉体支架11上,炉体支架11安装在炉体基础10上,当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3进行倾倒动作时,油缸12工作推动炉体平台13绕转轴1旋转倾炉,此时,配重块6的质量较防护网装置重,配重块6通过绕在滑轮组8和起重滑车上的传动绳5拉动防护网装置升起,随着炉体平台13的旋转,防护网装置升起的越高,当转动架3的底端完全伸出至基础平台14外时,防护网2的高度达1m~1.5m,达到拦截行人过往的要求,安装在连接板7底部的限位块9刚好卡住安装板4,安装板4限定了转动架3的旋转角度,此时炉体平台13继续旋转而防护网装置停止动作,直至中频感应电炉倾炉到位;当中频感应电炉复位时,油缸12回落,中频感应电炉自身重力即可带动转动架3下落,当中频感应电炉恢复到竖直设置在
炉体支架11上时,转动架3被拉回至基础平台14之内,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中频感应电炉的炉体基础(10)和套装在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炉体平台(13),以及与炉体平台(13)转动连接的防护网装置和用于稳定所述防护网装置平衡的起重装置,炉体基础(10)上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架(11),炉体平台(13)后侧设置有基础平台(14),基础平台(14)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防护网装置包括与炉体支架(11)转动连接的转动架(3)和安装在转动架(3)内的防护网(2),转动架(3)上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底部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起重滑车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板(7)上的滑轮组(8),以及依次绕过滑轮组(8)和所述起重滑车与配重块(6)连接的传动绳(5)。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频感应电炉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中频感应电炉的炉体基础(10)和套装在所述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炉体平台(13),以及与炉体平台(13)转动连接的防护网装置和用于稳定所述防护网装置平衡的起重装置,炉体基础(10)上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架(11),炉体平台(13)后侧设置有基础平台(14),基础平台(14)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防护网装置包括与炉体支架(11)转动连接的转动架(3)和安装在转动架(3)内的防护网(2),转动架(3)上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底部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起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的起重滑车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板(7)上的滑轮组(8),以及依次绕过滑轮组(8)和所述起重滑车与配重块(6)连接的传动绳(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非,郭洵,李超,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机电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