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半干型大头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920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干型大头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有:将新鲜大头菜进行清洗,挑选,切分的预处理;在90‑100℃的,浓度为1‑5%的食盐溶液中漂烫10‑40s;在10‑30℃,浓度为6‑10%,料液比为1:2至1:9的食盐腌渍液中浸渍12‑36h;在热风干燥温度为40‑7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为20%‑40%;在200‑400MPa的超高压条件下处理5‑25min,取出并真空包装后得到半干型大头菜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添加护色类、防腐类食品添加剂,产品盐含量低,水分活度较低,在常温条件下,保藏时间较长,风味浓郁,营养丰富且食用后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开袋即食,也可作为佐料、配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半干型大头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头菜,学名芜菁甘蓝(Brassica napobrassica)又名土苤蓝、洋蔓菁、洋疙瘩、洋大头菜、卜留克、瑞典芜菁,十字花科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根用芥菜,叶色深绿,叶面有白粉,叶肉厚,叶片裂刻深;根部呈球形或纺锤形,肉质组织细密;大头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糖类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据医学研究表明,食用大头菜具有解毒消肿、防癌抗癌、利尿除湿等医疗作用。大头菜芥辣味较重,鲜食品质不佳,且不耐贮藏,一般加工处理后食用口味更佳。大头菜主要是以其肥大的肉质根为主要产品,大头菜叶少量饲用或弃而不用,导致巨大浪费,目前对大头菜进行加工的技术比较单一,主要加工途径是腌制。而传统大头菜工艺均采用高盐,食盐含量在15%-20%之间,口感太咸,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另外,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也使得生产和销售受到限制,无法大量进入市场。大头菜采收后,一般采用晾干和盐脱水这两种方式进行脱水,风干耗时长,易受天气影响;利用高浓度的盐脱水易使细胞破裂,导致营养物质严重流失;以上方法均难以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干型大头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大头菜切分:将新鲜大头菜可食部清洗干净,沥干水分,茎叶部分保持整片,根部切成厚度为2mm‑4mm的片;(2)配制腌渍液:一份食盐溶液的浓度为1‑5%,另一份食盐溶液的浓度为6‑10%;(3)漂烫:将切分好的大头菜在90‑100℃,浓度为1‑5%的食盐溶液中漂烫10‑40s,料液比为1:2至1:5,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切分好的大头菜,沥干;(4)浸渍:将漂烫沥干后的大头菜置于缸内,加入10‑30℃、浓度为6‑10%的食盐腌渍液,浸渍的料液比为1:2至1:9,封盖,浸渍12‑36h;(5)热风干燥:将浸渍后的大头菜取出沥干,再放入鼓风干燥箱,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干型大头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大头菜切分:将新鲜大头菜可食部清洗干净,沥干水分,茎叶部分保持整片,根部切成厚度为2mm-4mm的片;(2)配制腌渍液:一份食盐溶液的浓度为1-5%,另一份食盐溶液的浓度为6-10%;(3)漂烫:将切分好的大头菜在90-100℃,浓度为1-5%的食盐溶液中漂烫10-40s,料液比为1:2至1:5,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切分好的大头菜,沥干;(4)浸渍:将漂烫沥干后的大头菜置于缸内,加入10-30℃、浓度为6-10%的食盐腌渍液,浸渍的料液比为1:2至1:9,封盖,浸渍12-36h;(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婷陈振林谢冬娣汤泉陈伟玲陈玉玲黄柳慧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