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62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9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板钻孔支架,用于机电的安装,解决了工人手部拿有其他工具,就无法使用钻孔支架,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中部和下支撑杆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的中部与手持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安装钻孔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杆上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沿手持杆的长边方向滑动,另一端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中部与移动杆铰接设置,达到了提升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施工简易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顶板钻孔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基建结束后都要进行大量装修,设计顶棚吊顶、安装灯具及管道的情况越来越多,涉及的吊杆安装数量也较多。现行吊杆安装施工方法大多是搭设脚手架或用梯子来进行施工操作的,具有以下缺陷。 采用脚手架或搭设梯子进行钻孔施工时,工人就近在顶板处钻孔施工,钻孔处会有灰尘和杂物落下来,细小的灰尘和杂物容易掉入眼睛或进入呼吸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公开号为CN2050965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动式顶板吊杆钻孔支架装置,它包括下支承杆、上支承杆、手持杆、连接杆、钻机固定装置和铰接连接。所述下支承杆一端放置于地面,中间部位与连接杆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手持杆中间部位铰接连接。上支承杆下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中间部位与手持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另外一端预留有安装钻孔机的钻机固定装置。所述手持杆和连接杆位置可互换。下支承杆、上支承杆和手持杆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长或减短。这种活动式顶板吊杆钻孔支架装置结构简单,但下支承杆距离地面较高,当工人手部拿有其他工具时,就无法使用此装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顶板钻孔支架,通过在手持杆上铰接移动杆,移动杆铰接放置板,使移动杆缩短了与地面的距离,便于工人用脚部踩踏放置板,达到提升实用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中部和下支撑杆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的中部与手持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安装钻孔机,所述的手持杆上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沿手持杆的长边方向滑动,另一端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中部与移动杆铰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移动杆会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从而使放置板缩短了与地面的距离,当工人手部哪有其他工具时,工人即可轻松的将脚放置在放置板上,通过将放置板向下踩,即可使手持杆发生倾斜,通过杠杆原理,将上支撑杆沿着墙壁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支撑杆上的钻孔机对顶板钻孔,通过将放置板往下支撑杆的方向移动,放置板带动移动杆移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移动杆限位,即可使上支撑杆向上移动的距离增加,增加钻孔机的作业距离;当工人手部未拿取工具时,只需用手将手持杆向下压即可实现上支撑杆的上移,从而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持杆沿长边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且与移动杆相匹配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设置,可以使移动杆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工人将移动杆放置在特定的限位槽中,以适应当前工人的身高,从而进一步增加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持杆长边方向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与放置板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板置于放置槽中,从而可以减小空间体积,便于存放与搬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一端与上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下支撑杆的中部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下支撑杆、上支撑杆、手持杆和连接板形成一个四边形结构,从而让上支撑杆的移动更为平稳,使得上支撑杆可以无需沿着墙壁移动,增加了工作范围,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支撑杆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内杆与套杆,所述的内杆通过紧固件与套杆固定,所述的套杆与手持杆、连接板连接,所述内杆与钻孔机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内杆沿着套杆滑动,再通过紧固件的作用,使得内杆与套杆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使内杆固定,即可使钻孔机的工作距离得以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放置板上固定有防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工人的脚部与放置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工人踩踏放置板,继而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移动杆通过重力的作用呈竖直向下放置状态,将移动杆置于限位槽中,通过从而使放置板缩短了与地面的距离,便于工人用脚踩踏放置板,通过放置板向下移动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从而使上支撑杆向上移动,使钻孔机对顶板钻孔,增加了实用性,且由于人腿部的力量往往大于手部的力量,使工人钻孔更为轻松;钻孔完毕之后,将放置板置于放置槽中,减小了空间体积,便于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下支撑杆;2、手持杆;21、放置槽;3、连接板;4、上支撑杆;41、套杆;42、内杆;43、通孔;44、螺纹孔;45、紧固件;5、引导槽;6、限位槽;7、移动杆;8、放置板;81、防滑层;9、钻孔机。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包括下支撑杆1,下支撑杆1呈四棱柱状,下支撑杆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中部连接有一根连接板3,连接板3呈长条状,连接板3的左端与下支撑杆1铰接;下支撑杆1的上端连接有一根手持杆2,手持杆2的中部与下支撑杆1铰接设置,手持杆2的右端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杆4,上支撑杆4包括内杆42和套杆41,套杆41呈长条状,在套杆41中沿长边方向开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且与内杆42相匹配的通孔43,将内杆42呈长条形穿设在通孔43中,在套杆41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44,使螺纹孔44和通孔43连通设置,在螺纹孔44中穿设一个紧固件45,紧固件45为螺栓,螺栓与内杆42抵触设置。套杆41的中部与手持杆2的右端铰接,套杆41的下端与连接板3的右端铰接设置。在内杆42的上端固定有钻孔机9。手持杆2与下支撑杆1铰接的左侧开设有长条形的引导槽5,在手持杆2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U形的限位槽6,限位槽6和引导槽5连通,多个限位槽6沿着引导槽5的长边方向均匀分布。限位槽6中放置有一个呈U形设置的移动杆7,使移动杆7挂设在限位槽6上,移动杆7上套设有一个放置板8,放置板8呈立方体设置,放置板8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层81,本实施例中,防滑层81由橡胶制成。在手持杆2上开设有与放置板8相匹配的放置槽21。使用时,将下支撑杆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将螺栓旋开,使内杆42由于重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工人将钻孔机9固定在内杆42的上端,再将内杆42向上移动,将螺栓旋紧,使内杆42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与套杆41固定;通过将移动杆7沿着引导槽5移动,将移动杆7放置在特定的限位槽6中,移动杆7越往手持杆2的左边移动,工人施加的力臂越长,就越省力,但是放置板8距离地面的距离越高,工人仅需用脚将放置板8向下踩踏,即可使手持杆2沿着手持杆2与下支撑杆1铰接处的左侧向下倾斜,同时手持杆2的右侧向上移动,带动套杆41、内杆42向上移动,从而使钻孔机9随着内杆42的移动而向上移动,使钻孔机9对顶板钻孔,从而实现了工人用脚即可完成钻孔作业,增加了实用性;在钻孔完毕之后,工人可将放置板8穿设在放置槽21中,同时,移动杆7沿着引导槽5向右移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放置板8固定在放置槽21中,减小了空间体积,便于搬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包括下支撑杆(1)、上支撑杆(4)和手持杆(2),所述手持杆(2)的中部和下支撑杆(1)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4)的中部与手持杆(2)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4)的上端安装钻孔机(9),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杆(2)上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一端沿手持杆(2)的长边方向滑动,另一端连接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的中部与移动杆(7)铰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包括下支撑杆(1)、上支撑杆(4)和手持杆(2),所述手持杆(2)的中部和下支撑杆(1)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4)的中部与手持杆(2)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上支撑杆(4)的上端安装钻孔机(9),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杆(2)上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一端沿手持杆(2)的长边方向滑动,另一端连接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的中部与移动杆(7)铰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杆(2)沿长边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平行设置且与移动杆(7)相匹配的限位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板钻孔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杆(2)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峰高立波汪国富林建万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