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感转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5063 阅读:4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热感转电装置属于一种双金属的热传感元件,特别指延伸使用到消防系统为自动灭火装置的热传感探头。它是由热感转电装置和放大器组装而成,热感转电装置探头是由镶装在金属导热板和冷却剂之间的热电体构成,热电体用连接线和放大器连接,放大器的输出和灭火设备的启动器连接。它无需电源、不受外界电磁波、振动、高频辐射,静电影响的干扰,并且不会发生人为的误操作,是一种简便易行,维护方便,使用可靠的自控消防系统的新颖热探头及指令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感转电装置(一)
本热感转电装置属于一种双金属的热传感元件,特别指延伸使用到消防系统作为自动灭火装置的热传感探头。(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常用的自动消防系统都是设中心控制室,通过控制器去指令消防设备执行灭火操作,在使用实践中发现有下列各种因素会造成消防设备的误操作:(1)、外界强电磁干扰包括电干扰;(2)、人为的误操作,误按启动按扭;(3)强烈振动造成本区电器瞬间接通误启动消防设备;(4)、布线不合理,距高频幅射源,强电磁波源太近;(5)、静电影响,静电对信号输入部份,CPU电路都有影响。消防设备的误启动,造成的损失很大,特别对通讯设备,计算机房和精密仪器影响最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维护方便,又不需要电源的自动灭火系统的启动装置。它是由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和热感转电装置放大器组装而成,热感转电装置探头是由镶装在金属导热板和冷却层的热电体构成,热电体用连接线和放大器连接,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工作时输出电能连接到延时放大器的输入点A+B-处,延时放大器,R3与R2串连与C3连结,再与Q1基极连级,Q1的发射极通过R4与Q2基极接通Q2的发射极与Q3的基接通,Q1、Q2的集电极,接通到电源A+,组成复合管,Q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时基电路IC1的、4、8脚接电源A+端IC1,1脚接B-端,IC1,2脚通电容C2与地端,B-接通,IC1,2脚通过电感L与6脚连接,IC1,6脚通过R1与IC1,3脚连接,IC1,3脚与IC2的5、7、9脚相连,C1与IC1,4、8脚连接,IC2,1脚与电源A+连接,IC2的2、15脚与R5连接,R5接Q4的基极,Q4的发射极接Q5的基极,Q5的发射极接地,Q4、5的集电极并接,接到变压器“T”的初级变压器“T”的次级,两端接桥式整流器D,-->整流器与电解电容C4接通,C4一端接输出一端接继电器J1接点,再到输出端,输出端D、E通到消防设备。本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延时放大器,接到热感转电装置送来电能,使延时放大器启动开始工作,工作时通过R3、R2给C3充电饱和时Q1、Q2、Q3通过,Q3导通延时继电器J工作,这时继电器接点J1已通,储能电容器C4放电,输出给消防设备,供给160V、0.8A的启动电能。图中Q1、Q2为复合管目的,是为了提高放大倍数,R4的功能是为了限制放大倍数过大,实为抗干扰,R3与R2是为了给C3充电,调正R2可改变C3的充电时间,即延时的时间。放大器的IC1为时基电路,它的功能是组成振荡器产生一个脉冲电能,调整R1可改变频率,由IC1的3脚输出到IC2,通过IC2整形后放大后由2、15脚输出,通过Q4、Q5Q组成的复合功率放大管,到脉冲变压器升压,将电压升到约160V后整流给储能电容充电(电解电容),然后通过继电器J1接点放电启动消防设备,继电器的接通时间是由延时器提供。本技术热感转电装置探头采用的热电体可以由下述的任一组两种金属组合构成,包括:镍-铬、镍-铝、铋-镉和半导体碲单晶棒渗铟。本技术热感转电装置探头中的冷却层是由铝片散热器和冷却剂硫氰酸钠两部份组成。冷却剂除硫氰酸钠外,还可以采用低熔点金属镉、铋、铟、锡、铅合成75℃熔点的合金。为了增强使用效果在冷却层外加绝热层。本技术的热感转电装置和自动消防系统配合使用时最大的优点是无需电源,不受外界电磁波,振动,高频辐射,静电影响的干扰,并且不会发生人为的误操作,是一种简单易行,维护方便,使用可靠的自控消防系统的新颖热探头及指令装置。(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自控消防设备结构原理框图图2热感转电装置探头结构图图3多个热电体交错串联组成的高效热感转电装置探头结构图图4热感转电装置放大器电路结构图图面说明:1—金属导热板,2—连接线,3—热电体,4—冷却层,5—绝缘层所用电子元件明细表:-->集成电路块IC1 555,IC2 C4049三极管Q1 3D G6,Q2 3D G6,Q3 1D G12      Q4 3D G12,Q5 BU508。