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慧香专利>正文

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196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包括软质内管、径向环箍、松紧束环,缓降管固定座、防火钢构管体、逃生入口和涡轮排风系统,多个具有一定长度的软质内管分别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一个软质内管构成一个单楼层缓降管,上一节缓降管的出口与下一节缓降管的入口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靠近每个缓降管的入口位置处的每层的防火钢构管体上开有逃生入口,发生险情时,逃生人员打开自己所在楼层的逃生入口,就可以进入逃生缓降管,依靠松紧束环的阻碍以匀速滑至地面逃生,由于所有楼层都有逃生入口,大大提高了人员疏散的速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紧急情况时高楼逃生的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城市中建筑物以多、高层为主,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身处高层的人员一般无法使用建筑物内部的楼梯或电梯逃生,现有的逃生方式有逃生梯、绳索避难器或消防车云梯。1.逃生梯,利用架在阳台、女儿墙等开放空间处的可收折的梯子逃生,但这种装置展开费时,一般人下梯速度较慢,延误逃生时机,而老人、小孩或残障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根本无法使用,使用的人员也有可能在爬梯的过程中失手发生坠落事故,如果楼层中段起火,还有可能发生火焰正好在逃生梯位置而阻拦住逃生的路线。2.绳索避难器是一根绳索连接于缓降器,令缓降器固定在建筑物上,逃生人员绑在绳索的另一端,利用缓降器使逃生人员匀速下滑,这种装置行对行动不便的人也可以使用,但其缺点是效率慢,一次只能运送一个人,必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协助才能使用,很多人也会因为只用一根绳索悬在空中而感到恐惧,不敢使用,绳索也有被楼层中间的火焰烧断的可能性。3.消防车云梯,利用消防车云梯可以将火场上面楼层的人员安全送到地面,但其效率更慢,而且云梯高度有限,有些高层建筑无法使用,消防车也受场地的限制,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综合上述几种逃生方式,其主要缺点是:人员疏散慢,安全系数低,使-->用人员易产生恐惧感,使用不便,受人员、场地及建筑物的限制多,适用范围窄等缺点,特别是高层建筑,由于人员众多,一旦建筑物中间着火,有毒浓烟迅速上升,火场上面建筑物内的人员如果不能迅速疏散,则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与建筑物各层相对应的缓降装置上均有逃生入口,逃生迅速而且安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包括软质内管、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其中,软质内管外表面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具有松紧效果的松紧束环和直径相当与内管外径的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将软质内管收紧,而径向环箍将软质内管撑开,松紧束环和径向环箍交替设置,使软质内管的形状成为若干个相互对接的漏斗形状组成的管状物,多个具有一定长度的软质内管分别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一个软质内管构成一个单楼层缓降管,每个缓降管的出口为松紧束环下方合适长度处,缓降管的入口通过固定座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上一节缓降管的出口与下一节缓降管的入口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靠近每个缓降管的入口位置处的每层的防火钢构管体上开有逃生入口。所述防火钢构管体可以在其外表面设置防火板。所述防火钢构管体最上部可以安装涡轮排风设备。本技术安装使用方便,与每个楼层对应的缓降装置上均有逃生入口,适合所有人使用,逃生迅速而且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参考图1,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包括软质内管1、径向环箍2、松紧束环3、缓降管固定座4、防火钢构管体5、逃生入口7和涡轮排风系统8,软质内管1由高抗拉力软质材料做成管状并经防静电处理,具有松紧效果的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松紧束环3和内径与软质内管1相同的径向环箍2沿软质内管1轴向每隔适当距离间隔布置,都套在软质内管1外,径向环箍2和松紧束环3一起作用,使软质内管1形状成为若干个相互对接的漏斗形状组成的管状物。多个具有一定长度的软质内管1分别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5内,一个软质内管1构成一个单楼层缓降管,缓降管的出口为松紧束环3下方合适长度处,软质内管1由于受松紧束环3的约束而折叠收缩,用手很容易将软质内管1出口处卡紧,逃生人员进入软质内管1前,先要握紧上层软质内管1的出口,防止与上面下来的人发生碰撞。缓降管的入口处位于径向环箍2处,径向环箍2将软质内管1撑开,方便逃生人员进入。上一节缓降管的出口与下一节缓降管的入口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靠近每个缓降管的入口位置处的每层的防火钢构管体5上开有逃生入口7,任何楼层的逃生人员打开本楼层的逃生入口7,就可以进入软质内管1,下滑逃生。缓降管固定座4外侧固定在防火钢构管体5内上下楼层衔接口6处,内侧与缓降管入口处的径向环箍2牢固连接,起到固定单楼层缓降管的作用。发生紧急情况时,楼层内人员首先打开逃生入口7,用手握紧上层单楼层缓降管的下口,以防止与从上层滑下来的人员发生碰撞,然后进入缓降管,松手滑下,下滑过程中受松紧束环3的不断阻碍,速度保证在安全范围内,-->从一个单楼层缓降管滑出后刚好进入下一个单楼层缓降管,直至安全到达地面。软质内管1具有抗静电的作用,下滑过程中不会产生令人不适或造成危险的静电,防火钢构管体5外面的防火材料可以保护缓降管里面的人员不被烧伤,如果建筑物中间着火,上层人员也可以安全的通过火场到达地面。防火钢构管体5最上部装有一个涡轮排风系统8,当建筑物发生火情时,一般都要中断电力供应,该排风系统不需要外界的电力供应也能工作,可以将逃生装置内的烟雾排到室外,避免烟雾伤害逃生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包括软质内管、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其中,软质内管外表面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具有松紧效果的松紧束环和直径相当与内管外径的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将软质内管收紧,而径向环箍将软质内管撑开,松紧束环和径向环箍交替设置,使软质内管的形状成为若干个相互对接的漏斗形状组成的管状物,其特征在于:多个具有一定长度的软质内管分别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一个软质内管构成一个单楼层缓降管,每个缓降管的出口为松紧束环下方合适长度处,缓降管的入口通过固定座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上一节缓降管的出口与下一节缓降管的入口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靠近每个缓降管的入口位置处的每层的防火钢构管体上开有逃生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楼共用式逃生缓降装置,包括软质内管、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其中,软质内管外表面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具有松紧效果的松紧束环和直径相当与内管外径的径向环箍,松紧束环将软质内管收紧,而径向环箍将软质内管撑开,松紧束环和径向环箍交替设置,使软质内管的形状成为若干个相互对接的漏斗形状组成的管状物,其特征在于:多个具有一定长度的软质内管分别安装于防火钢构管体内,一个软质内管构成一个单楼层缓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香
申请(专利权)人:刘慧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