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55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使用的往复式救生装置,包括车体和绳子,在所述车体内安装有阻尼机、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和电控柜,所述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与电控柜上的调速旋钮连接,所述阻尼机与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由定子、转子和绳筒组成,所述绳筒通过绳子与转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有车轮,移动灵活方便,在意外发生时可以迅速地将其推到合适位置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和逃生人数选择不同的下降速度,这样可以减少逃生人员在紧急时刻的心理压力,安全逃离危险地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在使用状态下任意悬停,以帮助不同楼层的逃生人员成功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高楼灾难发生时,可以移动往复式救生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的紧缺,建筑越来越向高空发展,向空中要房将是人类今后城市建设的趋势,高层建筑增多使得高楼灾难所带来的危害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高楼救生设备没有普及,灾难发生时,靠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救出高楼被困人员。现有的群体逃生设备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现有救生设备需要电源驱动,而在灾难发生时,电源被切断的几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救生器本身就带有危险性;2)现有救生设备大部分采用机械摩擦原理来实现缓降救生,其结构设计不能保证安全使用;3)现有救生设备操作复杂,需要进行人员培训或直接由救援人员遥控操作,不利于紧急状况时救生工作的开展;4)现有的救生设备都是单次救生,无法实现往复不间断救生,设备的回收十分浪费时间,大大降低了救生效率;6)大部分群体救生设备都是固定安装在楼顶或者固定于特定的救生层上,无法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使用的往复式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包括车体和绳子,在所述车体内安装有阻尼机、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和电控柜,所述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与电控柜上的调速旋钮连接,所述阻尼机与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由定子、转子和绳筒组成,所述绳筒通过绳子与转子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有车轮,移动灵活方便,在意外发生时可以迅速地将其推到合适位置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和逃生人数选择不同的下降速度,这样可以减少逃生人员在紧急时刻的心理压力,安全逃离危险地带;本专利技术可满足1-4人同时逃生,大大加快了救生速度,增加了逃生人员逃生机会;本专利技术采用可折叠回收式,不使用时可以收成一个柜体,方便美观;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电源,可以保证在大楼失火并被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正常使用,保障了救生活动的正常进行;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使用状态下任意悬停,以帮助不同楼层的逃生人员成功逃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待用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机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车体5,在车体5内部安装有阻尼机6、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和电控柜7。在车体5下方安装有车轮9,车轮9由两个直轮和两个万向轮组成。为了缓解本专利技术在最大负荷运行时的冲击,在车体5上安装了一套可折叠的可调式支撑架,可调式支撑架由支撑主体4、伸出臂3、斜支撑臂2和支撑台1组成,支撑主体4通过铰链安装于车体5上,2根伸出臂3、2根斜支撑臂2和2个支撑台1通过铰链安装于支撑主体4上,其中支撑主体4、伸出臂3和斜支撑臂2呈三角支撑。为了增加可调式支撑架的稳定性,在车体5与支撑主体4之间还安装了上拉杆12和下拉杆20,使支撑主体4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向后倾覆,有效地保证了救生过程的安全可靠,其中上拉杆12和下拉杆20通过挂扣连接在一起。支撑台1可以支撑在不同高度的窗台上,这样可以将车体5固定,大负荷运行时也不会移动,也可以有效地将支点前移,配合车体内部配重及自身重量,有效地防止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装置在救生过程中向前倾覆的可能。伸出臂3两端设置有两个滑轮,用于过钢丝绳。不使用时,支撑台1可以向支撑主体4的中间折叠回收;斜支撑臂2可以取下,再将伸出臂3向支撑主体4折叠回收;松开上拉杆12和下拉杆20之间的挂扣,将支撑主体4、伸出臂3和支撑台1向车体5内折叠回收,回收成一个柜体样式,如图3所示,不会影响大楼的美观,不妨碍他人的通行,便于存放。为防止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装置在大负荷运行时车体发生摇摆抖动,本专利技术在车轮9的两个万向轮上设置有脚踏式刹车装置,并在车体5下安装了两个可伸缩式支撑座8,支撑座8支撑在地面上,有效保证救生装置平稳运行和逃生人员的安全获救。