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5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旋量较少的推杆头。该推杆头(1)的杆面(3)上,平行设置有沿趾端.跟端方向延伸的多条槽(4)。槽(4)的宽度W为0.5~1.6mm,槽宽W与槽间隔S之比W/S为0.5~2.0,优选为0.5~1.5。槽的深度H为0.03~1.2mm。槽(4)的剖面形状为方形或U字形,槽(4)也可为纵向槽,也可设置横向槽和纵向槽二者。杆面(3)上,还设置有与槽(4)深度不同的槽(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高尔夫球用的推杆头,尤其涉及一种在杆面上 设置有槽的推杆头。
技术介绍
推杆头为高尔夫球杆中用于使球在草地上滚动的推杆的球杆头。如日本特开2003-777号中0002段所记载,很容易发现通过铣床的 切削加工,在杆面整体上形成有俗称为铣槽的槽,该槽从杆面前方 来看呈等间隔的圆弧状。形成该槽的原因在于,通过减少杆面与高 尔夫球的接触面积,可获得柔和的击球感觉或在杆面因雨水或露水 被濡湿的情况下使球不易滑动。此外,这种铣槽还因设计的款式上 所带来的外观优势等各种优点,常见其出现在重视击打感或球感的 高级球手所使用的推杆头上。该公报的权利要求3 5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使槽间隔为0.3 ~ 3mm,槽深为0.03 ~ 0.3mm,圆孤状槽的圆弧半径为8 80mm。
技术实现思路
推杆头一般具有2 5度的杆面倾角,通过高速相机拍摄,发现 在推杆头的杆面击打并使高尔夫球变形之前,球产生了回旋量。该回旋量会导致球滚动不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减少该回 旋量而被改良的推杆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推杆头的杆面上形成有多条槽,该推杆 头至少具有相互平行的第l组槽、以及槽深与该第l组槽不同的第2 组槽这两种槽。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的推杆头的第l组槽中的各槽槽宽W ( mm)与槽间隔S (mm)之比W/S为0.5 ~ 2.0。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的推杆头的第1组槽的各槽 槽宽W为0.5 ~ 1.6mm。在技术方案1 ~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4的推杆头上, 上述第1组槽的深度H为0.03 ~ 1.2mm,第2组槽的深度为0.01 ~ 0.3mm。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5的推杆头 上,上述第1组槽的各槽剖面形状为方形或U字形。在技术方案1~5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6的推杆头 上,该第1组槽和第2组槽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7的推杆头上,该第2组槽 由4先槽构成。在技术方案1 ~7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8的推杆头 上,上述第2组槽中任意一个槽都为圆弧形。在技术方案1 ~ 8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9的推杆头 上,杆面是由与主体材质不同的镶块构件构成。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在技术方案10的推杆头上,该镶块构 件由多种材料层压而成的层压材构成。在技术方案10的基础上,就技术方案11的推杆头而言,该层压 材的至少一层由金属构成,其它的至少一层由合成树脂、橡胶或弹 性体构成。从本专利技术人员的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减少杆面与球的接触面积可减 少回旋量。此外,通过在推杆头的杆面上贴感压纸来研究用推杆打高尔 夫球时杆面的打痕可知打痕直径一般为2~3mm,如果是在打远距离 球的情况下,则残留有直径5mm的痕迹,由此可知球上稍有变形。于是,在杆面上设置了与铁杆头上所设的波紋相同的槽,以研究 球的初期回旋量以及其滚动量。结果发现当杆头为铁杆头的情况 下,因其杆头速度远比推杆头的杆头速度快,而且因为球咬入波紋 (槽)中,导致了其回旋量增加,但当杆头为推杆头的情况下,回 》走量反而减少了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认识而专利技术的推杆头。本专利技术中,因设置有至少包含延伸方向互异的第1组槽及第2 组槽在内的多组槽,所以杆面和5求的接触面积变小,回旋量变小。本专利技术中,因设置有延伸方向不同的槽,且槽的数量较多,所以 在通过切削加工形成该槽的情况下,加工上比较麻烦。