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及箱体的层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029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及箱体的层流控制方法,箱体结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腔道、第二腔道和回风腔道,第一腔道底部与第二腔道顶部连通,回风腔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连通,第一腔道底部装设有过滤器组件,箱体于靠近回风腔道的顶部装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入第一腔道的风机组件。控制方法包括启动风机组件将气体导入第一腔道,经过滤器组件过滤后进入第二腔道并对其内的瓶体作用,再经回风腔道回流至风机组件形成内循环层流。该箱体结构及层流控制方法具有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便于布局、可提高层压效果和热空气均匀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食品、制药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及箱体的层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基本都包含了预热段、加热段、冷却段三个组成结构,预热段和风冷形式的冷却段的风流通常采用外循环模式,从洗烘间或者室外进行采风,仅加热段采用内循环。三个结构段在风机出口位置和过滤器的中间设置了风罩组件,在网带的下方设置了回风框组件。现有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预热段和冷却段基本是采用的分流外循环,需要从室内或者室外进行大量采风,这样不便于洗烘间室内的风压平衡控制,同时因预热段的温度较低导致瓶子进入高温段后因温差过大出现热爆瓶现象,而且各个箱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加大材料和加工成本的同时,也不便于内部结构的检修和保养,此外各个箱体的内部风流通道的空间利用率不高,不利于风流均匀性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便于布局、可提高层压效果和热空气均匀性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及箱体的层流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所述箱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腔道(11)、第二腔道(12)和回风腔道(13),所述第一腔道(11)底部与第二腔道(12)顶部连通,所述回风腔道(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道(11)和第二腔道(12)连通,所述第一腔道(11)底部装设有过滤器组件(2),所述箱体(1)于靠近回风腔道(13)的顶部装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入第一腔道(11)的风机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腔道(11)、第二腔道(12)和回风腔道(13),所述第一腔道(11)底部与第二腔道(12)顶部连通,所述回风腔道(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道(11)和第二腔道(12)连通,所述第一腔道(11)底部装设有过滤器组件(2),所述箱体(1)于靠近回风腔道(13)的顶部装设有用于将气体导入第一腔道(11)的风机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4)呈竖向布置并伸至回风腔道(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件(2)包括过滤器(21)和压紧件(22),所述过滤器(21)设置在第一腔道(11)底部并承载在第二腔道(12)顶部,所述压紧件(22)装设在第一腔道(11)的两侧的箱壁上并压紧过滤器(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用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开设有与回风腔道(13)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森冰曾宪喜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