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外接式扫描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170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外接式扫描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扫描装置及影像形成装置。扫描装置用以对数据媒体进行馈送式双面扫描而输出双面影像信号。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电性连接或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扫描装置,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扫描装置,接收所述双面影像信号,并依据所述双面影像信号进行排版后产生最终数据,其中扫描装置的机械接合面与影像形成装置的机械接合面实质上平行于扫描装置的通道,数据媒体沿着通道行进。因此,可以利用外接的扫描装置来扩充影像形成装置的功能而获得图像处理设备,为使用者带来证件复印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外接式扫描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多功能事务机在扫描譬如证件、名片等小型的硬式文件时,无法使用馈送机构来完成。因此,用户必须使用平台式扫描功能配合手动翻面,在使用便利性上大打折扣。特别是,当使用平台式扫描功能时,小型的硬式文件的基准位置要放在哪个位置,也是对用户的一大考验,通常不熟悉的使用者必须经过多次尝试错误后,才能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举例而言,使用者先将证件的正面放置于扫描平台上,然后进行第一次复印,以产生第一复印稿。若使用者要将证件的正面与反面都复印在同一面上,那么使用者必须将第一复印稿放入手动供应匣,将证件翻面,并将置放位置平移一段距离,接着,进行第二次复印,以产生第二复印稿。若使用者要将证件的正面与反面都复印在复印稿的正反面上,那么使用者必须将第一复印稿放入手动供应匣,将证件翻面,并将置放位置对准于原本的位置,接着,进行第二次复印,以产生第二复印稿。这两种操作模式会为用户带来混淆及不便,使得使用者没有意愿来适用证件的复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外接式扫描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能为使用者带来证件复印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扫描装置及影像形成装置。扫描装置用以对数据媒体进行馈送式双面扫描而输出双面影像信号。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电性连接或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扫描装置,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扫描装置,接收所述双面影像信号,并依据所述双面影像信号进行排版后产生最终数据,其中扫描装置的
机械接合面与影像形成装置的机械接合面实质上平行于扫描装置的通道,数据媒体沿着通道行进。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利用外接的扫描装置来扩充影像形成装置的功能而获得图像处理设备,为使用者带来证件复印的便利性,专门复印证件的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一台扫描装置,配合各种多功能事务机(影像形成装置)来达到证件的快速复印的功能。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示意方块图;图2至图4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排版版面的多个例子的示意方块图;图5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依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示意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扫描装置100以及影像形成装置200。扫描装置100用于对数据媒体M进行馈送式双面扫描而输出双面影像信号DD1、DD2,且包括扫描组件10、控制处理器20以及电性接合接口102。在一个示例中,数据媒体M为证件,其尺寸符合ISO7810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尺寸的国际标准,可以分为具有ID-1(85.60×53.98毫米)、ID-2(105×74毫米)、ID-3(125×88毫米)及ID-000(25mm×15mm)四种规格,在此不再赘述。扫描组件10包括两个平行地设置的扫描模块11、12,两个扫描模块11、12之间定义出通道13。两个扫描模块11、12用于扫描数据媒体M的正面M1及反面M2,以获得正面模拟数据及反面模拟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接触式影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的扫描模块当作例子作说明,其具有体积小、耗电低的优点。但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电荷耦合组件影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CCD)type image sensor)的扫描模块。控制处理器20电连接至扫描组件10,用以控制扫描组件10的运作,并执行模拟至数
