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897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属于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吊杆、轴承、销轴和中空的管状胀套,管状胀套设置于轴承和销轴之间,用于套装销轴;沿管状胀套轴向方向贯穿开有一轨迹为直线的开口槽孔,使管状胀套形成剖分张紧式结构,并与销轴过盈配合;管状胀套在位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油孔,用于在与轴承装配位置处的内壁上的油槽相连;销轴内设有与管状胀套所设的通油孔相连的油路通道。本装配结构通过管状胀套可离线加工及预组装的特性,使得吊杆更换时销轴易拆装,达到省时省力和延长备件使用周期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备件消耗成本,保证了生产顺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精整区域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工艺结构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双边剪主平衡吊杆使用的关节轴承在工作中冲击负荷大、润滑不良,销轴易磨损,如图1所示,在销轴上平面易磨损形成两个凹位,不仅导致销轴与轴承内径间隙增大,进而造成轴承易损坏,极大的影响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还使在更换时无法顺利退出销轴,存在损伤轴承的现象。因而,原装配结构使得双边剪主平衡吊杆的使用周期短,机械事故多,影响生产顺行,还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备件成本;同时由于工作位置狭窄,在更换双边剪主平衡吊杆时费时费力。因此,为了保生产顺行,减少停剪事故时间,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吊杆装配结构,以确保销轴的磨损,进而有效延长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还使得销轴具有易装配和拆卸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在不影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对销轴设置管状胀套的装配结构的改变,可促进销轴在轴承中的稳定运行,利于销轴拆装,同时可由外部油管为轴承内壁提供润滑油,从而有效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备件成本,确保生产顺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包括吊杆、轴承和销轴,还包括有中空的管状胀套,所述管状胀套设置于所述轴承和所述销轴之间,用于套装所述销轴;沿所述管状胀套轴向方向贯穿开有一轨迹为直线的开口槽孔,使所述管状胀套形成剖分张紧式结构,并与所述销轴过盈配合;所述管状胀套在位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油孔,用于在与轴承装配位置处的内壁上的油槽相连;所述销轴内设有与管状胀套所设的通油孔相连的油路通道。进一步,所述油路通道包括设于销轴轴向中心线上的轴向油孔和位于销轴径向方向上的径向油孔,所轴向油孔一端与径向油孔连通,其另一端位于销轴一端端面上且用于连通外部油管,所述径向油孔在与轴向油孔相连的相对一端连通通油孔。进一步,所述径向油孔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径向油孔数量与通油孔数量为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所述销轴在与外部油管相连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内凹的凹位,用于保护其上所设的轴向油孔在销轴一端面上的口部。进一步,所述销轴在其所设的径向油孔出口口部、且位于其轴向方向上设有条形凹槽,用于确保销轴内所设的油路通道与管状胀套所设的通油孔间的连通。进一步,所述销轴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在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于其径向方向的直线槽;所述直线槽内填充有弹性体。进一步,所述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直线槽靠近所述销轴中心一端的圆孔槽。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橡胶合金弹性体或金属橡胶弹性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装配结构在不影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对销轴设置管状胀套的装配结构的改变,可促进销轴在轴承中的稳定运行,利于销轴拆装,不仅使得操作过程中不再费时费力,提高装配效率,还有效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备件成本,确保生产顺行。