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3811 阅读:78 留言:1更新日期:2016-09-07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它是将标记液注射到泥鳅幼鱼的背鳍基部或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注射时针头沿尾部向头部方向插入皮肤与肌肉间隙,注射标记液,同时将注射器针头缓慢向外抽出,使注射的标记液呈均匀的长条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向每只泥鳅幼鱼注射一种到四种的标记液,用于区分多个不同来源家系,而且标记后的泥鳅幼鱼存活率高,标记清晰、保存能力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可操作性强、步骤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目前,我国泥鳅人工养殖所用苗种大部分是从野外捕获,而野生泥鳅苗种个体大小参差不齐、生长性能不佳、环境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泥鳅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泥鳅良种的选育是现在研究的热点,而良种选育过程中不同来源家系的养殖性能评估至关重要,其结果决定了今后良种选育的方向且其准确性决定了良种选育的效率和成功与否。在传统良种选育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不同鱼池或鱼缸在尽可能相同条件的养殖方式下开展养殖生产性能评估。但是因为良种选育往往周期较长,不同来源的家系较多,所以很难保证在较长选育周期里多个不同鱼池或鱼缸的饲养条件一致,最终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因此,如何实现在较长的选育周期里众多不同来源家系能够同池或同缸混养是泥鳅良种选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用于有效且经济地实现在较长的选育周期里众多不同来源家系能够同池或同缸混养,提高生产性能评估准确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良种选育家系中选取个体健壮灵活均匀的泥鳅幼鱼,全长大于70mm,体重大于2g;(2)将荧光胶体染料和固化剂按8~15∶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标记液,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已二胺10~20%、二乙烯三胺20~30%、苯二甲胺20~40%、环氧丙烷丁基醚20~30%、丙烯晴5~20%;(3)用步骤(2)中的标记液对泥鳅幼鱼进行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或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注射方法是:将注射器针头沿尾部向头部方向插入皮肤与肌肉间隙,注射标记液,同时将注射器针头缓慢向外抽出,使注射的标记液呈均匀的长条状,长度为1.5~2.5cm,注射器针头抽出后,用灭菌棉擦去针孔处周围残留的标记液。优选地,所述荧光胶体染料的颜色为红色或黄色或绿色或橙色,优选地,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已二胺15%、二乙烯三胺23%、苯二甲胺30%、环氧丙烷丁基醚22%、丙烯晴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向每只泥鳅幼鱼注射一种到四种的标记液,用于区分多个不同来源家系,而且标记后的泥鳅幼鱼存活率高,标记清晰、保存能力强。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可操作性强、步骤简单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专利技术人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对如何实现在较长的选育周期里众多不同来源家系能够同池或同缸混养这个问题展开研究,最终探索出该办法。本专利技术选取4个可标记部位(左侧背鳍基部、右侧背鳍基部、左侧臀鳍基部、右侧臀鳍基部)中的1-4个进行标记,结合4种不同颜色的标记可组合成624种不同标记类型,即在长达12个月甚至以上的饲养周期中,可以在同一饲养环境条件下,共同养殖良种选育家系达624种。很好解决了如何实现在较长的选育周期里众多不同来源家系能够同池或同缸混养的难题。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泥鳅幼鱼的选择在良种选育家系中选取个体健壮灵活均匀的泥鳅幼鱼,共128条,平均全长75mm,平均体重2.5g。按照颜色要求分为4组,分别为红色组、绿色组、蓝色组、橙色组,每组32尾泥鳅幼鱼。其中红色组注射一针,16尾左侧背鳍基部注射,另16尾左侧臀鳍基部注射。绿色组注射两针,16尾背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注射,另16尾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注射。蓝色组注射三针,16尾背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和臀鳍基部的右侧分别注
射,另16尾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和背鳍基部的右侧分别注射。橙色组注射四针,32尾均为背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和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注射。2.标记液配制及注射使用在美国西北海洋科技公司购买的荧光标记注射用具,在1mL注射器中将荧光胶体染料和固化剂(已二胺15%、二乙烯三胺23%、苯二甲胺30%、环氧丙烷丁基醚22%、丙烯晴10%)按10:1的比例混合均匀,成为标记液,转移至0.3mL注射器备用。根据泥鳅幼鱼分组情况按要求进行泥鳅幼鱼皮下注射,具体操作为将注射器针头沿尾部向头部方向插入皮肤与肌肉间隙,注射标记液,同时将注射器针头缓慢向外抽出,使注射的标记液呈均匀的长条状,2cm左右为佳,注射器针头抽出后,用灭菌棉擦去针孔处周围残留的标记液。3.饲养试验将标记号好的泥鳅幼鱼置于同一水泥池(5m×5m)中,经过12个月的合理饲喂。另选100条未做标记泥鳅作为对照。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泥鳅体重、全长及存活率结果见表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四个处理组和对照的全长、体重、成活率这三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本专利技术选取背鳍基部或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为注射部位不会影响到泥鳅幼鱼的生长,且可以向泥鳅幼鱼上做多个标记,从而可区分更多家系来源的泥鳅。表1处理组对泥鳅体重、全长及存活率的影响全长体重成活率红色组99.2±12.64a5.0±2.46a68.7a绿色组103.3±12.4a5.6±2.27a66.3a蓝色组105.1±11.3a5.2±1.71a70.6a橙色组106.0±14.2a5.7±3.01a65.6a对照组100.8±17.5a5.2±2.76a72.1a注:同列中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四种标记颜色在同一标记部位的视觉得分见表2。得分统计方法如下:标记清晰呈长条状得3分,标记清晰但有缺失得2分,标记呈点状但可辨认得1分,标记不可辨认得0分。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12个月的饲喂,四种标记颜色在同一标记部位得分均高于2分,也就是达到了在较长周期饲养下标记仍能够被清晰识别的程度,说明本专利技术选
择的两个标记部位、荧光胶体染料的颜色、固化剂配方以及注射方式有利于提高标记的保存能力。表2四种标记颜色在同一标记部位的视觉得分红色绿色蓝色橙色背鳍基部2.4a2.3a2.1a2.2a臀鳍基部2.3a2.2a2.2a2.3a注:同列中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良种选育家系中选取个体健壮灵活均匀的泥鳅幼鱼,全长大于70mm,体重大于2g;(2)将荧光胶体染料和固化剂按8~15∶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标记液,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已二胺10~20%、二乙烯三胺20~30%、苯二甲胺20~40%、环氧丙烷丁基醚20~30%、丙烯晴5~20%;(3)用步骤(2)中的标记液对泥鳅幼鱼进行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或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注射方法是:将注射器针头沿尾部向头部方向插入皮肤与肌肉间隙,注射标记液,同时将注射器针头缓慢向外抽出,使注射的标记液呈均匀的长条状,长度为1.5~2.5cm,注射器针头抽出后,用灭菌棉擦去针孔处周围残留的标记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良种选育中家系个体荧光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良种选育家系中选取个体健壮灵活均匀的泥鳅幼鱼,全长大于70mm,体重大于2g;(2)将荧光胶体染料和固化剂按8~15∶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标记液,所述固化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已二胺10~20%、二乙烯三胺20~30%、苯二甲胺20~40%、环氧丙烷丁基醚20~30%、丙烯晴5~20%;(3)用步骤(2)中的标记液对泥鳅幼鱼进行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或臀鳍基部的左右两侧,注射方法是:将注射器针头沿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娟徐秀文高坚彭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中国移动] 2023年01月27日 10:56
    现在还有这个吊坠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