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敏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13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救生装置体积大、重量重和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其具有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使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为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使高层建筑内的人员能够迅速安全逃生,人们设计了多种救生装置,其结构一般都由外壳、卷筒、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及可卷绕于卷筒之上的钢索(或绳索)等几部分组成,同时为了达到下降速度可控的目的,一般在卷筒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摩擦轮和刹车片,整个装置传动链比较长,结构也很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而最大的缺点在于不管是那一种救生装置,由于设计上的思维定势,其都采用钢索或绳索,其中以钢索居多,同时在设计上为了保证其强度满足实际需要,钢索直径一般需要达到5~10mm(绳索直径则需要达到15mm以上,比钢索粗),其结果导致卷起来的体积庞大而笨重,致使整个救生装置的体积大和重量重,仅适用于青壮年人群,且只能应对一、二十层的建筑,而对于五十层甚至更高层的建筑来说则就显的无能为力,因此时需要的钢索长度达到150m以上,卷起来的体积和重量都让人无法搬动,更别说是使用,其根本无法应付火灾发生时的紧急状况。另外,在使用中还发现,钢索在卷起来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位故障而卡死不能拉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的特点,-->同时其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上述的钢带厚度为0.4~0.8mm。上述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上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啮合,同时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的连接。上述外壳上设置一手扶把柄。上述的外壳后部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上述钢带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l≈(D1+D2)π2×(D2-D1)2h,]]>其中的D1为卷筒凹槽直径,D2为钢带卷绕后的直径,h为钢带厚度。本技术打破了传统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在使用时,当l=150m(相当于5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29m;当l=300m(相当于10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43m;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装置的体积很小,同时其重量也很轻,方便了人们的携带与使用,完全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等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同时因钢带宽度与凹槽相配合,在其卷绕的时候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从而杜绝了卡死故障的发生。此外为了保证钢带传输的顺利流畅,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本技术中的传动结构采用蜗轮、蜗杆及锥齿轮,传动链短,机构简单,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因蜗轮和蜗杆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不转动时,蜗轮就会停止运动,从而通过摇把的转动实现对下降速度的适时控制,有利于避免降落时突发的危险事故。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本技术在外壳后部设置一凹槽,其上铰链连接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坐垫和多条保险带,在不使用时,整个支架可包裹于外壳表面,对整个装置的体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当使用时,使支架绕铰接处旋转180°并与外壳的侧面凹槽底部相抵持,此时人们只要坐于坐垫之上并捆上保险带即可,其人性化的设计特别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决了后顾之忧。对于高空操作来说,整个装置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技术在外壳上相对摇把的另一侧设置一手扶把柄,在操作时可一手握住手扶把柄,另一之手转动摇把,使整个救生装置平衡下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中支架包裹于装置外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1、卷筒2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3组成。所述卷筒2上设置一凹槽21,凹槽21上卷绕一钢带4,钢带4的头部伸出外壳1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41,在使用时只要把环扣41与建筑物上的固定卡钩卡合即可,在这里,为保证钢带4输出的顺利流畅,在外壳1上的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51、52。所述钢带4的宽度与凹槽21相配合,使其在卷绕的时候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从而杜绝了卡死故障的发生。为达到实际需要的强度,钢带4厚度取0.4~0.8mm,宽度为10mm左右,同时钢带总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l≈(D1+D2)π2×(D2-D1)2h,]]>其中的D1为卷筒凹槽直径,D2为钢带卷绕后的直径,h为钢带厚度。当l=150m(相当于5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29m;当l=300m(相当于100层楼),D1=0.1m,h=0.0005m时,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卷绕后的直径D2≈0.43m;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装置的体积很小,同时其重量也很轻,方便了人们的携带与使用,完全能够满足五十层以上等高层建筑及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3包括有蜗轮31、蜗杆32、锥齿轮33、34和手动摇把35,其中的蜗轮31与卷筒2同轴设置,蜗杆32定位于外壳1的内侧壁上并与蜗轮31啮合,同时在蜗杆32的一端设置有一锥齿轮33,其通过与另一个锥齿轮34的相互啮合实现与摇把35的连接。整个装置传动链短,机构简单,降低了故障率,同时因蜗轮-->31和蜗杆32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当蜗杆32不转动时,蜗轮31就会停止运动,从而通过摇把35的转动实现对下降速度的适时控制,省力而且方便,不会因为老人年老体衰或小孩力气小而无法使用,同时也有利于避免降落时的突发危险事故。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本技术在外壳1后部设置一凹槽15,凹槽15上铰链连接一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一坐垫61、保险带62和卡扣63,同时在外壳1上也设置有保险带12和卡扣13,在不使用时,整个支架6可包裹于外壳1表面,如图3所示,对整个装置的体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当使用时,使支架6绕铰接处旋转180°并与外壳1的侧面凹槽底部相抵持,此时人们只要坐于坐垫61之上并捆上保险带62、12即可,其人性化的设计特别为小孩和老人的使用解决了后顾之忧。另外,对于高空操作来说,整个装置的平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技术在外壳1上相对摇把35的另一侧设置一手扶把柄14,在操作时可一手握住手扶把柄14,另一之手转动摇把35,使整个救生装置平衡下降。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各种高层火灾救生之用,同样也可用于平时的高空作业操作,其打破了传统救生装置的设计误区,采用高强度的钢带代替钢索,使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满足各年龄段人的使用,同时其传动机构的传动链短;降速调整方便简单,减少了机构故障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包括有外壳、卷筒及与卷筒相连的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上设置一凹槽,凹槽上卷绕一钢带,钢带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钢带的头部伸出外壳并在其端部设置一环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带厚度为0.4~0.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在钢带伸出口部位设置有两导向滚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锥齿轮和手动摇把,其中的蜗轮与卷筒同轴设置,蜗杆定位于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