2、本技术装配结构通过由外部油管提供润滑油依次经销轴的油路通道、管状胀套的通油孔向轴承的油槽供油,改变现有技术中在装配销轴前事先一次性在轴承内壁上涂抹润滑油的做法,这样可长期为轴承提供润滑条件,进一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销轴磨损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吊杆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吊杆装配结构中的管状胀套轴向正视图;图4为图3的管状胀套实施例一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吊杆装配结构中的销轴轴向正视图;图6为图5的销轴为D形横截面的P向视图;图7为图3的管状胀套实施例二(与图6中销轴相匹配)的B向视图;图8为本技术吊杆装配结构中另一销轴的侧视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销轴,10-油路通道,101-轴向油孔,102-径向油孔,103-条形凹槽,104-凹位,11-凹槽,111-直线槽,112-圆孔槽;2-胀套,201-开口槽孔,202-通油孔;3-吊杆;4-轴承,401-油槽;5-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2-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包括吊杆3、轴承4和销轴1,轴承4涨紧在吊杆3内,销轴1穿设在轴承4内,用于吊杆3与双边剪主平衡相连,还包括有中空的管状胀套2,所述管状胀套2外壁具有与所述轴承4内壁相同的圆形横截面,所述管状胀套2设置于所述轴承4和所述销轴1之间,用于套装所述销轴1;沿所述管状胀套2轴向方向贯穿开有一轨迹为直线的开口槽孔201,使所述管状胀套2形成剖分张紧式结构,并与所述销轴1过盈配合;这样在不影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基本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对销轴设置管状胀套的装配结构的改变,可促进销轴在轴承中的稳定运行,利于销轴拆装,不仅使得操作过程中不再费时费力,提高装配效率,还有效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备件成本,确保生产顺行;同时,所述管状胀套2在位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油孔202,用于在与轴承4装配位置处的内壁上的油槽401相连;所述销轴1内设有与管状胀套2所设的通油孔202相连的油路通道10,所述油路通道101在与所述通油孔202相连的相对一端口部外接有外部油管(未画出);所述油路通道10包括设于销轴1轴向中心线上的轴向油孔101和位于销轴1径向方向上的径向油孔102,所轴向油孔101一端与径向油孔102连通,其另一端位于销轴1一端端面上且用于连通外部油管,所述径向油孔102在与轴
向油孔101相连的相对一端连通通油孔202;所述径向油孔102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径向油孔102数量与通油孔202数量为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管状胀套2上所设的通油孔202为两个,且相对于其轴向中心线对此布置,所述销轴1上所设的径向油孔102为两个,分别于两个所设通油孔202相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径向油孔102在与通油孔202相连的相对一端均与轴向油孔101相连。本技术装配结构通过由外部油管提供润滑油依次经销轴的油路通道、管状胀套的通油孔向轴承的油槽供油,改变现有技术中在装配销轴前事先一次性在轴承内壁上涂抹润滑油的做法,这样可长期为轴承提供润滑条件,进一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1在与外部油管相连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内凹的凹位104,用于保护其上所设的轴向油孔101在销轴1一端面上的口部,以保证在装配或拆卸的过程中轴端面的轴向油孔口部部位不被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1在其所设的径向油孔102出口口部、且位于其轴向方向上设有条形凹槽103,用于确保销轴1内所设的油路通道10与管状胀套2所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包括吊杆、轴承和销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空的管状胀套,所述管状胀套设置于所述轴承和所述销轴之间,用于套装所述销轴;沿所述管状胀套轴向方向贯穿开有一轨迹为直线的开口槽孔,使所述管状胀套形成剖分张紧式结构,并与所述销轴过盈配合;所述管状胀套在位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油孔,用于在与轴承装配位置处的内壁上的油槽相连;所述销轴内设有与管状胀套所设的通油孔相连的油路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包括吊杆、轴承和销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空的管状胀套,所述管状胀套设置于所述轴承和所述销轴之间,用于套装所述销轴;沿所述管状胀套轴向方向贯穿开有一轨迹为直线的开口槽孔,使所述管状胀套形成剖分张紧式结构,并与所述销轴过盈配合;所述管状胀套在位于其径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油孔,用于在与轴承装配位置处的内壁上的油槽相连;所述销轴内设有与管状胀套所设的通油孔相连的油路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通道包括设于销轴轴向中心线上的轴向油孔和位于销轴径向方向上的径向油孔,所述轴向油孔一端与径向油孔连通,其另一端位于销轴一端端面上且用于连通外部油管,所述径向油孔在与轴向油孔相连的相对一端连通通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边剪主平衡吊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油孔至少设置有一个,且径向油孔数量与通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昭富曾鑫朱单杜少峰李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