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月兰专利>正文

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256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将第一、二安装座放置在地铺的相对两侧,先将方形蚕蔟排列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推杆调节使得方形蚕蔟垂直于第一、二横梁布置,将安装支架两端固定至第一、二安装座上,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使得方形蚕蔟上塑料条的下端搭设在地表上。上述提供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桑蚕养殖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
技术介绍
桑蚕为传统农业经济,在安徽岳西等地被广泛的养殖。桑蚕养殖辛苦,特别是一些大种量的桑蚕养殖,每天需要摘成千公斤的桑叶,一般桑蚕为夏蚕最为广泛养殖,夏蚕养殖季节天气炎热,因此大多采取将桑蚕平铺在水泥地面(地铺)的方式进行养殖,通过地面的低温进行降温,防止过热使得桑蚕生病。由于桑蚕平铺在地面,而且气候炎热,因此一般将桑叶的枝条和桑叶一起用剪刀剪下,这样摘叶效率提高的同时可以对桑叶进行修剪。剪下枝条平铺在地面上进行铺叶以供桑蚕食用。桑蚕足龄(熟蚕)后将稻草秸秆编制的蚕山平铺在桑蚕上,这样足龄的桑蚕爬至蚕山上进行做茧。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桑蚕在做茧时会有部分生病,这些病死的蚕会在蚕山上腐烂,腐烂的气味给摘茧带来困难,其次腐烂的蚕尸会污染蚕茧,给后续的缫丝工作带来困难。2、其次,由于蚕山平铺在地面上,地面上堆积的蚕粪和未食用的桑条、桑叶以及地面回潮作用会使得蚕茧潮湿,容易坏茧(刚结茧的蚕茧,桑蚕在蚕茧内坏死,导致蚕茧无用),潮湿的蚕茧摘茧后堆积在一起会变黄。3、传统蚕山的摘茧操作稻草秸秆容易刮破手,摘茧效率极低,特别是大批量的桑蚕养殖,摘茧时需要大量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将蚕茧摘下,摘茧后手掌不容易清洗,残留有异味,稻草秸秆组成的蚕山只能使用一次,无法反复利用,秸秆蚕山编织复杂,而且使用后的蚕山只能进
行焚烧处理,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技术方案,其至少能够解决上述的一个问题,为大规模桑蚕养殖带来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包括如下操作:将蚕子在白纸上进行孵化,用鸡毛将孵化的蚁蚕移至另一张白纸上,摘取幼嫩的桑叶剪碎喂养直至蚁蚕长成幼蚕进行小眠,醒小眠后将幼蚕移至竹匾内,摘取幼嫩的桑叶并将桑叶撕裂平铺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二次休眠;第二次休眠醒后将幼蚕移至方形蚕蔟拼接的蚕床上,摘取桑叶直接铺设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三次休眠,第三次休眠醒后摘取桑叶铺设喂养直至桑蚕进行大眠;大眠醒后将桑蚕移至地铺上进行饲养,对蚕床进行拆卸和清理,当桑蚕长成熟蚕时,对桑蚕进行聚拢,最后一次铺设桑叶进行喂养,并在桑叶上喷洒催熟剂,铺叶后开始在地铺上排列状铺设蚕山,使得方形蚕蔟对桑蚕养殖区域进行覆盖;熟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后,推动推杆使得方形蚕蔟发生摆动,病变死亡的桑蚕落下,熟蚕爬上方形蚕蔟5天后将安装支架抬升,使得方形蚕蔟与地表分离;熟蚕爬上方形蚕蔟8~9天后进行摘茧;铺设蚕山的方法为:将第一、二安装座放置在地铺的相对两侧,先将方形蚕蔟排列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推杆调节使得方形蚕蔟垂直于第一、二横梁布置,将安装支架两端固定至第一、二安装座上,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使得方形蚕蔟上塑料条的下端搭设在地表上;蚕山包括蚕架,蚕架上设置有立状布置的方形蚕蔟以及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的固定支架,方形蚕蔟与固定支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方形蚕蔟排列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形蚕蔟包括立状布置的矩形的边
框,边框的一侧表面铺设有安装网,安装网的网孔为矩形,安装网由交错布置的纵丝杆和横丝杆构成,纵丝杆和横丝杆交接的网结点处分别设置塑料杆,安装网的内侧网面上铺设用于桑蚕养殖的蚕网,蚕网和塑料杆分置于安装网的两侧,蚕网和边框组合构成浅槽状的桑蚕养殖区,边框由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条杆和左、右竖直布置的第三、四条杆围合构成,第二条杆位于第一条杆的下侧,第二条杆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布置的供地面上的桑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的塑料条,塑料条沿第二条杆间隔设置;第一、二条杆的截面为矩形,第一条杆的上表面上设置导向凸条,第二条杆的下表面上开设导向凹槽,导向凹槽为燕尾槽,导向凸条的截面和导向凹槽的槽腔截面相一致;导向凸条的长度方向、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一、二条杆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固定支架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横梁,第一、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方形蚕蔟的“匚”字形安装框,安装框沿第一、二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框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