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还包括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的除尘器,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废弃混凝土来源属性强,无需特殊处理,设备少而精且能耗低,可实现多种再生材料的联合生产。掺再生砂的C30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且再生砂对坍落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适应性更好,再生砂最佳替代率为10%~30%。掺再生砂的M10砌筑砂浆抗压强度高于基准砂浆,且再生砂最佳替代率为15%~35%,所配制的再生干混M10砌筑砂浆各方面性能均符合国标《预拌砂浆》GB/T25181‑2010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砂石是一种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尤其是混凝土搅拌站在用砂高峰时砂的价格偏高,甚至没有天然砂提供。废弃混凝土除广泛存在于建筑垃圾中外,还存在于混凝土生产企业、工程质量检测单位、道路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因此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制作成再生骨料(再生砂石)进而生产再生混凝土既解决了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节省了天然砂石资源,同时对混凝土搅拌站由规模型逐渐向绿色环保型发展,以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华中科技大学设计了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的工艺流程。在这一工艺中,块体破碎、筛分均是碎石粗骨料生产的成熟工艺,在生产中关键是控制分选、洁净、冲洗等环节的工艺技术和质量。该工艺的重要特点是有一填充型加热装置,经加热、二级破碎、二级筛分后可获得高品质再生骨料。加热到300℃后,粘附在天然骨料表面的水泥石粘结较差的部分,或在一级破碎中天然骨料外已带有损伤裂纹的水泥石,在二级转筒式或球磨式碾压中都会脱落,剩下的粗骨料的强度相当于提高了。但加温、二级碾磨、二级筛分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技术专利CN203173995 U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渣联合粉磨资源化处理系统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是用来处理建筑废渣进而得到再生材料,包括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及再生微粉。其所指建筑废渣是对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剥离金属物、轻质可燃物和泥土之后形成的50~80mm的建筑废料。因此该专利是以建筑垃圾为切入点进行再生材料的生产,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诸如拆除、切割、筛选等,导致由再生骨料所生产的再生混凝土的成本
要高于普通混凝土,而经济性是阻碍再生混凝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另外,由再生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产业踯躅不前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再生混凝土质量与原生混凝土和砂浆性能、原生混凝土损坏状况、破碎方法和新混合料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只有预拌混凝土行业能够了解再生骨料所用的原生混凝土的资料,其他行业通常缺乏上述资料,因此混凝土搅拌站在研究和控制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混凝土搅拌站对自身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进行处置形成再生骨料进而生产再生混凝土不但可以消耗本企业的固体废弃物,而且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造价。再生混凝土是预拌混凝土产业实现升级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是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国内对物料细碎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大部分仍采用PEX细鄂式破碎机,破碎出料粒度达20~30mm,这是造成粉磨系统效率低下、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如要将物料的平均粒度降低,细碎及耐磨件的寿命极短,效益恶化。目前国内再生粗骨料的生产及其在混凝土上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专用于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及方法尚未有相关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包括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所述进料斗的输出口与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出口与所述细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出口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连接,且所述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以及所述筛分机分别与第一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柜控制,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还包括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连接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且所述除尘器与第二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柜控制,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优选的,所述细碎机包括三腔曲面型破碎腔。优选的,所述细碎机采用钨钛合金组合结构锤头。优选的,所述筛分机为直线型筛分机,其包括孔径分别为10mm、5mm、0.16mm的三层筛网。优选的,三层所述筛网分别与水平呈3°倾斜角。优选的,所述除尘器为滤筒干式除尘器,其采用褶式圆筒过滤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设有用于控制脉冲阀喷吹压缩空气的手动开关阀。优选的,所述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安装于混凝土地面,外部为钢结构,所述钢结构外部设有金属复合板,形成封闭防尘、防噪装置。本技术有益效果是:1、废弃混凝土来源属性强,无需特殊处理废弃混凝土可直接来源于混凝土施工现场、混凝土检测单位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利于混凝土工程企业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以及产业升级转型和技术创新,同时对缓解我国天然砂短缺及绿色混凝土及砂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设备少而精且能耗低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所需主要设备量少且为标准成熟设备(高效细碎机、直线型筛分机、滤筒式除尘器以及皮带输送给料机),电气化调节操作简单,主产品与副产品分类回收。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为开路系统,使生产的物料平衡易于掌握,因此在砂浆和混凝土企业应用前景较好。3、使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可实现多种再生材料(主产品再生砂,副产品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再生细粉及除尘后收集的再生微粉)的联合生产,且再生砂及再生瓜米石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比《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6~2011标准,本技术制备的再生砂的微枌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需水量比、坚固性、胶砂强度比、压碎指标均符合Ⅰ类再生细骨料的要求。颗粒级配属2区,细度模数符合中砂标准要求。对比《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标准,本技术制备的再生瓜米石微枌含量、坚固性、表观密度、吸水率、空隙率符合Ⅰ类或Ⅱ类再生粗骨料的要求,颗粒级配符合5~10mm单粒级要求。4、本技术制备的再生砂可应用于再生混凝土及再生干混砂浆由于再生砂中含有部分微粉(主要成分:水泥石、石粉和部分水化的胶凝材料),其吸水率高于天然砂,使得高品质再生砂混凝土的有效水胶比有所降低,从而使同样水胶比的混凝土,掺再生砂的C30混凝土的强度均高于基准混凝土。针对流动性、大流动性和流态混凝土,随着混凝土坍落度的提高,再生砂最佳替代率可从5%增大到30%,且再生砂对坍落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适应性更好。当配制干混M10砌筑砂浆时,再生砂替代率可从10%增大到50%,所配制的再生干混M10砌筑砂浆的稠度、稠度损失率、保水性、凝结时间及28天抗压强度均符合国标《预拌砂浆》GB/T25181-2010要求,尤其是掺再生砂的M10砌筑砂浆3天及28天抗压强度普遍高于基准砂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本技术所述废弃混凝土是指由混凝土生产企业、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水泥道路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材料。系统装置包括进料斗1、皮带输入机2、细碎机4、皮带输出机5、筛分机6;所述进料斗1的输出口与所述皮带输入机2的入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所述进料斗的输出口与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出口与所述细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出口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连接,且所述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以及所述筛分机分别与第一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柜控制,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还包括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连接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且所述除尘器与第二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柜控制,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所述进料斗的输出口与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出口与所述细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出口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连接,且所述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以及所述筛分机分别与第一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柜控制,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还包括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连接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且所述除尘器与第二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柜控制,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碎机包括三腔曲面型破碎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春元,卢洪波,余斌,毛山红,谢欢愉,区淑燕,房先宜,陈跃勋,唐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广州穗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