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华专利>正文

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57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它包括车体、车厢、车厢的活动顶,车厢内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一侧为控制操作台,操作台另一侧上放置一悬浮器,操作台另一侧下有卷扬机、发电机;悬浮器的壳体内有马达、马达上装水平方向的螺旋桨,壳体顶上装有应急降落伞,马达底部与脚架顶部之间云台上装摄像头,摄像头两侧的云台上装发射器上有腰环和救生绳的一端,救生绳的另一端以及绕置在卷扬机上,壳体下部连接机身架上装扬声器,机身架后端装小马达,小马达上装有纵向的小螺旋桨,马达和小马达分别以导线与发电机连接,云台上的摄像头和发射器、机身架上的扬声器以及应急降落伞分别以导线与控制操作台连接,小马达以导线与变频器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
本技术属于一种对高层救援的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
技术介绍
目前,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经常劫持人质,而有些人质被劫持到几层以上的建筑物内,进出口被封死,反恐人员看不到室内情况,所以对于战备决策有影响。当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时,通道因火势被封住时,救援人员无法进入现场,又观察不到楼层室内中是否有被困人员,也无法进行援助,使的被捆在高层建筑内的人员不能及时撤离现场,而丧失了宝贵生命。在火灾发生时,在无通道可选择时,许多人本能的都会聚集到阳台上或窗前呼喊求救。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城市,从国外进口一种高空摇臂救生车,这种救生车对通往火灾现场的街道有要求,街道狭窄就无法进入,还由于机械臂救动作较慢,成本过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观察、救生功能的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车体、车厢、车厢的活动顶,车厢内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一侧为控制操作台,操作台另一侧上放置一悬浮器,操作台另一侧下有卷扬机、发电机;悬浮器上有马达、马达上装水平方向的螺旋桨,马达和螺旋桨置于壳体内,壳体顶上装有应急降落伞,马达底部与脚架顶部之间有云台,云台上装摄像头、摄像头二侧的云台上装发射器,发射器上有腰环和救生绳的一端,救生绳的另一端绕置在卷扬机上,壳体下部连接机身架,机身架上装扬声器,机身架后端装有小马达,小马达上装有纵向的小螺旋桨,马达和小马达分别以导线与发电机连接,云台上的发射器、摄像头和机身架上的扬声器以及应急降落伞分别以导线与控制台连接,小马达以导线与变频器连接。本技术由于利用螺旋桨,产生一个向上升力,将悬浮器上配置的摄像头、扬声器以及救生绳和保险腰环,带至高层火灾现场处,通过摄像头传递的图像,使救援人员在车厢内的控制操作台前的显示器上搜索各层被捆人-->员;若发现被捆人员,通过控制台前的麦克风进行指挥,并由发射器将救生绳发射给被捆人员,通过扬声器指导被捆人员将救生绳固定牢,被捆人员带好保险腰环顺救生绳滑落到车体顶部的平台上。由于悬浮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在悬浮状态下还可前后行走的特点。因此能快速有效解救被捆人员,而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悬浮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电动卷闸门机构1、悬浮器2、显示屏3、变频器4、控制操作台5、控制杆8、麦克风9、车体10、活动顶11、壳体12、马达13、螺旋桨14、发射器15、扬声器16、摄像头17、云台18、脚架19、小马达20、小螺旋桨21、救生绳22、横杆23、斜撑杆24、隔板25、气球26、降落伞27、机身架28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它是一个汽车的车体10、车体10上的车厢顶为活动顶11,活动顶11为卷闸门结构,电动卷闸门机构1装在车厢前端的顶上。车厢顶和车厢后壁可以为一体结构的卷闸门。车厢内设置操作台5,操作台5上装一隔板25,隔板25一侧(车厢后部)为控制操作台,控制操作台前面的车厢底板上放置座椅,控制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屏3、变频器4、控制杆8、麦克风9等,隔板25另一侧的操作台5上放置一悬浮器2,隔板25另一侧的操作台5也就是悬浮器2的起降平台,起降平台的下面安置卷扬机6、发电机7。