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3090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该装置连接于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电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变流器的输出端;整流模块将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将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平转换;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或电压反向转换;或,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变流器的输出端;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电平转换,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整流模块将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电容并联在直流电的输出端,电容正极或负极接地。该装置能够防止或减弱光伏电池板的PID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势诱导衰减(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是指某些类型的光伏电池板在特定对地电压下,由于电势诱导而表现出的输出特性衰减现象。PID效应会导致光伏系统输出功率下降。因此,为了防止或减弱PID效应,需要对光伏系统的对地电压进行补偿,以使光伏电池板对地的偏压处于不产生PID效应的区域。现有技术中在光伏系统直流侧增加电压补偿装置,对于具有多台光伏逆变器在交流侧并联的光伏系统,需要在每个光伏逆变器直流侧都增加一个该装置,因此成本较高,另外多个电压补偿装置之间可能存在环流,影响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供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能够防止或减弱光伏电池板的PID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能够防止或减弱光伏电池板的PID效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该装置连接于光伏系统中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电容;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或电压反向转换;或,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电平转
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电容的正极或负极接地。优选地,当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具体为以下中的任意一种: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和Zeta电路。优选地,当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Buck-boost电路时;所述Buck-boost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或,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当所述电容的正极接地时,通过控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所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负极性;当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时,通过控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所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正极性。优选地,当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基于高频变压器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所述隔离型DC-DC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正激变换器、反激变换器、LLC变换器、半桥隔离型变换器、全桥型隔离变换器和推挽变换器;所述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当所述隔离型DC-DC变换器为反激变换器时;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入负极与输出正极连接在一起;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或,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入正极与输出负极连接在一起;所述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所述电容的正极接地。优选地,当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工频变压器,所述工频变压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均为Y型结构,所述初级侧的中性点和次级侧的中性点连接在一起;所述初级侧连接电网一侧,所述次级侧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当所述电容的正极接地时,通过调节所述工频变压器的升压比使所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负极性;当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时,通过调节所述工频变压器的升压比使所述
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正极性。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为非控整流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该装置连接于光伏系统中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电容;所述整流模块和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由PWM整流器实现;所述PWM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PWM整流器,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同时对所述交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电容的正极或负极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所述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还包括:PV阵列、变流器和变压器;所述PV阵列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入端,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网或负载。优选地,所述变流器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当所述变流器为至少两个时,每个所述变流器的输入端连接一个PV阵列,所有变流器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可以为光伏系统提供一个最高电位点或提供一个最低电位点。例如,当电容的正极接地时,该光伏系统的最高电位为零。当电容的负极接地时,该光伏系统的最低电位为零。这样可以实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完全为正极性或者完全为负极性,对于采用不同类型光伏组件的光伏系统,采用本专利技术相对应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可以有效防止PID现象的发生。并且,该装置不存在负载,因此,功耗非常低,容量可以做到很小,成本也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它的附图。图1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一的一种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一的一种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b对应的效果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a对应的效果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三的一种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三的另一种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a对应的效果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b对应的效果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四的一种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四的另一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五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实施例六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8对应的效果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系统实施例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装置实施例一:参见图1a和图1b,该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实施例一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该装置连接于光伏系统中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100、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200和至少一个电容C;如图1a所示,所述整流模块1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模块100,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连接于光伏系统中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电容;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或电压反向转换;或,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电容的正极或负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连接于光伏系统中变流器的交流输出端和并网工频变压器之间;该装置包括:整流模块、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和至少一个电容;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或电压反向转换;或,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流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电平转换,所述电平转换为升压转换;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端,所述电容的正极或负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具体为以下中的任意一种: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和Zeta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Buck-boost电路时;所述Buck-boost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或,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当所述电容的正极接地时,通过控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所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负极性;当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时,通过控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所述光伏系统对地电压为正极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电势诱导衰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流器的输出端时:所述非隔离型电平转换模块为基于高频变压器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所述隔离型DC-DC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正激变换器、反激变换器、LLC变换器、半桥隔离型变换器、全桥型隔离变换器和推挽变换器;所述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雁飞倪华杨宗军代尚方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