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292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传动齿,筒体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筒体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炒茶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
技术介绍
:茶叶炒干是通过高温蒸发鲜茶叶中的水分,使得茶叶变软,便于理条、整形或揉捻,同时将鲜茶叶中的青涩味散发出去,同时亦可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现有的炒干机中的滚筒在炒茶叶时,茶叶在滚筒内发生圆周方向的翻转而不进行轴线方向的移动,在卸料时,需借助其他工具将滚筒内的茶叶扒出来,增加劳动时间。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圆周上设有传动齿,筒体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筒体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有散热槽孔,所述散热槽孔上设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有滚轮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炒茶效率高。附图说明:图 1 为本专利技术滚筒主视图。图 2 为本专利技术滚筒左视图。图 3 为本专利技术滚筒三维结构图。图 4 为本专利技术滚筒在茶叶炒干机中的应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筒体22,筒体22的外圆周上设有传动齿220,在筒体22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223,筒体22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224。在筒体22上设有散热槽孔225,散热槽孔225上设有滤网。在筒体22的两端设有滚轮槽226。如图4,将本专利技术滚筒置于茶叶炒干机中保温桶21内,且筒体22的两端均伸出保温桶21外,筒体22上的两滚轮槽226支承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轮31上,在电机33的驱动下,筒体22在保温桶21内转动。本专利技术筒体22的左端为茶叶出料口,右端为茶叶进料口,在炒茶时,将茶叶置于筒体22内,向保温桶21内通入蒸汽用以加热筒体22,筒体22内的导料筋223有利于茶叶在筒体22内移动,导料板224有利于茶叶在筒体22上的卸出。散热槽孔225便于热量进入筒体22内,滤网能够有效的防止茶叶漏至保温桶21内。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筒体(22),所述筒体(22)的外圆周上设有传动齿(220),筒体(22)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223),筒体(22)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2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炒干机中的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筒体(22),所述筒体(22)的外圆周上设有传动齿(220),筒体(22)的内腔壁上设有螺旋状导料筋(223),筒体(22)的左端端口壁上均布有四根导料板(22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成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苏峰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