隔板25采用透明材质。参照图3,悬浮器2上部有马达13、马达13上装水平方向的螺旋桨14,马达13和螺旋桨14置于由护网构成的壳体12内,壳体12的外轮廓为飞碟形状。壳体顶上装有应急降落伞27,应急降落伞为传统降落伞27结构。马达13底部与脚架19顶部之间有云台18,脚架19是由二组斜撑杆24、与二组斜撑杆24下端分别连接的横杆23组成的“∧”形框架,云台18上装摄像头17,摄像头17两侧的云台18上装发射器15,发射器15为气体发射器(为已有技术),发射器15内放置腰环和救生绳22的一端,救生绳22的另一端绕置在卷扬机7上,壳体12下部连接机身架28,机身架28前端装扬声器16,机身架28后端装有小马达20,小马达20上装有纵向的小螺旋桨21,小螺旋桨21起平衡悬浮器的作用。马达13、小马达-->21以导线与发电机7连接,云台18上装摄像头17、发射器和机身架28上的扬声器16以及急降落伞27分别以导线与控制操作台连接或无线电连接,小马达20以导线与变频器4连接。悬浮器下部由牵引线与卷扬机连接,通过控制卷扬机对引线的收放,就能控制悬浮器的升降。操作台的显示及控制设备以导线与发电机连接或无线连接,控制操作台上的控制杆8以导线与卷扬机6连接。工作过程:当发生恐怖事件人员被绑架或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操作人员将此车开往事发现场,停在适当位置下方,操作人员打开车厢上活动顶,启动发电机,悬浮器马达转动,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上升,根据需要的高度,操作人员会控制悬浮器停下,通过悬浮器上摄像头,车厢内操作人员可观察到所需要的情况资料,根据火灾情况,并可马上实施救生方案,通过观察指挥被捆人员如何利用由悬浮器发射给被捆人员的腰环和救生绳,使被捆人员顺救生绳滑落得以快速逃生。完成援救工作后,操作人员控制卷扬机收紧控制绳,悬浮器会慢慢下降,会自动降至其平台上。另外悬浮器上设有应急保险降落伞,万一悬浮器有故障,降落伞会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瞬间打开,使悬浮器不会有其它危险。实施例2,参照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为了提高升降机的上升力度,只是悬浮器2的壳体12上部装气球26,气球26为环形氦气球,气球26是环置在壳体12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它包括车体、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的顶为活动顶(11),车厢内设置操作台(5),操作台(5)一侧为控制操作台,操作台(5)另一侧上放置一悬浮器(2),操作台(5)另一侧下有卷扬机(6)、发电机(7);悬浮器(2)上有马达(13)、马达(13)上装水平方向的螺旋桨(14),马达(13)和螺旋桨(14)置于壳体(12)内,壳体(12)顶上装有应急降落伞(27),马达(13)底部与脚架(19)顶部之间有云台(18),脚架(19)居中装摄像头(17),摄像头(17)两侧的脚架(19)上装发射器(15),发射器(15)内装有腰环和救生绳(22)的一端,救生绳(22)的另一端绕置在卷扬机(6)上,壳体(12)下部连接机身架(28),机身架(28)后端装有小马达(20),小马达(20)上装有纵向的小螺旋桨(21),马达(13)和小马达(21)分别以导线与发电机(7)连接,云台(18)上的发射器(15)和摄像头(17)、机身架(28)上的扬声器(16)以及应急降落伞(27)分别以导线与控制操作台连接,小马达(21)以导线与变频器(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悬浮高空侦察指挥救生车,它包括车体、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的顶为活动顶(11),车厢内设置操作台(5),操作台(5)一侧为控制操作台,操作台(5)另一侧上放置一悬浮器(2),操作台(5)另一侧下有卷扬机(6)、发电机(7);悬浮器(2)上有马达(13)、马达(13)上装水平方向的螺旋桨(14),马达(13)和螺旋桨(14)置于壳体(12)内,壳体(12)顶上装有应急降落伞(27),马达(13)底部与脚架(19)顶部之间有云台(18),脚架(19)居中装摄像头(17),摄像头(17)两侧的脚架(19)上装发射器(15),发射器(15)内装有腰环和救生绳(22)的一端,救生绳(22)的另一端绕置在卷扬机(6)上,壳体(12)下部连接机身架(28),机身架(28)后端装有小马达(20),小马达(20)上装有纵向的小螺旋桨(21),马达(13)和小马达(21)分别以导线与发电机(7)连接,云台(18)上的发射器(15)和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华宋有洲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华宋有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