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晴祺专利>正文

高尔夫杆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59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杆头,该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前侧壳件与一后侧壳件,二者互相接合形成杆头壳体,其中前侧壳件由合金或麻时效钢或不锈钢等具有较好弹性的金属制成,具有一击球面,并自击球面往后延伸出一圈环状垣部,整体呈杯状,在垣部的外端设有一嵌接部,垣部自击球面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8厘米,垣部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厘米;后侧壳件由镁合金或铝合金等比重较轻的轻质金属制成,整体呈深杯状,在其开口端缘设有一嵌接部,用以与前侧壳件的嵌接部互相嵌接;杆头壳体的颈部设于后侧壳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以环氧树脂接合侧壳件与后侧壳件,且不会有破裂脱落的危险,弥补了焊接接合的强度不足,接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高尔夫杆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使用镁或铝等轻质合金作为壳体的 高尔夫杆头。
技术介绍
镁或铝等轻质合金成型的高尔夫杆头壳体,具有质轻的优点,容易设计出超 大及低重心的杆头,尤其是镁合金具有较好的吸震性,作为杆头壳体自有其优点。 但镁合金的强度较差,不适合作为击球面,因此击球面必须选用弹性较好的材料 例如钛合金或是不锈钢制成,然而镁或铝合金的熔点低,因此钛合金或是不锈钢 的击球面不能与镁或铝合金的壳体以硬焊接合,也无法以一般的焊接接合,由于 二者的材料不同,造成焊接接合的强度不足,接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其可以克服钛 合金或不锈钢击球面与镁或铝合金壳体的接合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前侧壳件与一 后侧壳件,二者互相接合形成杆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壳件由合金或麻 时效钢或不锈钢等具有较好弹性的金属制成,具有一击球面,并自所述击球面往 后延伸出一圈环状垣部,整体呈杯状,在所述垣部的外端设有一嵌接部,所述垣 部自击球面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8厘米,所述垣部的厚度等于或 小于2厘米;所述后侧壳件由镁合金或铝合金等比重较轻的轻质金属制成,整体 呈深杯状,在其开口端缘设有一嵌接部,用以与所述前侧壳件的嵌接部互相嵌接; 所述杆头壳体的颈部设于所述后侧壳件上。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垣部自击球面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在10 厘米以上。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侧壳件的嵌接部呈凸部,所述后侧壳 件的嵌接部呈凹槽,且所述后侧壳件嵌接部的外侧壁面至凹槽槽壁之间的厚度在3 厘米以下。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侧壳件在底面中间部位往后延伸一-较 长的底部,所述后侧壳件对应所述底部形状设有缺口或凹槽。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侧壳件包含有一顶部构件以及一底部 构件,所述顶部构件是以镁合金或是铝合金等轻质吸震金属制成,所述底部构件 是以不锈钢或是钛合金或是钨、镍等较重材料制成,所述杆头颈部设于所述顶部 构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由于限定前侧壳件以钛合金或是不锈钢等较具弹性的金属制成,且其垣部的距离W必须在8厘米以上,其厚度D必须在2厘米以 下,使得垣部更具有挠曲弹性,当击球面承受强大的击球应力时,垣部能顺势产 生挠曲变形,使得嵌接部承受的冲击应力及变形量均可降低,后侧壳件的嵌接部 承受较小的应力,因此后侧壳件的嵌接部壁厚S可适度的变薄,这样便可以减重, 避免后侧壳件在杆头壳体顶盖的部位产生呆厚呆重。又因为前侧壳件与后侧壳件 通过凸部与凹槽互相嵌接,因此只需以环氧树脂接合二者却不会有破裂脱落的危 险,弥补了焊接接合的强度不足,接合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2-2剖线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画圈部份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举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尔夫杆头10,是由一前侧壳件20 以及一后侧壳件30所组成,其中前侧壳件20由钛合金或不锈钢或麻时效钢等具有较好弹性的金属制成,具有 一击球面21,并自击球面21往后延伸出一圈环状垣部22,整体呈杯状,在垣部 22的外端设有一嵌接部23,垣部22自击球面21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W等 于或大于8厘米,垣部22的厚度D则等于或小于2厘米。本实施例的W为10厘 米,D为1.5厘米。