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15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除了包含绳、座板、缓降结构等部分外,还具有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和海绵组成,结构简单,造价低;海绵固定在座板底部,缓冲弹簧安置于海绵内,一端固定在座板底部,着地瞬间座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和海绵先接触地面,从而有效释放冲击力,提高着地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是具有缓冲结构的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出现火灾、停电、楼梯阻断等异常情况的频率也随之加大。因此,如何在高层建筑出现异常情况下安全逃生,是一项人们在平时就应当准备好的课题。目前普通的逃生装置由绳、座板或踏板、缓降结构组成。中国专利CN2257201号所公开的“高楼连续逃生缓降装置”专利(申请号:CN96209301.7),在高楼窗外墙壁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缓降槽,其最末端靠近地面处呈弯弧形,该缓降槽呈凸字型,在较小宽度处为导滑道,而较大宽度处为缓降道,其两内侧壁上有相错设置的缓降块,并在各逃生窗口处设有导入轨;另有缓降杆为一支杆两侧各设有滑轮,该滑轮恰可容纳于缓降槽的导滑道内,并在支杆两端稍内侧处设有三角形缓降体容纳于缓降道内,又在支杆中间设有围绑身体的安全带。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到达地面时的缓冲结构,这对于有效减轻着地伤害很有帮助。中国专利CN2702753号所公开的“折叠式氦气救生袋”专利(申请号:CN200420030964.2),由呈长筒形的前充气囊、呈长筒形的后充气囊和呈长方形的海棉垫等构成,是在火灾突发和地震突发时供被困楼上者逃生下跳使用。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救生袋对空气的阻力较低,只适合于较低楼层,对于较高楼层来说,着地速度增大使得其缓冲作用降低,安全性也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高楼逃生装置,除了具有缓降结构的同时,提高着地的安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高楼逃生装置除了包含绳、座板、缓降结构等部分外,还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和海绵组成,其中,海绵固定在座板底部;缓冲弹簧安置于海绵内,一端固定在座板底部。本技术使用时,着地瞬间座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和海绵先接触地面,从而有效释放冲击力。本技术提供的高楼逃生装置具有积极的效果:除了包含绳、座板、缓降结构等部分外,还具有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和海绵组成,结构简单,造价低;海绵固定在座板底部,缓冲弹簧安置于海绵内,一端固定在座板底部,着地瞬间座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和海绵先接触地面,从而有效释放冲击力,提高着地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表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的结构包括:绳(1),座板(2),海绵(3),缓冲弹簧(4)。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供的高楼逃生装置除了包含绳(1)、座板(2)、缓降结构等部分外,还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4)和海绵(3)组成,其中,海绵(3)固定在座板(2)底部;缓冲弹簧(4)安置于海绵(3)内,一端固定在座板(2)底部。本技术使用时,着地瞬间座板(2)底部的缓冲弹簧(4)和海绵(3)先接触地面,从而有效释放冲击力。本技术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含绳(1)、座板(2)、缓降结构等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4)和海绵(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含绳(1)、座板(2)、缓降结构等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缓冲结构,由缓冲弹簧(4)和海绵(3)组成。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武侯区金字塔设计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