字转换程序,以将正面模拟数据及反面模拟数据转换成双面影像信号DD1及DD2。电性接合接口102电连接至控制处理器20。在本实施例中,电性接合界面102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界面。在一个示例中,影像形成装置200通过USB接口而可移除地电性连接及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扫描装置100(USB接口提供电性连接及一部分的机械连接)。在另一示例中,影像形成装置200通过两个USB接口而可移除地电性连接及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扫描装置100(USB接口提供电性连接及一部分的机械连接),以让影像形成装置200提供更高的工作电流给扫描装置100。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性接合接口102为一个无线连接接口,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影像形成装置200达成信号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设定来将影像形成装置200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该扫描装置100。控制处理器20通过电性接合接口102与影像形成装置200沟通,譬如输出其识别编号、最大扫描宽度等参数或甚至传送扫描装置100本身的驱动程序给影像形成装置200,以适用于不同厂牌型号的影像形成装置,或甚至可以适用于计算机。此外,扫描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馈送机构40,将数据媒体M沿着通道13馈送通过该扫描模块11、12,控制处理器20电连接至馈送机构40并控制馈送机构40的运作。在本实施例中,馈送机构40包括四个滚轮41、42、43以及44,定义出一个平面而非弯曲形的通道13,以让证件可以直直地通过。影像形成装置200为可移除地电性连接或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扫描装置100。此外,影像形成装置200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扫描装置100,接收双面影像信号DD1、DD2,并依据双面影像信号DD1、DD2进行排版后产生最终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影像形成装置200通过USB接口而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扫描装置100。在本非限制的例子中,影像形成装置200为多功能事务机,包括控制处理器210以及电连接至此控制处理器210的电性接合接口202、人机接口220、扫描模块230、打印模块240、传真模块250以及发送模块260。影像形成装置200通过电性接合接口202而电连接至电性接合接口102。电性接合接口102将双面影像信号DD1及DD2输出至影像形成装置200以供排版及输出用。此外,电性接合接口102接收来自影像形成装置200的电源以驱动扫描装置100的扫描组件10、馈送机构40及控制处理器20,避免外接电源所造成的接线混乱的问题。影像形成装置200检测电性接合接口102成功电连接至影像形成装置200后,提供排版选择接口IT1,并依据排版选择接口IT1的默认值(预先设定在影像形成装置200中)
或设定值(用户通过影像形成装置200的人机接口220来设定),来将双面影像信号DD1及DD2排版成版面P。值得注意的是,此默认值可以根据控制处理器20所输出的参数产生,以达到智能化的设定效果。也就是,控制处理器20还通过电性接合接口102输出多个扫描参数给影像形成装置200,该扫描参数对应于扫描模块11、12的工作参数以及馈送机构40的工作参数,影像形成装置200还依据该扫描参数产生排版选择接口IT1。在其他例子中,影像形成装置可以是一台打印机,而没有扫描、传真及/或发送模块。关于最终数据的处理方式,影像形成装置200可以利用打印模块240将最终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利用传真模块250将最终数据传真出去,利用发送模块260将最终数据处理成电子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装置,用以对数据媒体进行馈送式双面扫描而输出双面影像信号;及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电性连接或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所述扫描装置,所述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所述扫描装置,接收所述双面影像信号,并依据所述双面影像信号进行排版后产生最终数据,其中所述扫描装置的机械接合面与所述影像形成装置的机械接合面实质上平行于所述扫描装置的通道,所述数据媒体沿着所述通道行进。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30 TW 104221160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装置,用以对数据媒体进行馈送式双面扫描而输出双面影像信号;及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电性连接或可解除式的设定连接至所述扫描装置,所述影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机械连接至所述扫描装置,接收所述双面影像信号,并依据所述双面影像信号进行排版后产生最终数据,其中所述扫描装置的机械接合面与所述影像形成装置的机械接合面实质上平行于所述扫描装置的通道,所述数据媒体沿着所述通道行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通道实质上垂直于水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影像形成装置之间的电性接合接口位于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影像形成装置的所述机械接合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扫描装置的壳体具有V形收集口,连接至所述通道,所述V形收集口引导所述数据媒体进入所述通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扫描装置的壳体具有收集匣,连接至所述通道,所述收集匣承接被扫描完毕的所述数据媒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影像形成装置通过USB接口而可移除地电性连接及可移除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昌盛少澜朱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