为长条形的与导向凸条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槽型件构成,第二固定件为长条形的与导向凹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条杆件构成,第一、二固定件的同侧端部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方形蚕蔟的锁紧组件,第一固定件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其上侧的第一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二固定件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其下侧的第二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一、二转轴沿同一铅垂线布置,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推杆,推杆平行于第一、二横梁布置,推杆的杆身上均匀间隔设置装配孔,各安装框上分别设置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铅垂方向布置,各安装框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装配孔与推杆铰接连接。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下述一个或者几个优点:1、上述方形蚕蔟其可以反复利用,避免桑蚕老熟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编织秸秆蚕山,降低桑蚕养殖的劳动强度,特别是大批量的养蚕。2、桑蚕在蚕山上做茧,在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时,通过推杆推动方形蚕蔟进行小幅度的摆动,这样病死还未腐烂的蚕就会落下,这样蚕山上就不会被腐烂的桑蚕污染,便于摘茧。3、在桑蚕爬上蚕山5天后,将机架整体上移,使得方形蚕蔟与养蚕区地表相分离,这样方形蚕蔟下部的空气可以进行流通,避免蚕茧潮湿以及大大降低坏茧的概率。4、摘茧时将方形蚕蔟取下,由于没有桑蚕坏死在方形蚕蔟上,因此可以通过摘茧设备一次性摘茧,提高摘茧效率,特别是大批量的养蚕,劳动强度和成本被大大缩减。附图说明图1为蚕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蚕梳在安装支架上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图5为图1的主视图;图6为推杆和安装框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方形蚕蔟和安装框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方形蚕蔟拼接作为桑蚕养殖的蚕床的示意图;图9为方形蚕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图;图11为塑料条在第二条杆上的布置示意图;图12为摘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主视图;图14为图12的侧视图;图15为摘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侧视图;图17为摘茧梳在活动支架上的装配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去除摘茧梳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夹持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侧视图;图22为图2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23为导向板和底板的俯视图;图24为摘茧梳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摘茧梳和方形蚕蔟的布置示意图;图26为图2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27为方形蚕蔟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生产设备,是指提供一种桑蚕做茧的蚕山,具体如图1、2、3、4、5、6、7、9、10、11、12所示,包括蚕架10,蚕架10上设置有立状布置的方形蚕蔟30以及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30的固定支架20,方形蚕蔟30与固定支架20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方形蚕蔟30排列状安装在固定支架20上,方形蚕蔟3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包括如下操作:将蚕子在白纸上进行孵化,用鸡毛将孵化的蚁蚕移至另一张白纸上,摘取幼嫩的桑叶剪碎喂养直至蚁蚕长成幼蚕进行小眠,醒小眠后将幼蚕移至竹匾内,摘取幼嫩的桑叶并将桑叶撕裂平铺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二次休眠;第二次休眠醒后将幼蚕移至方形蚕蔟拼接的蚕床上,摘取桑叶直接铺设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三次休眠,第三次休眠醒后摘取桑叶铺设喂养直至桑蚕进行大眠;大眠醒后将桑蚕移至地铺上进行饲养,对蚕床进行拆卸和清理,当桑蚕长成熟蚕时,对桑蚕进行聚拢,最后一次铺设桑叶进行喂养,并在桑叶上喷洒催熟剂,铺叶后开始在地铺上排列状铺设蚕山,使得方形蚕蔟对桑蚕养殖区域进行覆盖;熟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后,推动推杆使得方形蚕蔟发生摆动,病变死亡的桑蚕落下,熟蚕爬上方形蚕蔟5天后将安装支架抬升,使得方形蚕蔟与地表分离;熟蚕爬上方形蚕蔟8~9天后进行摘茧;铺设蚕山的方法为:将第一、二安装座放置在地铺的相对两侧,先将方形蚕蔟排列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推杆调节使得方形蚕蔟垂直于第一、二横梁布置,将安装