此外,在通 过铸造制作带槽的推杆头的情况下,以及第1组槽及第2组槽中任何一个槽都较深的情况下,具有如下可能铸造时,槽彼此间部分 的流动性变差,不良率增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使第1组槽及第2组槽的槽深不同而易于制造 推杆头。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推杆头,如上所述,因被轻击的球的回旋量较小, 所以草冲上滚动的球在从杆面离开的较早阶段是上旋的,并沿瞄准 的线顺畅地滚动。此外,特别是在草碎上的草类相对球的滚动逆向 生长的情况下,可防止球的滚动距离出乎意外地大幅减小(从已停 止的球到球洞还剩下较长的距离)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用与主 体不同材质的镶块构件来构成杆面,可调整击打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推杆头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 - II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杆面表面附近的剖面图,用于说明铣槽。图5是实施方式中槽5的剖面形状的说明图。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推杆头的主视图。图7是沿图6的VII - VII线的剖面图。图8是第1镶块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IX - IX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推杆头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 - II线的 剖面图。图3是图2的杆面部分的放大图。该推杆头1是在颈部2上插入杆身(省略图示),并通过粘合剂 等被固定而构成推杆。该推杆头1的杆面3上,作为第1组槽,沿趾端.跟端方向延伸 的多条槽4平行设置。此外,杆面3上,设置有由大致圆弧状的铣 槽构成的第2组槽5。槽4在使推杆头1底面的趾端'跟端方向的中央部抵接水平面的 置地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各槽4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推杆头1 的趾端.跟端方向的中心附近。槽4的长度优选为5mm以上,特别优选为30mm以上。槽4也 可在杆面3的趾端 跟端方向的全长上延伸。槽4的数量优选为3 条以上,特别优选为3 30条。最下位的槽4的下缘和推杆头1的底面的距离优选为10mm以 下。若槽位于比轻击时球的接触点更高的位置,则不能获得减少回 旋量的效果。接下来,对该第l组槽4的宽度、槽间隔、深度以及槽的剖面形 状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第1组槽4的槽宽W与槽间隔S之比W/S优选为0.5 ~ 2,更优选为0.5-1.5,特别优选为0.6~ 1.3。若W/S小于0.5,则槽 难于形成。此外,若W/S大于2,则球有时仅与无槽的部分接触, 而有时与有槽的部分接触,因而有可能易在滚动距离上产生偏差。第1组槽4的槽宽W优选为0.5 1.6mm,特别优选为0.5 ~ 1.25mm,尤其优选为0.75 ~ 1.25mm。若槽宽W不足0,5mm,则槽 难于形成,所以槽宽为0.5mm以上。将槽宽W设定为1Amm以下 是因为球的打痕直径为2~5mm。若槽宽大于1.6mm,则槽部的边缘 部有使球在滚动距离上易产生偏差的可能。第1组槽4的槽间隔S为0.25-3.2mm,特别优选为0.25 ~ 2.5mm。若槽间隔S小于0.25mm,则槽难于形成。槽4用于减少杆面3与球的接触面积。因此,槽4较深的情况下, 对效果没有影响,优选为1.2mm以下。在打痕直径大致为2 3mm的 情况下,球变形0.03mm,所以槽4优选具有0.03mm以上的深度。第1组槽4的剖面形状可为V形槽、U形槽、方形槽中任何一 种,但对于U形槽、方形槽,即使球发生变形,和杆面的接触面积 也几乎不变,所以优选U形槽和方形槽。此外,若将杆面和槽相接 的角部加工成圆角,则可减少回旋量的影响,所以优选杆面和槽相 接的角部为圆角。第2組槽5的槽深优选小于第1组槽4的深度,为0.01 ~ (Umm, 特别优选为0.03~0.1mm。第2组槽5也可为铣槽。此外,图4中表 示了由铣槽构成的槽5的深度及间隔的定义。槽5可为图5中所示 的U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杆头,在其杆面上形成有多条槽,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相互平行的第1组槽、以及槽深与该第1组槽不同的第2组槽这两种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馆野充巨石川达也坂航佐藤史明
申请(专利权)人:普利司通运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