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锋专利>正文

直线往复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545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往复气缸,其包括:缸体、端盖、弹簧、活塞组件以及活塞轴;端盖安装于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和端盖限定的空间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塞的前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活塞轴穿过所述端盖,并与所述活塞的后端相抵靠,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塞轴上,并位于所述缸体和活塞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其可实现活塞的持续往复运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连接自动控制系统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往复气缸
技术介绍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气缸工作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气缸可分为往复直线运动型气缸和往复摆动型气缸。往复直线运动型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膜片式气缸和冲击气缸。然而,上述往复直线运动型气缸为了实现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常需要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如此,导致气缸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往复气缸,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提供一种直线往复气缸,其包括:缸体、端盖、弹簧、活塞组件以及活塞轴;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和端盖限定的空间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塞的前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活塞轴穿过所述端盖,并与所述活塞的后端相抵靠,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塞轴上,并位于所述缸体和活塞之间。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塞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活塞轴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缸体相抵靠。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缸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可与所述活塞头的端部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分别靠近所述活塞的前端和后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活塞具有运动行程下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活塞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设置,所述活塞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活塞头上还套装有限位件。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端盖中还设置有静音装置。作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的改进,所述静音装置为消声棉或者铜质消声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其可实现活塞的持续往复运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连接自动控制系统的弊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其中,活塞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其中,活塞位于第二极限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2中,箭头代表气流的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包括:缸体10、端盖20、弹簧30、活塞组件以及活塞轴50。所述端盖20安装于所述缸体10的一端,所述端盖20与缸体10共同限定所述缸体10的内部空间。所述缸体1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缸体10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2,该第二凹槽12与所述端盖20相对设置。此外,所述端盖20中还设置有静音装置21,优选地,该静音装置21为消声棉或者铜质消声器。从而,通过设置所述消声棉或者铜质消声器,可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减少气缸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所述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10和端盖20限定的空间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41和活塞头42。其中,所述活塞头4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41的前端,相应地所述活塞头42中形成有安装腔,从而,所述活塞头4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同时,所述第二凹槽12可与所述活塞头42的端部相配合。所述活塞头42上还套装有限位件421。所述活塞41与所述缸体10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61,所述活塞41的前端与所述缸体10之间形成第二腔体62,所述活塞41的后端与所述缸体10之间形成第三腔体63。同时,所述活塞41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一腔体61的通道。此外,为了形成所述第一腔体61,所述活塞41与所述缸体1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1和第三密封圈72,所述第二密封圈71和第三密封圈72分别靠近所述活塞41的前端和后端设置,且所述第二密封圈71和第三密封圈72在所述缸体10和活塞41之间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活塞轴50穿过所述端盖20,并与所述活塞41的后端相抵靠,所述弹簧30套装于所述活塞轴50上,并位于所述缸体10和活塞41之间。同时,所述端盖20与所述活塞轴5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此外,为了辅助弹簧30的安装,所述活塞轴50的端部设置有挡板51,所述弹簧30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51和缸体10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活塞41具有运动行程下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簧30处于拉伸状态,此时,弹簧30提供活塞41的回复力;所述活塞41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所述弹簧30提供活塞41的驱动力。同时,所述活塞41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三密封圈72与所述环形凹槽11相对设置,所述活塞41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第二密封圈71与所述环形凹槽11相对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直线往复气缸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其可实现活塞的持续往复运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连接自动控制系统的弊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往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气缸包括:缸体、端盖、弹簧、活塞组件以及活塞轴;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和端盖限定的空间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塞的前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活塞轴穿过所述端盖,并与所述活塞的后端相抵靠,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塞轴上,并位于所述缸体和活塞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往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气缸包括:缸体、端盖、弹簧、活塞组件以及活塞轴;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和端盖限定的空间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活塞的前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活塞轴穿过所述端盖,并与所述活塞的后端相抵靠,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塞轴上,并位于所述缸体和活塞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塞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轴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缸体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可与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锋
申请(专利权)人:沈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