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1683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颈椎前路钢板和钛网笼,钛网笼竖向置于颈椎前路钢板的一侧,在钛网笼上设有钢板连接螺孔,钢板连接螺孔的孔口开设在钛网笼的侧壁上,并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在前路钢板对应钛网笼上钢板连接螺孔的位置开设有钛网连接螺孔,钛网笼连接螺钉从颈椎前路钢板上的钛网连接螺孔旋入并穿过钛网笼上的钢板连接螺孔将钛网笼与颈椎前路钢板连接并锁紧;在前路钢板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颈椎锥体锁定螺孔。本实用新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中可以将颈椎前路钢板与钛网稳定连接,不增加操作时间,减少钛网移位,提高前路颈椎骨融合率,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是连接头颅与胸椎的一段椎骨,由7个椎体组成,椎体间由颈椎间盘连接,椎管内容纳脊髓,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损伤往往是致命的。目前治疗严重颈椎病和严重颈椎损伤往往需要前路次全切除多节颈椎椎体,再使用颈椎钢板和钛网内固定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因切除颈椎椎体多导致颈椎不稳,再加上现有的颈椎前路钢板和钛网是两种分开的固定装置,在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颈椎前路钢板或钛网的脱出,造成融合失败,引起诸多并发症,致使病人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死亡,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这是前路多节段颈椎次全切除+颈椎钢板、钛网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防止由于长节段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导致的内固定失效问题,维持颈椎的稳定,利于植骨的融合,且操作方便,不增加手术时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颈椎前路钢板和钛网笼,钛网笼竖向置于颈椎前路钢板的一侧,在钛网笼上设有钢板连接螺孔,钢板连接螺孔的孔口开设在钛网笼的侧壁上,并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在前路钢板对应钛网笼上钢板连接螺孔的位置开设有钛网连接螺孔,钛网笼连接螺钉从颈椎前路钢板上的钛网连接螺孔旋入并穿过钛网笼上的钢板连接螺孔将钛网笼与颈椎前路钢板连接并锁紧;在前路钢板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颈椎锥体锁定螺孔。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板连接螺孔和钛网连接螺孔分别有两个,均以钛网笼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钛网笼连接螺钉的螺帽上设有外螺纹,开设在颈椎前路钢板上的钛网连接螺孔和颈椎椎体锁定螺孔的孔口分别开设有螺帽凹槽,在螺帽凹槽内设有与连接螺钉螺帽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长度为25-65mm,宽20mm,厚3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钛网笼为中空圆柱形或椭圆柱型网状结构,其直径为12mm-15mm,长度为15-55mm,厚2.5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钛网笼上边缘至颈椎前路钢板上边缘的距离与钛网笼下边缘至颈椎前路钢板下边缘的距离相等。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颈椎前路钢板的板面中央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宽度为10mm,通孔的两侧与颈椎前路钢板两侧边缘的距离为5mm,两个钛网连接螺孔分别设置在通孔上下的位置,且每个钛网连接 螺孔距离通孔的距离为4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颈椎锥体锁定螺孔,两个颈椎锥体锁定螺孔以颈椎前路钢板的纵向中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颈椎前路钢板和钛网上分别设有连接螺孔,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中,特别是多节段的颈椎椎体次全切中,能稳定将颈椎前路钢板与钛网稳定相连,不增加操作时间,明显减少钛网移位,减少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提高前路颈椎骨融合率,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钛网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中:1—颈椎前路钢板,2—钛网笼,3—钢板连接螺孔,4—钛网连接螺孔,5—钛网笼连接螺钉,6—颈椎锥体锁定螺孔,7—螺帽凹槽,8—通孔,9—颈椎锥体,10—椎体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包括颈椎前路钢板1和钛网笼2,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的长度为25-65mm,宽20mm,厚3mm;所述钛网笼2为中空圆柱形或椭圆柱型网状结构,其直径为12mm-15mm,长度为15-55mm,厚2.5mm; 钛网笼2竖向置于颈椎前路钢板1的一侧中间的位置,确保钛网笼2上边缘至颈椎前路钢板1上边缘的距离与钛网笼2下边缘至颈椎前路钢板1下边缘的距离相等。