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较佳和成本较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二次电化学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不但已成功应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而且,成功应用于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然而,在纯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由于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提供锂源,正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的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采用能量密度高的正极材料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效手段。到目前为止,虽然镍钴铝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已经是能量密度最高的正极材料,并且,已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然而,以LiNi0.8Co0.15Al0.05O2为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仍然难于满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2020年新能源汽车用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有必要进一步提升LiNi0.8Co0.15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前驱体制备:将含镍化合物和含钴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加入络合剂,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二次颗粒为方形的前驱体;(2)混合煅烧: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与含铝化合物和含锂化合物混合、煅烧得到二次颗粒为方形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所述的络合剂为NH4HCO3、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含镍化合物、含钴化合物、含铝化合物、含锂化合物中Ni︰Co︰Al︰Li的摩尔比为0.8︰0.15︰0.05︰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前驱体制备:将含镍化合物和含钴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加入络合剂,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二次颗粒为方形的前驱体;(2)混合煅烧: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与含铝化合物和含锂化合物混合、煅烧得到二次颗粒为方形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所述的络合剂为NH4HCO3、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含镍化合物、含钴化合物、含铝化合物、含锂化合物中Ni︰Co︰Al︰Li的摩尔比为0.8︰0.15︰0.05︰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镍化合物为乙酸镍,硫酸镍,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钴化合物为乙酸钴,硫酸钴,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络合剂的使用量为络合剂与含镍和钴化合物中Ni+Co的摩尔比为0.5-2.0︰0.95。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王振,刘国标,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