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官守琴专利>正文

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3120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0 05:42
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置主体和弱电刺激作用头箍,在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数据显示屏,数据显示屏下侧设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左右两侧设有选择按键,装置主体右侧设有弱电调节旋钮槽,弱电调节旋钮槽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强度调节旋钮下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设有导线,装置主体上侧设有弱电外接器,弱电外接器上设有输出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头部弱电刺激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地讲是一种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患者头部神经较为敏感密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按摩刺激治疗,由于按摩设备不利于灵活使用,而且在进行日常睡眠休息时不能够进行作用按摩,不利于头部神经的长时间作用治疗,而且通过单一的按摩不能实现理想治疗效果,对于头部神经的刺激不能够达到深入治疗作用,长此以往,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神经内科患者头部进行弱电刺激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的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置主体和弱电刺激作用头箍,在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数据显示屏,数据显示屏下侧设有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左右两侧设有选择按键,装置主体右侧设有弱电调节旋钮槽,弱电调节旋钮槽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强度调节旋钮下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设有导线,导线与变压器连接,变压器与电源插头连接,装置主体上侧设有弱电外接器,弱电外接器上设有输出线口,输出线口内设有弱电输送管,弱电输送管上设有钢丝圈,弱电输送管通过内接口与轴套连接,轴套右侧设有张弛按压手柄,轴套前后两侧设有弱电刺激作用头箍,弱电刺激作用头箍内部设有中转缓释器,中转缓释
器与中心通络线连接,中心通络线上设有弱电释放线圈,装置主体内部设有变电箱,变电箱内设有磁通芯棒,磁通芯棒外侧设有磁感线圈,变电箱左侧设有通电极板,通电极板上设有接电片,接电片与电流线连接,电流线与弱电生成器连接,弱电生成器上设有弱电交互槽,弱电交互槽内设有变频器,变频器上设有平行板,平行板上设有双叉接片,弱电交互槽后侧设有同步稳定器,弱电生成器右侧设有功率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弱电刺激作用头箍上设有均匀作用磁感片。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显示屏外侧设有钢化护膜。作为优选,所述变频器上设有中心铜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头部弱电刺激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弱电刺激作用头箍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弱电刺激作用头箍,3、数据显示屏,4、功能按键,5、选择按键,6、弱电调节旋钮槽,7、强度调节旋钮,8、导线口,9、导线,10、变压器,11、电源插头,12、弱电外接器,13、输出线口,14、弱电输送管,15、钢丝圈,16、内接口,17、轴套,18、张弛按压手柄,19、中转缓释器,20、中心通络线,21、弱电释放线圈,22、变电箱,23、磁通芯棒,24、磁感线圈,25、通电
极板,26、接电片,27、电流线,28、弱电生成器,29、弱电交互槽,30、变频器,31、平行板,32、双叉接片,33、同步稳定器,34、功率控制器,35、均匀作用磁感片,36、钢化护膜,37、中心铜片。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装置主体1和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在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数据显示屏3,数据显示屏3下侧设有功能按键4,功能按键4左右两侧设有选择按键5,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弱电调节旋钮槽6,弱电调节旋钮槽6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7,强度调节旋钮7下侧设有导线口8,导线口8内设有导线9,导线9与变压器10连接,变压器10与电源插头11连接,装置主体1上侧设有弱电外接器12,弱电外接器12上设有输出线口13,输出线口13内设有弱电输送管14,弱电输送管14上设有钢丝圈15,弱电输送管14通过内接口16与轴套17连接,轴套17右侧设有张弛按压手柄18,轴套17前后两侧设有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内部设有中转缓释器19,中转缓释器19与中心通络线20连接,中心通络线20上设有弱电释放线圈21,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变电箱22,变电箱22内设有磁通芯棒23,磁通芯棒23外侧设有磁感线圈24,变电箱22左侧设有通电极板25,通电极板25上设有接电片26,接电片26与电流线27连接,电流线27与弱电生成器28连接,弱电生成器28上设有弱电交互槽29,弱电交互槽29内设有变频器30,变频器30上设有平行板31,平行板31上设有双叉接片32,弱电交互槽29后侧设有同步稳定器33,弱电生成器28右侧设有功率控制器34。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头部弱电刺激治疗时,医务人员将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作用到患者头部神经部位,通过轴套17右侧的张弛按压手柄18
进行收放控制,装置主体1内部的变电箱22进行电流变电处理,经过磁通芯棒23外侧的磁感线圈24进行磁感作用后,电流经过通电极板25到达弱电生成器28,经过变频器30进行变频处理后,由弱电输送管14输送到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内部的中转缓释器19,中转缓释器19通过中心通络线20将弱电信号输送到弱电释放线圈21,对患者头部神经进行刺激作用,通过强度调节旋钮7进行弱电强度调节,通过数据显示屏3进行数据显示观察。作为优选,所述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上设有均匀作用磁感片35。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弱电进行导入作用,提高作用治疗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显示屏3外侧设有钢化护膜36。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外界对数据显示屏3造成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变频器30上设有中心铜片37。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变频处理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其特征是:在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数据显示屏(3),数据显示屏(3)下侧设有功能按键(4),功能按键(4)左右两侧设有选择按键(5),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弱电调节旋钮槽(6),弱电调节旋钮槽(6)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7),强度调节旋钮(7)下侧设有导线口(8),导线口(8)内设有导线(9),导线(9)与变压器(10)连接,变压器(10)与电源插头(11)连接,装置主体(1)上侧设有弱电外接器(12),弱电外接器(12)上设有输出线口(13),输出线口(13)内设有弱电输送管(14),弱电输送管(14)上设有钢丝圈(15),弱电输送管(14)通过内接口(16)与轴套(17)连接,轴套(17)右侧设有张弛按压手柄(18),轴套(17)前后两侧设有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内部设有中转缓释器(19),中转缓释器(19)与中心通络线(20)连接,中心通络线(20)上设有弱电释放线圈(21),装置主体(1)内部设有变电箱(22),变电箱(22)内设有磁通芯棒(23),磁通芯棒(23)外侧设有磁感线圈(24),变电箱(22)左侧设有通电极板(25),通电极板(25)上设有接电片(26),接电片(26)与电流线(27)连接,电流线(27)与弱电生成器(28)连接,弱电生成器(28)上设有弱电交互槽(29),弱电交互槽(29)内设有变频器(30),变频器(30)上设有平行板(31),平行板(31)上设有双叉接片(32),弱电交互槽(29)后侧设有同步稳定器(33),弱电生成器(28)右侧设有功率控制器(34)。...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内科头箍弱电刺激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其特征是:在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数据显示屏(3),数据显示屏(3)下侧设有功能按键(4),功能按键(4)左右两侧设有选择按键(5),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弱电调节旋钮槽(6),弱电调节旋钮槽(6)内设有强度调节旋钮(7),强度调节旋钮(7)下侧设有导线口(8),导线口(8)内设有导线(9),导线(9)与变压器(10)连接,变压器(10)与电源插头(11)连接,装置主体(1)上侧设有弱电外接器(12),弱电外接器(12)上设有输出线口(13),输出线口(13)内设有弱电输送管(14),弱电输送管(14)上设有钢丝圈(15),弱电输送管(14)通过内接口(16)与轴套(17)连接,轴套(17)右侧设有张弛按压手柄(18),轴套(17)前后两侧设有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弱电刺激作用头箍(2)内部设有中转缓释器(19),中转缓释器(19)与中心通络线(20)连接,中心通络线(20)上设有弱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守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官守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