本专利技术采用阻尼机6和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通过电路来转化消耗人体在高处的重力势能及下降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度,达到减速的目的。阻尼机6由定子14、转子13组成,如图4所示,逃生人员的重力势能通过钢丝绳带动绳筒16转动,绳筒16经过变速轴承15的变速使转子13高速转动,高速转动的转子13在磁场内产生电流,将吊环所携带的逃生人员的下-->降势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吸收并以热能的方式消耗掉,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与电控柜7上的调速旋钮连接,通过控制电控柜7上的调速旋钮来改变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的电阻值,使逃生人员以安全的下降速度逃离危险地带。上述阻尼机6可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由永磁转子和定子组成,所述永磁转子上的永磁体采用多段永磁体组成,多段永磁体沿轴向布置在转轴上。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永磁体的段数来调节有效永磁场强度,从而达到调节电机功率的目的,能制作功率非常大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并且由于采用多段式永磁体,每一段永磁体相对来说就小一些,工作时受到离心力作用就不容易损坏,提高了永磁体的使用寿命。上述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可采用可调节电阻器,如图5所示,阻尼机6输出的电流经过三相整流桥堆整流后由印制板电路接入到电阻器。可调节电阻器可以增加或减少单位时间里的散热量而导致下降速度加快或减慢,从而达到调节人体下降速度的目的,而又可使阻尼机6及整个电磁回路的温度在额定温度以下,这种热平衡可以保证阻尼机6的特性不会发生改变,从而持续正常工作,达到多批次群体逃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刹车装置与变速轴承15相连,刹车装置采用抱刹结构,该结构稳定且调试和维护方便,当本专利技术的救生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悬停救助下面楼层的逃生人员时,刹车平稳,冲击力小。用于控制刹车装置的刹车盒21平时放置在车体5内部,使用时可放置在车体5的平台上,也可放置在阳台上,方便逃生人员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筒双动”的结构,即将一个绳筒16分成左右两半,在绕绳时采用一正一反的绕线法,这样当一边在收绳时,另一边就在放绳,从而实现了“一筒双动”的往复式逃生的目的,即钢绳的一边在逃生,另一边在收绳,大大简化了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并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的钢丝绳平时卷在储绳筒上并放置于车体5内,车体5内设置有导轮装置11,导轮装置11由四个滑轮组成,用于储绳筒上的钢丝绳通过,起到变向过渡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车体5四周均采用了门式结构,使用方便,容易维护和维修;本专利技术采用变速轴承15来提高转子13的转动速度,使整个变速过程安全快捷,结构更加紧凑。在意外突发事件发生时,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1)选择好放置救生装置的位置后锁上车轮9,将支撑座8支撑于地面上,揭开车体5的上盖;2)拉起支撑主体4,将上拉杆12和下拉杆20快速连接上;3)拉起伸出臂3,接上斜支撑臂2;4)拉出支撑台1并固定在逃生窗口的窗台上;5)放下储绳筒中的钢丝绳至地面,采用电控柜7上的调速旋钮选择好适当的下降速度档位;6)逃生人员穿上救生衣上到平台,将救生衣上的安全锁挂在钢丝绳末端的安全-->环内,松开刹车,逃生人员向下跳落,由阻尼机6控制逃生人员匀速下降至地面。重复步骤6)即可实现群体逃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包括车体(5)和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5)内安装有阻尼机(6)、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和电控柜(7),所述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与电控柜(7)上的调速旋钮连接,所述阻尼机(6)与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连接,所述阻尼机(6)由定子(14)、转子(13)和绳筒(16)组成,所述绳筒(16)通过绳子与转子(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包括车体(5)和绳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5)内安装有阻尼机(6)、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和电控柜(7),所述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与电控柜(7)上的调速旋钮连接,所述阻尼机(6)与可调式电能接收转化装置(10)连接,所述阻尼机(6)由定子(14)、转子(13)和绳筒(16)组成,所述绳筒(16)通过绳子与转子(1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5)上安装有可调式支撑架,所述可调式支撑架由支撑主体(4)、伸出臂(3)、斜支撑臂(2)和支撑台(1)组成,所述支撑主体(4)安装于车体(5)上,所述伸出臂(3)、斜支撑臂(2)和支撑台(1)安装于支撑主体(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往复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5)与支撑主体(4)之间还安装有上拉杆(12)和下拉杆(20),所述上拉杆(12)和下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峰曹从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