如图2、图3所示,在钛网笼2上设有钢板连接螺孔3,在前路钢板1对应钛网笼2上钢板连接螺孔3的位置开设有钛网连接螺孔4,所述钢板连接螺孔3和钛网连接螺孔4分别有两个,均以钛网笼2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在钛网连接螺孔3和颈椎椎体锁定螺孔6的孔口分别开设有螺帽凹槽7,便于螺钉安装之后其螺帽不会凸出颈椎前路钢板1的外表面。如图4所示,钢板连接螺孔3的孔口开设在钛网笼2的侧壁上,并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如图2所示,钛网笼连接螺钉5从颈椎前路钢板1上的钛网连接螺孔4旋入并穿过钛网笼2上的钢板连接螺孔3将钛网笼2与颈椎前路钢板1连接并锁紧。在螺帽凹槽7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钛网笼连接螺钉的螺帽上设有与螺帽凹槽7上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连接颈椎前路钢板1与颈椎椎体5的椎体连接螺钉10的螺帽上也设有与螺帽凹槽7上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可以加强螺钉与颈椎前路钢板1的连接,将螺帽锁紧。如图3所示,在颈椎前路钢板1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颈椎锥体锁定螺孔6,两个颈椎锥体锁定螺孔6以颈椎前路钢板1的纵向中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颈椎前路钢板1上下端分别通过椎体连接螺钉10固定在次全切除颈椎相邻的颈椎椎体9上,椎体连接螺钉10和钛网笼连接螺钉5的长度均为12mm-16mm,直径4mm(包括螺纹);在颈椎前路钢板1的板面中央位置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宽度为10mm,通孔8的两侧 与颈椎前路钢板1两侧边缘的距离为5mm,既可以节约材料,又可以保证钢板的强度;两个钛网连接螺孔4分别设置在通孔8上下的位置,且每个钛网连接螺孔4距离通孔8的距离为4mm。本技术使用过程: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常规进行颈椎前路的椎体次全切、切除骨粒填满钛网笼2,将钛网笼2填塞至颈椎椎体切除处,安装颈椎前路钢板1于钛网笼2的一侧,并采用钛网笼连接螺钉5将钛网笼2与颈椎前路钢板1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椎体连接螺钉10将颈椎前路钢板1上下端分别与次全切除颈椎相邻的颈椎椎体9固定,C臂透视,见内固定位置可,缝合切口,无菌辅料包扎,手术完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颈椎前路钢板(1)和钛网笼(2),钛网笼(2)竖向置于颈椎前路钢板(1)的一侧,在钛网笼(2)上设有钢板连接螺孔(3),钢板连接螺孔(3)的孔口开设在钛网笼(2)的侧壁上,并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在前路钢板(1)对应钛网笼(2)上钢板连接螺孔(3)的位置开设有钛网连接螺孔(4),钛网笼连接螺钉(5)从颈椎前路钢板(1)上的钛网连接螺孔(4)旋入并穿过钛网笼(2)上的钢板连接螺孔(3)将钛网笼(2)与颈椎前路钢板(1)连接并锁紧;在前路钢板(1)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颈椎锥体锁定螺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颈椎前路钢板(1)和钛网笼(2),钛网笼(2)竖向置于颈椎前路钢板(1)的一侧,在钛网笼(2)上设有钢板连接螺孔(3),钢板连接螺孔(3)的孔口开设在钛网笼(2)的侧壁上,并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在前路钢板(1)对应钛网笼(2)上钢板连接螺孔(3)的位置开设有钛网连接螺孔(4),钛网笼连接螺钉(5)从颈椎前路钢板(1)上的钛网连接螺孔(4)旋入并穿过钛网笼(2)上的钢板连接螺孔(3)将钛网笼(2)与颈椎前路钢板(1)连接并锁紧;在前路钢板(1)靠近上、下边缘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颈椎锥体锁定螺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连接螺孔(3)和钛网连接螺孔(4)分别有两个,均以钛网笼(2)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笼连接螺钉(5)的螺帽上设有外螺纹,开设在颈椎前路钢板(1)上的钛网连接螺孔(3)和颈椎椎体锁定螺孔(6)的孔口分别开设有螺帽凹槽(7),在螺帽凹槽(7)内设有与连接螺钉螺帽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兵张建华张绪芳
申请(专利权)人:钟兵张建华张绪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