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望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33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舱门,逃生舱内设有一撑杆和一梯子,撑杆和梯子的一端与逃生舱的底部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撑杆与逃生舱底部之间设有一气撑。使用时逃生舱设置在建筑物的墙体中,逃生者打开逃生舱前舱门并推开逃生舱后舱门,推出逃生梯和撑杆,逃生者将安全带捆绑到腰间挂好安全钩后站到梯子上,通过手柄的握紧和放松来控制稳降器的下滑,并保证下降速度的稳定,使整个下滑过程安全而平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空速降装置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层或多层建筑物从墙内到墙外的逃生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高楼临时逃生器械通常分为单人使用的(如绳索、吊篮等)或多人同时使用的(如逃生伐、逃生仓等),但这些逃生器械往往一落到底,无法在空中作停留,而且在下落的过程中,这些器械往往作自由落体运动,使用者对于下滑的速度无法进行控制,这不仅会加剧使用者的恐慌,而且危险系数较大,为紧急逃生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在高楼外墙的清洗领域也广泛运用这种器械,但现有的技术往往只是在操作工人腰间捆系上安全带,这种工作方式危险性较大,保护措施也不够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高楼临时逃生器械安全系数不够、落地速度较快、操作不方便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它主要包括一逃生舱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逃生稳降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舱门,逃生舱内设有一撑杆和一梯子,撑杆和梯子的一端与逃生舱的底部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撑杆-->与逃生舱底部之间设有一气撑。使用时本技术的逃生舱设置在建筑物的墙体中,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它主要包括一逃生舱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逃生稳降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舱门,逃生舱内设有一撑杆和一梯子,撑杆和梯子的一端与逃生舱的底部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撑杆与逃生舱底部之间设有一气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它主要包括一逃生舱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逃生稳降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舱门,逃生舱内设有一撑杆和一梯子,撑杆和梯子的一端与逃生舱的底部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撑杆与逃生舱底部之间设有一气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逃生稳降器上设有带索和一安全带,带索顶部开叉,开叉的一端与逃生舱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望轩
申请(专利权)人:姜望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