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4332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眼球追踪装置(10)包括壳体(11)、图像传感器模组(12)、近红外光源(13)和连接器件(14);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夹持机构(15)夹持固定在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以外的表面;并且,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连接器件(14)与具有显示屏的智能终端(30)之间通信连接。优点:既具有对智能终端固定作用,又能够实现传统的人眼视线跟踪的功能,具有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组装简单、成本低、眼球追踪装置和具有显示设备的智能终端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功能多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眼球追踪
,具体涉及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眼球追踪系统主要包括眼球追踪装置和显示设备;其中,眼球追踪装置的核心设备为红外光源和图像采集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为:采用红外光源发射出的红外线对眼睛作近距照射,此处,因人眼对红外光无光感,因此红外线并不会影响人的正常视觉效果;然后,由于眼睛中虹膜、瞳孔和巩膜对红外线的折反射率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图像采集设备不断拍摄人眼图像,通过对人眼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可生成眼动轨迹,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眼动轨迹,实现人眼视线跟踪。上述眼球追踪系统虽然具有系统成本较低、使用方便以及视线跟踪精度高等优点,但是,眼球追踪装置多通过支架固定在显示设备的附近,并通过数据线实现眼球追踪装置和显示设备的通信。虽然眼球追踪装置不受显示设备的限制,但是,眼球追踪装置和显示设备采用分体式形式,具有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组装繁琐、成本高、眼球追踪装置和显示设备之间相对位置易变动等问题,从而限制了眼球追踪系统的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包括壳体(11)、图像传感器模组(12)、近红外光源(13)和连接器件(14);所述壳体(11)设置有夹持机构(15),所述夹持机构(15)为夹持外壳或夹持槽或夹持支撑板和/或接口,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夹持机构(15)
夹持固定在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以外的表面;并且,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连接器件(14)与所述具有显示屏(31)的智能终端(30)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和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组数均至少有一组,安装在所述壳体(11)外围;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中心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光束中心方向与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所在的平面呈一定夹角安装。优选的,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中心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光束中心方向与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所在的平面各方向的安装夹角数值小于+55°且大于-55°。优选的,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中至少存在一个近红外摄像头;和/或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中至少存在一个自动对焦摄像头。优选的,所述自动对焦摄像头为相位自动对焦摄像头。优选的,每组所述近红外光源(13)由至少一个红外点光源组成,相邻红外点光源的距离不超过20毫米。优选的,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1组,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2组,安装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左右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2组,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上下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3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另外两个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上下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4组,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四个角
位置;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5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另外四个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四个角位置。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15)可调节,用于适应固定不同尺寸的智能终端产品。优选的,还包括集成电路板(17);所述集成电路板(17)上设置有主控芯片(16);所述主控芯片(16)分别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和所述近红外光源(13)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件(14)为接口(14-1)和/或天线(14-2)。优选的,当所述连接器件(14)为接口(14-1)时,所述连接器件(14)同时具有所述夹持机构(15)的固定功能。优选的,所述接口(14-1)为Micro usb接口和/或Type-c usb接口和/或闪电接口和/或HDMI接口和/或以太网口和/或3.5mm耳机接口。优选的,所述天线(14-2)为蓝牙通讯模块和/或WIFI通讯模块和/或红外通讯模块。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1端口与所述近红外光源(13)连接;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2端口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连接;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3端口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智能终端(30)连接;和/或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4端口通过所述天线(14-2)与所述智能终端(30)连接。优选的,所述眼球追踪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源为内置供电电池(18)和/或无线充电模块(19);其中,所述供电电池(18)与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5端口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9)与所述主控芯片(16)的第6端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9)为电磁感应换能模块和/或电场换能模块和/或磁共振换能模块和/或超声波换能模块和/或电磁波换能模块。优选的,所述壳体(11)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和供电的第1通信供
电接口(20)所述第1通信供电接口(20)与所述主控芯片(16)连接。优选的,所述第1通信供电接口(20)为USB母口或DC接口。优选的,所述眼球追踪装置还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为实体按钮(23)和/或类比遥杆(24)和/或控制开关(21)和/或触摸板(22)。本技术提供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既具有对智能终端固定作用,又能够实现传统的人眼视线跟踪的功能,具有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组装简单、成本低、眼球追踪装置和具有显示设备的智能终端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功能多样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1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1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1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1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2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2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3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3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3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4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4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4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采用第4种夹持机构的眼球追踪装置和智能终端在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提供的眼球追踪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包括壳体(11)、图像传感器模组(12)、近红外光源(13)和连接器件(14);所述壳体(11)设置有夹持机构(15),所述夹持机构(15)为夹持外壳或夹持槽或夹持支撑板和/或接口,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夹持机构(15)夹持固定在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以外的表面;并且,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连接器件(14)与所述具有显示屏(31)的智能终端(30)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和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组数均至少有一组,安装在所述壳体(11)外围;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中心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光束中心方向与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呈一定夹角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包括壳体(11)、图像传感器模组(12)、近红外光源(13)和连接器件(14);所述壳体(11)设置有夹持机构(15),所述夹持机构(15)为夹持外壳或夹持槽或夹持支撑板和/或接口,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夹持机构(15)夹持固定在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以外的表面;并且,所述眼球追踪装置(10)通过所述连接器件(14)与所述具有显示屏(31)的智能终端(30)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和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组数均至少有一组,安装在所述壳体(11)外围;并且,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中心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光束中心方向与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呈一定夹角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的中心光轴方向以及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光束中心方向与智能终端(30)的显示屏(31)所在的平面各方向的安装夹角数值小于+55°且大于-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中至少存在一个近红外摄像头;和/或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中至少存在一个自动对焦摄像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摄像头为相位自动对焦摄像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近红外光源(13)由至少一个红外点光源组成,相邻红外点光源的距离不超过20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1组,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2组,安装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 的左右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2组,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上下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3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另外两个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上下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4组,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四个角位置;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13)的设置数量为5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模组(12)设置;另外四个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四个角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5)可调节,用于适应固定不同尺寸的智能终端产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套智能终端的眼球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通兵李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