后侧壳件30由镁合金或是铝合金等比重较轻的轻质金属制成,整体呈深杯状, 其开口端缘设有一嵌接部31,用以与前侧壳件20的嵌接部23互相嵌接。本实施 例中前侧壳件20的嵌接部23呈一凸部,后侧壳件30的嵌接部31的外侧壁面至 凹槽槽壁之间的厚度S在3厘米以下,本实施例S的厚度在1.5厘米。如图4所示,前侧壳件20在底面中间部位往后延伸一较长的底部24,后侧壳件30则对应底部24的形状设有缺口或是凹槽,由此形成杆头壳体IO底面的保护 金属层。也就是说杆头壳体10在底面中央位置可以是由前侧壳件20的底部24单 独形成,或是后侧壳件30在此部位设有凹槽,而前侧壳件的底部24则贴附在凹 槽位置,形成上、下二层结构。杆头壳体10的颈部11 一体设于后侧壳件30上,具有吸震的效果。 前侧壳件20与后侧壳件30之间以黏着剂(例如环氧树脂)黏着固定。 本专利技术的杆头壳体10由于颈部11设于后侧壳件30上,因此击球时承受的强 大冲击应力会迫使前侧壳体20更往后侧壳件30压贴,又因为二者间通过凸部23 与凹槽31互相嵌接,因此允许以环氧树脂接合而不会有破裂脱落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特别限定前侧壳件20以钛合金或是不锈钢等较具弹性的金属制成,且 其垣部的距离W必须在8厘米以上,以10厘米为较好,其厚度D必须在2厘米 以下,以1.2至1.5厘米为较好,由此,使得垣部22更具有挠曲弹性,因此当击 球面21承受强大的击球应力时,垣部22能顺势产生挠曲变形,使得嵌接部23承 受的冲击应力及变形量均可降低,使后侧壳件30的嵌接部承受较小的应力,因此 后侧壳件30的嵌接部壁厚S可适度的变薄,这样便可以减重,避免后侧壳件30 在杆头壳体10顶盖13的部位产生呆厚呆重。如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杆头壳体40沿与图1中相同的2-2剖线 方向的结构剖视图。图中可见后侧壳件50是由一顶部构件60以及一底部构件70 构成,其中顶部构件60是以镁或铝合金等轻质吸震金属制成,而底部构件70则 是以不锈钢或是钛或是钨、镍等较重的材料制成,具有耐磨及配重的效果,杆头 颈部则是一体设于顶部构件上。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前侧壳件与一后侧壳件,二者互相接合形成杆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壳件由合金或麻时效钢或不锈钢等具有较好弹性的金属制成,具有一击球面,并自所述击球面往后延伸出一圈环状垣部,整体呈杯状,在所述垣部的外端设有一嵌接部,所述垣部自击球面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8厘米,所述垣部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厘米;所述后侧壳件由镁合金或铝合金等比重较轻的轻质金属制成,整体呈深杯状,在其开口端缘设有一嵌接部,用以与所述前侧壳件的嵌接部互相嵌接;所述杆头壳体的颈部设于所述后侧壳件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尔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垣部自击球面起至垣 部外端之间的距离在IO厘米以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壳件的嵌接部呈 凸部,所述后侧壳件的嵌接部呈凹槽,且所述后侧壳件嵌接部的外侧壁面至凹槽 槽壁之间的厚度在3厘米以下。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尔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壳件在底面中间 部位往后延伸一较长的底部,所述后侧壳件对应所述底部形状设有缺口或凹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壳件包含有一顶 部构件以及一底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是以镁合金或是铝合金等轻质吸震金属制 成,所述底部构件是以不锈钢或是钛合金或是钩、镍等较重材料制成,所述杆头 颈部设于所述顶部构件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杆头,该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前侧壳件与一后侧壳件,二者互相接合形成杆头壳体,其中前侧壳件由合金或麻时效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杆头,包含有一前侧壳件与一后侧壳件,二者互相接合形成杆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壳件由合金或麻时效钢或不锈钢等具有较好弹性的金属制成,具有一击球面,并自所述击球面往后延伸出一圈环状垣部,整体呈杯状,在所述垣部的外端设有一嵌接部,所述垣部自击球面起至垣部外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8厘米,所述垣部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厘米;所述后侧壳件由镁合金或铝合金等比重较轻的轻质金属制成,整体呈深杯状,在其开口端缘设有一嵌接部,用以与所述前侧壳件的嵌接部互相嵌接;所述杆头壳体的颈部设于所述后侧壳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晴祺
申请(专利权)人:陈晴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