电  阻:R1 68K R2 680K R3 100K R4 500K R5 300K电  容:C1 100MF,C2 220P,C3 100MF,C4 470MF 500V继电器:J F13变压器:T初φ0.3、45圈,次φ0.15、300圈,放入φ45磁杯电  感:L4~5Mh桥式整流器:D500V,1A(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热感转电装置在自控消防系统中的结构是,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安装在需要消防的敏感区域,它和热感转电装置的放大器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消防设备的启动器。热感转电装置的探头如图2所示,它是由镶装在金属导热板1和冷却层4之间的热电体3构成,热电体3通过连接线A、B与放大器连接。如图4所示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工作时输出电能连接到延时放大器的输入点A+B-处,延时放大器,R3与R2串连与C3连结,再与Q1基极连级,Q1的发射极通过R4与Q2基极接通,Q2的发射极与Q3的基接通,Q1、Q2的集电极,接通到电源A+,组成复合管,Q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时基电路IC1的4、8脚接电源A+端,IC1脚接B-端,IC1,2脚通电容C2与地端,B-接通,IC1,2脚通过电感L与6脚连接,IC1,6脚通过R1与IC1,3脚连接IC1,3脚与IC2的5、7、9脚相连,C1与IC1,4、8脚连接,IC2,1脚与电源A+连接,IC2的2、15脚与R5连接,R5接Q4的基极,Q4的发射极接Q5的基极,Q5的发射极接地,Q4、5的集电极并接,接到变压器“T”的初级,变压器“T”的次级两端接桥式整流器D,整流器与电解,电容C4接通,C4一端接输出一端接继电器J1接点,再到输出端,输出端D、E通到,消防设备。热电体3可以由下述任一组两种金属组合而成,包括:镍-铬,镍-铝,铋-镉,和半导体碲单晶棒碲渗铟。热感转电装置探头中的冷却层4由铝片散热器和冷却剂硫氰酸钠两部分组成。在冷却层4外加有绝热-->层5。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的冷却剂硫氰酸钠可以用低熔点金属镉、铋、铟、锡、铅合成75℃熔点的合金合成。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中的热电体3可以如图3所示把多个热电体3用连接线2串联成强化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感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和热感转电装置放大器组装而成,热感转电装置探头是由镶装在金属导热板(1)和冷却层(4)之间的热电体(3)构成,热电体(3)和放大器连接,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工作时输出电能连接到延时放大器的输入点A+B-处,延时放大器,R3与R2串连与C3连结,再与Q1基极连级,Q1的发射极通过R4与Q2基极接通Q2的发射极与Q3的基接通,Q1、Q2的集电极,接通到电源A+,组成复合管,Q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时基电路IC1的4、8脚接电源A+端,IC1,1脚端B-端,IC1,2脚通电容C2与地端,B-接通,IC1,2脚通过电感L与6脚连接,IC1,6脚通过R1与IC1,3脚连接IC1,3脚与IC2的5、7、9脚相连,C1与IC1,4、8脚连接,IC2,1脚与电源A+连接,IC2的2、15脚与R5连接,R5接Q4的基极,Q4的发射极接Q5的基极,Q5的发射极接地,Q4、5的集电极并接,接到变压器“T”的初级,变压器“T”的次级两端接桥式整流器D,整流器与电解电容C4接通,C4一端接输出一端接继电器J1接点,再到输出端,输出端D、E通到消防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感转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和热感转电装置放大器组装而成,热感转电装置探头是由镶装在金属导热板(1)和冷却层(4)之间的热电体(3)构成,热电体(3)和放大器连接,热感转电装置探头工作时输出电能连接到延时放大器的输入点A+B-处,延时放大器,R3与R2串连与C3连结,再与Q1基极连级,Q1的发射极通过R4与Q2基极接通Q2的发射极与Q3的基接通,Q1、Q2的集电极,接通到电源A+,组成复合管,Q3的集电极接继电器。时基电路IC1的4、8脚接电源A+端,IC1,1脚端B-端,IC1,2脚通电容C2与地端,B-接通,IC1,2脚通过电感L与6脚连接,IC1,6脚通过R1与IC1,3脚连接IC1,3脚与IC2的5、7、9脚相连,C1与IC1,4、8脚连接,IC2,1脚与电源A+连接,IC2的2、15脚与R5连接,R5接Q4的基极,Q4的发射极接Q5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鸿宝张波岳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