支架两端固定至第一、二安装座上,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使得方形蚕蔟上塑料条的下端搭设在地表上;蚕山包括蚕架,蚕架上设置有立状布置的方形蚕蔟以及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的固定支架,方形蚕蔟与固定支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方形蚕蔟排列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形蚕蔟包括立状布置的矩形的边框,边框的一侧表面铺设有安装网,安装网的网孔为矩形,安装网由交错布置的纵丝杆和横丝杆构成,纵丝杆和横丝杆交接的网结点处分别设置塑料杆,安装网的内侧网面上铺设用于桑蚕养殖的蚕网,蚕网和塑料杆分置于安装网的两侧,蚕网和边框组合构成浅槽状的桑蚕养殖区,边框由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条杆和左、右竖直布置的第三、四条杆围合构成,第二条杆位于第一条杆的下侧,第二条杆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布置的供地面上的桑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的塑料条,塑料条沿第二条杆间隔设置;第一、二条杆的截面为矩形,第一条杆的上表面上设置导向凸条,第二条杆的下表面上开设导向凹槽,导向凹槽为燕尾槽,导向凸条的截面和导向凹槽的槽腔截面相一致;导向凸条的长度方向、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一、二条杆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固定支架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横梁,第一、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方形蚕蔟的“匚”字形安装框,安装框沿第一、二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框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为长条形的与导向凸条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槽型件构成,第二固定件为长条形的与导向凹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条杆件构成,第一、二固定件的同侧端部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方形蚕蔟的锁紧组件,第一固定件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其上侧的第一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二固定件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其下侧的第二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一、二转轴沿同一铅垂线布置,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推杆,推杆平行于第一、二横梁布置,推杆的杆身上均匀间隔设置装配孔,各安装框上分别设置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铅垂方向布置,各安装框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装配孔与推杆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省劳力的桑蚕养殖方案,包括如下操作:将蚕子在白纸上进行孵化,用鸡毛将孵化的蚁蚕移至另一张白纸上,摘取幼嫩的桑叶剪碎喂养直至蚁蚕长成幼蚕进行小眠,醒小眠后将幼蚕移至竹匾内,摘取幼嫩的桑叶并将桑叶撕裂平铺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二次休眠;第二次休眠醒后将幼蚕移至方形蚕蔟拼接的蚕床上,摘取桑叶直接铺设在蚕床上进行喂养直至幼蚕进行第三次休眠,第三次休眠醒后摘取桑叶铺设喂养直至桑蚕进行大眠;大眠醒后将桑蚕移至地铺上进行饲养,对蚕床进行拆卸和清理,当桑蚕长成熟蚕时,对桑蚕进行聚拢,最后一次铺设桑叶进行喂养,并在桑叶上喷洒催熟剂,铺叶后开始在地铺上排列状铺设蚕山,使得方形蚕蔟对桑蚕养殖区域进行覆盖;熟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后,推动推杆使得方形蚕蔟发生摆动,病变死亡的桑蚕落下,熟蚕爬上方形蚕蔟5天后将安装支架抬升,使得方形蚕蔟与地表分离;熟蚕爬上方形蚕蔟8~9天后进行摘茧;铺设蚕山的方法为:将第一、二安装座放置在地铺的相对两侧,先将方形蚕蔟排列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推杆调节使得方形蚕蔟垂直于第一、二横梁布置,将安装支架两端固定至第一、二安装座上,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使得方形蚕蔟上塑料条的下端搭设在地表上;蚕山包括蚕架,蚕架上设置有立状布置的方形蚕蔟以及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的固定支架,方形蚕蔟与固定支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方形蚕蔟排列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形蚕蔟包括立状布置的矩形的边框,边框的一侧表面铺设有安装网,安装网的网孔为矩形,安装网由交错布置的纵丝杆和横丝杆构成,纵丝杆和横丝杆交接的网结点处分别设置塑料杆,安装网的内侧网面上铺设用于桑蚕养殖的蚕网,蚕网和塑料杆分置于安装网的两侧,蚕网和边框组合构成浅槽状的桑蚕养殖区,边
\t框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兰
申请(专利权)人:王月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