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摘茧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桑蚕为传统农业经济,在安徽岳西等地被广泛的养殖。桑蚕养殖辛苦,特别是一些大种量的桑蚕养殖,每天需要摘成千公斤的桑叶,一般桑蚕为夏蚕最为广泛养殖,夏蚕养殖季节天气炎热,因此大多采取将桑蚕平铺在水泥地面(地铺)的方式进行养殖,通过地面的低温进行降温,防止过热使得桑蚕生病。由于桑蚕平铺在地面,而且气候炎热,因此一般将桑叶的枝条和桑叶一起用剪刀剪下,这样摘叶效率提高的同时可以对桑叶进行修剪。剪下枝条平铺在地面上进行铺叶以供桑蚕食用。桑蚕足龄(熟蚕)后将稻草秸秆编制的蚕山平铺在桑蚕上,这样足龄的桑蚕爬至蚕山上进行做茧。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桑蚕在做茧时会有部分生病,这些病死的蚕会在蚕山上腐烂,腐烂的气味给摘茧带来困难,其次腐烂的蚕尸会污染蚕茧,给后续的缫丝工作带来困难。2、其次,由于蚕山平铺在地面上,地面上堆积的蚕粪和未食用的桑条、桑叶以及地面回潮作用会使得蚕茧潮湿,容易坏茧(刚结茧的蚕茧,桑蚕在蚕茧内坏死,导致蚕茧无用),潮湿的蚕茧摘茧后堆积在一起会变黄。3、传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摘茧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将方形蚕蔟从蚕山上取下然后插至摘茧设备上的第一、二夹持部内,推动夹持框架使得夹持框架处于状态A,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一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摘茧结束后,推动夹持框架由状态A转至状态B,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二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同时将第一夹持部内的摘过茧的方形蚕蔟卸下,换上未摘茧的方形蚕蔟;摘茧结束后,推动夹持框架由状态B转至状态A,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一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同时将第二夹持部内的摘过茧的方形蚕蔟卸下,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摘茧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将方形蚕蔟从蚕山上取下然后插至摘茧设备上的第一、二夹持部内,推动夹持框架使得夹持框架处于状态A,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一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摘茧结束后,推动夹持框架由状态A转至状态B,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二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同时将第一夹持部内的摘过茧的方形蚕蔟卸下,换上未摘茧的方形蚕蔟;摘茧结束后,推动夹持框架由状态B转至状态A,第一、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机构执行摘茧操作对第一夹持部内的方形蚕蔟进行摘茧,同时将第二夹持部内的摘过茧的方形蚕蔟卸下,换上未摘茧的方形蚕蔟;摘茧结束后,推动夹持框架由状态A转至状态B;如此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方形蚕蔟都被摘茧;摘茧操作为:第一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梳先向下移动、然后第二驱动机构驱使摘茧梳向远离夹持机构一侧移动对方形蚕蔟进行摘茧,摘茧后第一、二驱动机构驱动使摘茧梳反向移动恢复至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摘茧操作做准备;摘茧设备包括装配机架,装配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对方形蚕蔟上的蚕茧进行摘除的摘茧机构,方形蚕蔟立状可拆卸式夹持固定在夹持机构上;方形蚕蔟包括立状布置的矩形的边框,边框两侧的表面上分别铺设有安装网,安装网的网孔为矩形,安装网由交错布置的纵丝杆和横丝杆构成,纵丝杆和横丝杆交接的网结点处设置塑料杆,塑料杆的两端分别向边框的两外侧延伸设置,两层安装网的网结点分别一一相对应布置,边框由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条杆和左、右竖直布置的第三、四条杆围合构成,第二条杆位于第一条杆的下侧,第二条杆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布置的供地面上的桑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的塑料条,塑料条沿第二条杆间隔设
\t置;摘捡机构包括摘茧梳,摘茧梳沿铅垂方向滑动安装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摘茧梳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活动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装配机架上,装配机架上设置有驱使活动支架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摘茧梳包括水平布置的梳板,梳板与夹持机构上的方形蚕蔟相平行布置,梳板上间隔设置长条形的梳齿,梳齿在梳板上向下延伸设置,梳齿的个数与安装网单行的网孔个数相一致,梳齿与安装网的网孔对应布置,梳齿的长度大于方形蚕蔟的高度,摘茧梳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夹持机构上方形蚕蔟的边框和梳齿在同一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